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滴滴拼車變綠:下沉、燒錢、焦慮

2020-07-24 14:10
劉曠
關注

低價還是為了下沉

想要抓住下沉市場有兩種辦法,砸錢搞補貼和拉親搞社交。

滴滴通過青菜拼車搞出的種種補貼,自然屬于第一種辦法。通過更加低廉的打車價格和各種補貼優(yōu)惠,讓原本不會選擇打車出行的消費者選擇青菜拼車,從而增加滴滴平臺內的用戶數量,穩(wěn)固滴滴剛剛實現盈利的核心業(yè)務。

而在幾個月前,一款名為“花小豬”的網約車平臺突然在很多三四線城市上線,用十分誘人的價格和極低的司機門檻吸引了一大批乘客和司機使用花小豬這個平臺。因為價格實在是低到難以想象,甚至有人將之稱為“打車版拼多多”。

在花小豬大肆占據底線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網約車市場將會被重新劃分,滴滴行業(yè)巨頭的地位將受到威脅。但是近日,一直沒有澄清兩者之間關系的滴滴,突然宣布“花小豬出行”是其新業(yè)務。

而如今推出同樣以誘人補貼和福利為主打的青菜拼車,滴滴對下沉市場的心心念念,顯而易見。

而打車這個行為和下沉市場略有一些矛盾,因為消費能力決定了消費習慣。四五線城市中的消費者在出行時會將更多的選擇放在公共交通上,在比較緊急的情況下才會選擇打車,這也決定了滴滴如今的主要戰(zhàn)場還是在一二線城市。

可下沉市場是必須要發(fā)展的,這其中的原因十分簡單。一來滴滴如今在一二線城市的網約車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下沉市場是新的增量市場等待開發(fā);二來為了防止有新的網約車平臺在下沉市場中異軍突起,威脅到滴滴的地位。

拼多多的崛起,讓不少平臺看到了下沉市場的重要性,滴滴就是其中一家。而拼多多能在下沉市場中獲得成功,自然離不開其百億補貼和社交電商。但是網約車本是建立在陌生人的基礎之上,很難通過社交來拉動好友參與其中,這使得滴滴只能選擇砸錢搞補貼。

但是在現如今的情況下,滴滴的燒錢舉動能有效果嗎?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