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閣為何難忘?
導語 | Lead
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汽車品牌,不止是與時俱進的產品技術,還有服務營銷(4S店模式)和汽車消費的理念,以及為何成為“中產階層第一車”的思考。當我們將汽車作為生活方式研究其所提供的文化和價值取向時,這些有借鑒作用,尤其是在當下汽車過剩和發(fā)展過度的大背景下,尋找新的突破和思路不啻是新的課題。
本文出品|禾顏閱車工作室
撰文|顏光明
編輯|禾 子
全文2317字
閱讀需4分鐘
如果回顧中國汽車消費史,有一款車不能忘,這就是雅閣。為何這么說?沒有昨天,就沒有今天。日前,在上海北外灘看到國產第一臺雅閣時,有一種歷史并沒有走遠的感覺……
在雅閣未引進之前,真正進入消費市場的車型還沒有,盡管已有轎車生產和銷售,但在人們的概念里,與現實生活還是有距離,仍舊停留在官本位的認知上。提到汽車消費,不僅陌生,還是遙不可及的夢。
當時針撥到1999年的世紀之交時,打開記憶,不難發(fā)現,在經歷了是否發(fā)展轎車大討論被1994年出臺的“汽車產業(yè)政策”畫上句號時,對于轎車的向往,以至于能否進入家庭,還是當作話題被輿論喋喋不休,縈繞在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等敏感問題的思考仍然回避不了,這是為什么?
有關汽車姓私,還是姓公,長期以來一直纏繞在產業(yè)和主管部門舉棋不定的事,而民間則爭論不休,猶如炸開鍋的“思想解放”,有很高的參與度,還上升到對“轎車文明的批判”,并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論戰(zhàn)。今天看來是多大的事,買不買車還是個問題?
擁不擁有私家車還會有什么不對?如果回到歷史現場,在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的背景下,連買彩電冰箱都要節(jié)衣縮食時,這就是問題和重大抉擇,想象不出這種“禁錮”對于民生有多難,以至于國家出臺政策,明文鼓勵私人購買汽車,并將汽車工業(yè)轉向以轎車為主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定為國策,揭開了一個全新時代的序章。
以這樣的視角看轎車私有化的歷史意義,無疑是一場觀念性改變的革命,更是由上至下對“汽車運動”的推動。盡管如此,整個社會對于汽車拉動經濟,改變生活方式一時還沒有察覺到,直到雅閣推出,一批中產階層的出現,人們才意識到,轎車不僅私人可以擁有,而且可以消費,看到了渴望是能夠變成現實的。
在雅閣之前,國家也出臺過允許私人購買汽車的政策文本,那都是當作生產資料,并非鼓勵消費。即便是后來的上汽通用,因合資變更的廣汽本田,以及一汽大眾國產的奧迪,并先后在同一時期推出別克世紀、雅閣、奧迪A6,在外界看來還是針對公商務需求,被看作行業(yè)“三劍客”,沒有完全市場化,也就無汽車消費的概念,與轎車進入家庭還有距離。這就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特殊年代,汽車緊缺,尤其是轎車缺口巨大,每年要進口十萬臺以上,這就加大了需求的饑渴度 。
所以,雅閣熱銷,一車難求,并非偶然。但與別克和奧迪不同,從引進到推出,瞄準的就是“私人市場”,定位中產,策略明晰,一經問世,供不應求。其實,這并不奇怪,不論是產品、定位、市場,還是理念、受眾、文化等,都趕上了“市場饑渴”的年代。這種幸運不可復制,也不會再有,這是歷史機遇,時代眷顧;剡^頭看來,雅閣成就的不只是知名度,還有溢出效應(附價值),以及對于汽車消費解讀的正向性,即便是今天,仍舊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國產第一款雅閣來上海展出,第一反應是久違的“老朋友”,恍若昨天,這可是歷史的見證。時隔25年,令我好奇的是,這款車并沒有老舊,而是更有韻味,依稀可見當年的風采和時尚,還能找到走俏的賣點和魅力。
據介紹,眼前這輛國產首臺雅閣是第六代, 向一位老車主借來的,保養(yǎng)得很好, 3.0發(fā)動機,真皮座椅,車載導航,還是隱藏式門把手。這在當時可是高端豪華車型標志。有人把它與別克世紀、奧迪A6并立為“三劍客”,代表了當時頂流的國產高端車。值得關注的是,當時作為剛換了合資對象的廣汽本田,在各個方面相比還是顯得比較弱小,但產品力很強,并有著很好的心理市場(進口車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國產的是與世界同步的最新產品(剛推出的第六代雅閣),給用戶帶來驚喜,尤其價格要比進口便宜三分之一,用當時經歷者的話說,雅閣要想不火也不行,即便加價仍舊供不應求,炙手到開后門都買不到。有人開玩笑說,那時沒有營銷,帶四個輪子都能賣光。
相較于競品,雅閣走的是私家車的時尚之路,與國產別克和奧迪定位不同,在理念和審美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后兩者被分別打上了公商務和官車的印記。事實上,雅閣在當時定位還是很冒險的。長期以來,高端轎車走的都是公務車市場,這已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式。幸運的是,雅閣趕上了好時機,成為先富起來的中產階層首選座駕。而“起步,就與世界同步”除了廣告語外,也為雅閣勝出,成為暢銷車做了注解。迄今為止,在漫長的25年當中,廣本先后推出與世界同步的換代車型,迄今已有整整六代(6-11代),累計銷量330萬余輛。
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汽車品牌,不止是與時俱進的產品技術,而是服務營銷(4S店模式)和汽車消費的理念,以及為何成為“中產階層第一車”的思考。在我們對于汽車作為生活方式研究其所提供的文化和價值取向時,這些有借鑒作用,尤其是在當下汽車過剩和發(fā)展過度的大背景下,尋找新的突破和思路不啻是新的課題。
點評
雅閣的到來,無疑是一場觀念性改變的革命,其在1999年就瞄準“私人市場”,定位中產,策略明晰,一經問世,供不應求。不論是產品、定位、市場,還是理念、受眾、文化等,都趕上了“市場饑渴”的年代。這種幸運不可復制,也不會再有,這是歷史機遇,時代眷顧;剡^頭看來,雅閣成就的不只是知名度,還有溢出效應(附價值),以及對于汽車消費解讀的正向性,即便是今天,仍舊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文標題 : 雅閣為何難忘?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