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研發(fā)“清零”,只是通用中國“崩塌”的開始
有上海網友曝光,通用汽車中國正經歷首次大規(guī)模裁員,裁員幅度達三分之一,多部門開啟 “競聘裁員” 大幕。據悉,此次裁員采用“競聘裁員”模式,有財務部門、產品規(guī)劃部門。然而智駕研發(fā)團隊直接被干掉,采用“清零”狀態(tài)。
不過官方回應稱,此次人員流動在合理范圍內,公司目前仍在招聘。有網友說,這個仍在招聘是不是ALLing進行時,只有通用自己知道。只不過是給自己“競聘裁員”的優(yōu)勝劣汰穿個皇帝新裝,讓外人看著五光十色,其實懂得都懂!
那為什么,智駕研發(fā)部門首當其沖呢?據通用內部人士透露:一方面,中美相關數據不能共享,不能共通;另一方面,中國本土智駕技術商業(yè)成熟度遠遠強于美國,無論在契合中國消費者需求,還是在成本上都具有優(yōu)勢。
所以,以往靠北美主導、中國團隊輔助的 “美國引入式” 智駕研發(fā)徹底玩不轉了,通用汽車中國只能另尋出路,轉向 “和中國車企合作” 的新模式。
更嚴峻還在后面,“通用汽車計劃斥資超過50億美元重組中國業(yè)務”。
通用汽車預計其在中國合資企業(yè)的股權將面臨26億至29億美元的非暫時性減值,同時,因實施上汽通用的重組戰(zhàn)略,還將額外確認約27億美元的股權損失。這部分損失涵蓋了中國合資企業(yè)因工廠關閉及投資組合優(yōu)化而產生的相關減值費用,預計其中的大部分金額將會計入本年度的第四季度財務報表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投資組合的優(yōu)化措施中,明確包含了削減那些不具備盈利能力的車型,以進一步優(yōu)化產品結構。
后續(xù),隨之而來也許就是關廠、戰(zhàn)線收縮、大批不盈利車型停產。
這是一個悲傷的開始,并不是一個悲傷的結束!
想想巔峰時的通用,它可是跟豐田、大眾,被國人尊稱合資車三巨頭。更值得驕傲的是通用汽車子品牌個個都很能打。例如,二線平民豪華凱迪拉克就是圓你豪車的夢,中端車型別克降到你買的起、低端雪佛蘭讓你物有所值。
為什么上汽通用會走到這一步呢?
說起上汽通用的衰落,三缸機肯定要背鍋,2016年,上汽通用決定投入36億元人民幣,在武漢和東岳工廠啟動1.0T發(fā)動機的建設項目,2019年開始,上汽通用開始大幅推行三缸機,搭載在雪佛蘭和別克的多款車型上,但是問題是,消費者對于三缸機的接受度實在是不高。別克英朗,這款曾經年銷超過4萬的神車,可以和朗逸軒逸競爭的車型,結果在全系搭載三缸機之后銷量大幅下滑,雖然后來換回了四缸機,但是再也難以和巔峰時的銷量相比。
如果說三缸失敗,只是上汽通用下滑的開始,那么在新能源領域的轉型慢,就成了上汽通用銷量一路下滑至今的重要原因。
上汽通用從2021年開始推進為期五年的新能源轉型戰(zhàn)略,雖然通過純電動、增程混動及插電混動等多種形式切入市場。然而這一戰(zhàn)略似乎并未取得預期效果,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車型投放數量有限,指導價偏高,轉型的決心不太堅決,別克品牌四款電動車從微藍7、6到ELECTRA E5、E4,銷量均未達預期。
可以預見,為了生存,上汽通用還會有更多的調整和收縮將在未來繼續(xù)發(fā)生。
內憂外患的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未來令人擔憂。此次裁員,競聘上崗也許只是一個開始……。
話說,通用中國的“崩塌”,不僅是一家企業(yè)的危機,也是一場市場變局的縮影。
外資車企在中國的黃金時代或許已經過去, 對于通用汽車來說,未來兩年將是一段艱難的轉型期。
在這場與時間、成本和市場的較量中,它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解藥”?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原文標題 : 智駕研發(fā)“清零”,只是通用中國“崩塌”的開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