“自動駕駛+物流”是個被忽視的市場?
當然,眾所周知,自動駕駛能大幅提升公路安全,這在高速路上顯得尤為迫切。在中國,貨車司機因疲勞駕駛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屢見報端,而自動駕駛不存在這個問題,能為物流貨運帶來更為安全的操作。
其實就像人工智能學者塞巴斯蒂安·特隆總結的那樣:“駕駛事故是年輕人死亡的第一殺手,所有這些事故幾乎都是由人為錯誤而非機器故障造成的;而在自動駕駛的幫助下,我們還能讓高速公路的承載量提升2到3倍——通過優(yōu)化車輛的位置,讓它們在較窄的行車道上近距離行駛,進而消除高速公路擁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看來,政策也頗為利好。商務部等5部門在《商貿物流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通知中就指出,要加強商貿物流信息化建設,推廣應用人工智能等在內的先進技術,探索發(fā)展與生產智慧物流生態(tài)體系。使自動駕駛在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yè)領域釋放出更大潛力。
不同場景的落地
一切指向一點:作為未來人類智慧物流的重要一環(huán),即將率先落地的自動駕駛商用車市場潛力巨大。
趨勢背后,是各大廠商的積極應對:無論是戴姆勒這種傳統(tǒng)車企,谷歌這樣的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還是特斯拉和Otto(6.8 億美元被 Uber 收購)這樣的科技新貴,在自動駕駛貨車方向均有布局。而與其他AI領域非常相似,市場的廣闊,讓初創(chuàng)團隊完全有資格與大公司共舞。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人眼中,相較于未來乘用車市場更宏大的藍圖,巨頭們只把商用車當做對沖風險的副線,研發(fā)精力大多集中在乘用車的主線——這意味著,自動駕駛商用車更像是某種“邊緣性創(chuàng)新”,如智加科技PlusAI這種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可能成功突圍,作為獲得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企業(yè)之一,他們已經迅速掌握了包括高精地圖制作,基于深度學習的感知,路徑規(guī)劃和控制等技術在內的L4級別全自動無人駕駛能力,這讓他們有能力提供給廠商一整套可立即商用的解決方案,推動自動駕駛在不同場景的落地。
比如一個特殊場景:港口碼頭。
如果說人工成本高,危險系數(shù)高,工作環(huán)境苦,是橫亙在公路貨運領域的三道關卡,那么這三道關卡,在高溫,高鹽,高海風的港口碼頭無疑會成倍放大。正因如此,港內集裝箱卡車也急需與自動駕駛技術完成嫁接。
其實與公路相似,近年來隨著中國進出口貿易日益繁榮,港口碼頭物流壓力倍增,需要24小時高效、安全、精準運轉的港口,對于無人化運輸?shù)男枨蠓浅F惹,而港內集裝箱自動駕駛卡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司機短缺,且大幅降低港口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港口正在完成自動化的蛻變。譬如就在不久前的青島港集裝箱碼頭,搭載L4級駕駛系統(tǒng)的商用重卡解放J7全程以無人駕駛狀態(tài)工作,順利完成了包括自動裝貨、行駛、轉向、停車、卸貨等一系列關鍵港口標準作業(yè),成為首次在港口真實生產環(huán)境下的商用車實地作業(yè)。作為一汽解放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智加科技(PlusAI)為解放J7的發(fā)布提供了獨家的無人駕駛技術支持。
這并不容易,眾所周知,港口龍門吊的設計結構(有些吊臂下面左右空間不到10cm)決定了卡車必須精準停在吊具下方,前后誤差不能超過5厘米。加之橋吊鋼籠結構還會屏蔽信號,導致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無法精確定位,都會增加精準停車的難度。而為了解決低速條件下精準定位的問題,PlusAI也通過融合了深度學習視覺算法,使用車道線檢查、LIDAR(激光探測與測量)以及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等方案,操控解放J7將停車誤差控制在正負2厘米。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人眼中,相比于“無人工廠”里來回穿梭的小型機器人,無人重型卡車在碼頭上的閃轉騰挪,其實更具視覺沖擊力。
總之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在高速公路,還是港口碼頭,“自動駕駛+物流”正在媒體的聚光燈之外,完成對運輸效率的改造,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率先落地的商用場景。
來源:李北辰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2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5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6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7 菜鳥順豐京東們正在復制“特斯拉時刻”, 無人車來了?
- 8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9 從追趕者到規(guī)則制定者,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哥倫布時刻"正在降臨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