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績大增、市值狂跌,九號公司遭資本拋棄了?
文/Leon
編輯/cc孫聰穎
5年前,還未開始造車的雷軍曾發(fā)過一條微博——“挺好玩的”,配圖是其在小米專賣店開著一輛“卡丁車”的照片。這是一輛由九號公司(Segway-Ninebot)平衡車加上套件,改裝而來的卡丁車,該車在小米有品商城在售。頭號網紅雷軍的影響力可想而知,九號公司因此一炮而紅。
九號公司創(chuàng)立于2012年,以平衡車起家,隨后擴展至電動車、滑板車、服務型機器人等領域。發(fā)展之初,九號公司獲得小米投資并成為后者生態(tài)鏈的一員,雷軍對其青眼有加。
在小米成立十周年的活動上,雷軍再次親自下場,率領13名高管,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試駕九號卡丁車Pro蘭博基尼版,這番高規(guī)格的集體“帶貨”,更是排面空前。
同年9月,九號公司登陸科創(chuàng)板。有了時髦的產品、大佬的加持,其在資本市場表現(xiàn)自然不負眾望。九號公司股價一度飆升至112.7元/股,是發(fā)行價的近6倍。
2024年,是九號公司成立的第十二個年頭。近日,九號公司發(fā)布了2024年半年報。九號公司實現(xiàn)營收66.66億元,同比增長52.2%;凈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167.82%。其中,電動兩輪車增速迅猛,營收同比翻了一倍,占總營收一半以上。
可以說,這是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但出人意料的是,向來捧高踩低的資本市場,卻未表現(xiàn)出異常的興奮。截至《華爾街科技眼》發(fā)稿時,九號公司市值距離最高點縮水近6成。
九號公司主要股東選擇在同一報告期套現(xiàn)離場。據(jù)九號公司2024上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順為持股從年初4.97%下降至1.77%。另外,紅杉資本旗下的HSG也從年初的5.78%減持至5.10%。粗略估算,從九號IPO至今,紅杉、小米系累計套現(xiàn)已經超過40億元。
事實上,自2021年解禁之后,小米系主要股東People Better及順為資本數(shù)次減持套現(xiàn),目前順為已經退出十大股東之列。曾經親自為其打call的雷軍甚少在重要公開場合再提及九號的產品。
一面是業(yè)績大幅提升,一面則是市值持續(xù)走弱,九號公司陷入到一種難以名狀的困境?梢哉f,脫離小米生態(tài)鏈后,九號公司實現(xiàn)了獨立生存。但從其業(yè)務構成來看,那些性感的、時髦的產品,均因受限于使用場景,使用范圍變得異常窄眾。
而迅猛增長的兩輪電動車業(yè)務卻一頭扎進紅海,即將面臨與一眾老牌電動車企業(yè)的巷戰(zhàn)。
北航師兄弟心氣高,起步就做跨國并購
九號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出生于70年代末,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妥妥的“理工男”。
高祿峰畢業(yè)后就開始創(chuàng)業(yè),2003年拉上了他的師弟王野。王野在大二的時候就迷上了機器人制造,參加科技競賽還拿過一等獎。
兩人一拍即合,做了一個智能玩具項目,賣了2000多臺。因為品控、資金鏈都出了問題,公司做了一年多就倒閉了。后來他又做了團購等項目,也沒有成功。
2009年,高祿峰和王野盯上了平衡車項目。彼時,平衡車還是很新鮮的玩意兒,以Segway(賽格威)的思維車為代表,亞馬遜總裁貝索斯、成龍等名人都在公開場合駕駛過。于是,王野借了一臺Segway開始研究,整個團隊很感興趣,但都被七八萬的價格嚇到了。
“我們要把它做得更便宜、更輕、更小。”王野在自述中這樣回憶道。
隨后,九號公司的前身鼎力聯(lián)合正式成立。之后幾年,九號公司相繼做出風行者、大九等高端平衡車,年流水達到兩三千萬,又拿到了1600萬的風投,士氣大漲。“哪天就把Segway收購了。”王野說團隊一起吃飯時經常這樣開玩笑。
來到2014年,九號公司迎來重大轉折。年初,王野在一個會議上結識了紅杉資本的周逵,周逵特別喜歡平衡車,于是向沈南鵬推薦了九號公司。幾乎是同時,時任小米生態(tài)鏈總監(jiān)夏勇峰找到Ninebot,表達了投資意向。最終,高祿峰和王野分別拜訪了雷軍和沈南鵬,拿下了紅杉、小米和順為共計8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圖:九號公司創(chuàng)始人高祿峰和小米雷軍
有了小米的背書,九號公司得以迅速擴張。九號公司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與小米集團發(fā)生的關聯(lián)銷售金額分別為10.2億元、24.34億元以及24億元,分別占其當期營收比重73.76%、57.31%和52.33%。
接下來,一個契機讓高祿峰和王野決定實現(xiàn)自己吹過的牛——收購Segway。
2015年,Segway經歷并購重組,落到一個職業(yè)買手的手中,急于脫手套現(xiàn)。于是,Segway向包括九號公司在內的幾家中國平衡車公司發(fā)起專利訴訟,想在出售前再撈一筆。高祿峰和王野飛到美國談判,表達了兩個觀點:第一,九號公司會應訴,不差錢;第二,收購Segway。最終,九號公司花費了6100萬美元將Segway收入囊中,雷軍在這個過程中也給到了足夠的支持。“一秒鐘都沒有猶豫。”雷軍曾說道。
至此,九號公司完成了形態(tài)上的最終進化。產品層面上,有了Segway的技術專利加持,九號公司相繼推出新款平衡車、滑板車、電動兩輪車、全地形車、服務機器人等產品;市場層面,借助Segway在歐美市場的品牌效應,九號自有產品也迅速獲得海外市場認可,2024年上半年海外營收占比已達到42.05%。
與眾多小米生態(tài)鏈廠商一樣,在完成了融資、創(chuàng)牌并且出圈后,九號公司接下來的發(fā)展重點就是IPO。
不甘心做光環(huán)背后的代工商:去小米化
2019年,九號公司年收入達到46億元,市值及財務指標均符合科創(chuàng)板上市條件。在雷軍的持續(xù)“帶貨”和幕后推動下,2020年10月29日,九號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chuàng)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境內上市企業(yè)中“VIE+CDR第一股”。
在上市后的幾年間,頭頂小米生態(tài)鏈光環(huán),九號公司和其他同類企業(yè)一樣,經歷過股價暴漲的高光時刻。但小米生態(tài)鏈成員的身份,對于初創(chuàng)公司是光環(huán),對于上市公司卻可能是負擔。
首先,由于小米產品以性價比為核心,代工廠商基本上沒有議價權,小米生態(tài)鏈企業(yè)只能依賴走量。其次,小米采用利潤分成模式,為小米代工的產品毛利率遠低于公司自有品牌產品。
據(jù)九號公司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凈利潤持續(xù)為負,分別為-6.27億元、-18億元以及-4.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28億元。
上市后,九號公司與小米的蜜月期結束,九號轉而發(fā)展自有品牌。具體來說,從品牌方面突出年輕化定位,聘請易烊千璽為代言人,收獲了不少新用戶。產品層面,將重心逐漸向電動兩輪車和機器人產品線轉移,努力拓展市場。
截至2024年6月30日,九號公司與小米集團的關聯(lián)交易僅為8097萬元,同比去年下降了77.63%,僅占當期營收的1.21%。
沒有了小米和雷軍的光環(huán),九號公司選擇回歸產品本身,希望通過創(chuàng)新來在競爭激烈的短交通市場分一杯羹。
發(fā)展困境:受限于場景,受制于紅海
在2024年上半年報中,可以窺見一重大變化。九號公司電動兩輪車在營收中占比最好,已經超過電動平衡車&滑板車。之前后兩者是九號公司的主營業(yè)務。
北航出身的師兄弟心氣高,希望把九號做得時髦、洋氣、智能。坊間有傳聞稱,在上市時,九號公司希望中文名字能定為“九號智能”,但由于機器人業(yè)務在整個營收大盤的占比過低,此名稱并未獲批。
由此來看,兩個內心洋氣的人,未曾有過把傳統(tǒng)業(yè)務做重的意愿,如此轉型可謂情非得已。
場景,場景,還是場景!
電動平衡車和滑板車在國內沒有“路權”,也就是沒有使用場景。以北京為例,根據(jù)《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九十條規(guī)定,在道路上使用動力裝置驅動的平衡車、滑板車等器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器械,并處200元罰款。
雖然我國在去年8月發(fā)布了《GBT 42825-2023 電動滑板車通用技術規(guī)范》國標,但此類產品的使用場景被嚴格規(guī)定在小區(qū)、校園、企業(yè)園區(qū)、景區(qū)等封閉道路。即便某些城市管理不嚴格,但一旦發(fā)生事故,平衡車、滑板車用戶需承擔全責,風險極大。
海外市場方面,雖然大部分允許平衡車和滑板車上路,但通常伴有嚴格限制。以日本為例,電動滑板車被歸為機動車一類,需要駕照和佩戴頭盔才能駕駛。德國方面,對速度和年齡均進行了規(guī)定,最高時速不超過20km/h,并且不允許在人行道上行駛。新加坡對滑板車的規(guī)定為重量不超過20kg,寬度不超過70cm,最高時速低于25km/h。
美國是對平衡車和滑板車最為寬容的市場,但九號公司在該市場卻面臨著其他風險,比如與共享品牌的合作已經停止。2018至2019年,Bird、Lime兩大共享品牌相繼與九號公司終止合作,這也是其平衡車類業(yè)務數(shù)據(jù)下滑的一個原因。
從市場角度來看,數(shù)據(jù)稱2023年全球電動滑板車市場規(guī)模為177.3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194.3億美元,雖然仍有一定增長空間,但從九號公司財報顯示的控股公司銷售數(shù)據(jù)來看,這個賽道的增長也在逐步放緩。
九號公司曾經的主力業(yè)務電動平衡車&滑板車是否還有機會再次復興呢?答案是很難。
通過新國標求增量,加碼營銷換市場
不過,在時髦業(yè)務的加持下,九號不乏擁躉。從新興市場轉入傳統(tǒng)行業(yè),九號電動車業(yè)務板塊表現(xiàn)不俗。數(shù)據(jù)顯示,九號電動兩輪車當期銷量約120萬臺(中國區(qū)銷量 119.84 萬臺),收入占比達到50.74%。去年同期,這個數(shù)字僅僅是35.97%。
據(jù)悉,高速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得益于九號公司不斷增加的門店數(shù)量,報告期內超6200 家,覆蓋1100余個縣市,基本上是走行業(yè)頭部雅迪、愛瑪?shù)睦下贰?/p>
電動兩輪車就是我們俗稱的電動自行車,是典型的紅海市場。據(jù)《營商年度報告》數(shù)據(jù),截至2023年末,我國電動兩輪車市場保有量已達4.2億輛,相當于平均每4個人就擁有1輛電動兩輪車。
在我國兩輪電動車市場中,雅迪以33.7%的市場份額穩(wěn)居首位,愛瑪則以19.5%的份額緊隨其后,臺鈴則為12.2%,形成三巨頭割據(jù)的格局。而小牛、九號等互聯(lián)網品牌,僅僅占據(jù)非常小的一部分市場。以銷量來說,2023年雅迪賣出了1650萬臺兩輪電動車,九號公司則為147.15萬臺。
更加嚴峻的是,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shù)據(jù)稱,2023年全球兩輪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不足1%,并預計印度將在 2024 年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兩輪電動車市場。
在市場增量有限的情況下,新國標的施行可能是九號公司增加市場份額的機會。以江蘇南通市為例,電動車牌分為黃、藍、綠和紅牌,其中紅牌為過渡期電動車信息登記牌,自今年4月15日開始已經不能上路。其他各省市也相繼出臺面向新國標電動車的過渡規(guī)則,逐步淘汰非國標兩輪電動車。
即便如此,九號公司仍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增長點。近年來,雅迪、愛瑪同樣開始發(fā)展智能技術,并針對不同群體推出不同定位的車型,價格段從1500至5000元以上均有覆蓋。雖然九號公司在一些智能化細節(jié)上更具優(yōu)勢,但很難撬動龍頭企業(yè)的市場地位。
在紅海市場中競爭,就不得不砸錢、通過營銷驅動換市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yè)成本和銷售費用大增,銷售費用增幅達到40.35%。九號公司稱報告期內宣傳、廣告費用大增。但在九號公司的研發(fā)人員中,博士長期只有4位。對于科創(chuàng)公司而言,支出大頭且持續(xù)增長的若為銷售費用,實際上并不健康。
至于九號公司的其他業(yè)務,如割草機器人、全地形車等,規(guī)模不足以支撐起整個公司的業(yè)績,并且同樣面臨激烈的競爭。同樣受限于使用場景,北京六十六號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是九號公司孵化的教育機器人公司,主要從事編程類教育機器人的研發(fā)、生產、銷售,但在去年8月已經申請破產。2024上半年財報顯示,全地形車銷量1.21萬臺,收入5.07億元;割草機器人收入4.49億元;ToB 產品直營收入7.25 億元;其他產品及配件收入5.71 億元。
國海證券分析師認為,九號公司財報顯示出的積極一面包括務布局全面、技術儲備充足、電動兩輪車銷量高增;但風險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yè)競爭加劇風險、技術迭代風險、海外市場拓展進度不及預期等。
資本市場看重企業(yè)的增長潛力,對擁有前沿性業(yè)務的公司尤為看重。九號公司調整業(yè)務架構,時髦、性感的觀感不再。一家只有傳統(tǒng)業(yè)務的公司很難在資本市場獲得高估值。
結合目前九號公司的業(yè)務前景,也就不難理解九號公司市值下滑和紅杉、小米系的一系列減持行為了。
當然,心氣頗高的高祿峰和王野可能不希望九號公司只是風口下的產物。在犧牲市值轉型、脫離大資本控制之后,高祿峰選擇押注AI。 “AI智能硬件時代來了后,中國的競爭優(yōu)勢,是其他任何國家沒有辦法比擬的。”高祿峰這樣說。
原文標題 : 業(yè)績大增、市值狂跌,九號公司遭資本拋棄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