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撐不起的億航“空中的士”夢

2020-04-27 14:01
劉曠
關注

其實,航拍、燈光表演等僅是目前無人機應用成熟度最高、市場需求量大的場景,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并不局限于此。憑借高效率、低成本、低風險、靈活性高、效果好等優(yōu)勢,應用級無人機正在逐步覆蓋交通、農林、安防、電力、物流、地理勘探等傳統(tǒng)產業(yè)。

其中,城市空中交通市場就存在著巨大的增長機會。

根據權威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數據,2018年全球商業(yè)自動駕駛飛行器(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AAV)市場為37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增長到1037億美元,CAGR為95%。中國是商用AAV市場的領頭羊,預計2023年將占全球市場的48%。另外,根據摩根士丹利發(fā)布的研究報告,城市空中交通市場估值在204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

無人機企業(yè)探索“空中交通”市場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方面,商用AAV的實現(xiàn),可以用于多種場景,如日常通勤、觀光、搜索和救援以及應急和救災,解決現(xiàn)階段通勤擁擠的問題、優(yōu)化旅游觀光服務以及提高危急時刻搜索和救援能力,滿足人們對智慧城市的聯(lián)想。

另一方面,商用AAV有望緩解地面物流運輸勞動力成本高的問題,是未來中短距離物流運輸理想選擇。目前,利用小型無人機進行短途物品配送仍處于初級階段,相信隨著AAV技術的不斷進步,大規(guī)模的空中物流配送體系在未來會被實現(xiàn)。

隨著人們“智慧城市需求”的進一步擴大,可以預見商用AAV的應用將迎來快速增長,而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可挖掘的空間可以說是無限大。

空中交通撐不起億航夢

億航走出了一條與大疆截然不同的產品研發(fā)道路,大疆的產品多為用于航拍的輕巧、便攜的消費級無人機,而億航的產品多為大型飛行器。

在招股書中,億航表明:2016年末開始淘汰消費級無人機業(yè)務向行業(yè)應用轉型,主要為城市空中交通(載人飛行和商用物流)、空中媒體(無人機編隊進行表演)和智慧城市管理(給企業(yè)和政府提供飛行平臺定制解決方案)服務。

不出意外億航“空中交通”的故事很吸引人,其成功在美上市,只是上市后億航依舊深陷虧損泥潭。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億航營收5470萬元,同比增長421.4%;凈虧損20萬元,2018年同期凈虧損為3070萬元;調整后(不按美國會計通用準則)凈利潤為290萬元,2018年同期為凈虧損2560萬元。

2019年全年億航營收1.218億元,同比增長83.2%,凈虧損4800萬元,同比收窄40.4%;調整后(不按美國會計通用準則)凈虧損為3190萬元,同比收窄45.2%。

在此之前,億航無人機2017營業(yè)收入為3170萬元凈虧損則分別有8658萬元;2018年營業(yè)收入為6649萬元人民幣,凈虧損8046萬元。

億航2019年全年收入上漲、凈虧損縮窄,主要是得益載人級無人機億航216銷售的大幅提升。財報數據顯示,億航城市空中交通業(yè)務營收8590萬元,同比增長26.6倍。其中,2019年億航累計銷售載人級AAV(億航216)61架,相比之下2018年僅為3架,整體呈現(xiàn)向好發(fā)展態(tài)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