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能選的只有Momenta
作者 | 褚萬博
編輯 | 章漣漪
近日,有“豐田與華為等共同推出智駕方案”消息傳出。因此一些人猜測,華為智駕出海迎來了關鍵時刻。如是真的,這對于整個國內智駕圈來說自然意義非凡。但《賽博汽車》經過多方求證,了解到的事實可能有點讓人有點失望,說華為智駕出海現(xiàn)在為時尚早,不過因為這次合作,也讓我們看到國內智能駕駛供應商在海外的搏殺早已開始。主角正是這次合作的另一方——Momenta。
據(jù)了解,Momenta將作為此次豐田國內與全球車型的唯一軟件算法供應商出現(xiàn)。這不是Momenta的方案第一次在海外落地,更早的時候,Momenta已經在德國與奔馳進行相關測試工作。事實上,據(jù)《賽博汽車》了解,國內一眾智能駕駛供應商中,包括同為頭部的地平線、華為、大疆等,Momenta應該是唯一一家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全球市場落地的玩家。低調的Momenta,悶聲搞大事。
01豐田玩智駕,Mmenta承包算法
日前,關于全球第一豐田與國內智能駕駛供應商華為、Momenta的合作在業(yè)內廣泛流傳,不過合作的具體信息并沒有被官方披露,所以三方合作的細節(jié)引發(fā)了諸多猜測。《賽博汽車》就現(xiàn)在市場上的一些說法,與多方知情人士進行交流之后,對此次合作進行了梳理,現(xiàn)在可以確定的信息大概有幾點:首先,本次三方合作確有其事,而且從Momenta的角度,這次合作的車型不僅是國內市場,豐田面向全球的車型也會采用Momenta的方案。但是,關于此前市場傳言的華為智駕借這次與豐田的合作走向海外,真實情況還是有一些出入。
豐田國內車型計算平臺采用華為MDC
具體來說,豐田+華為+Momenta的組合局限在國內市場。其中,華為主要提供硬件,也就是MDC計算平臺,Momenta則貢獻智能駕駛算法軟件能力。另外,有廣汽豐田的人士表示,此次合作方案量產的車型是由豐田與比亞迪各出資50%成立的合資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BTET)進行開發(fā),這次合作并不涉及廣汽豐田與一汽豐田。
在此之前,BTET已經有量產車型上市,也就是與bZ4X同平臺的bZ3,據(jù)了解這款車型主要由比亞迪團隊進行開發(fā),一汽豐田負責生產。雖然這次合作雖然沒有覆蓋一汽豐田,但后續(xù)會不會延伸到一豐,或許有一些想象空間。至于豐田全球車型,可以確定的是Momenta將以算法軟件供應商的角色出現(xiàn),華為硬件供應商的位置則是由高通與國內智駕域控頭部德賽西威代替,其中高通提供智能駕駛芯片,德賽西威提供集成域控。事實上,這種搭配確實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因為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敏感性,豐田面向全球的車型基于規(guī)避風險的考慮,選擇更為妥當?shù)墓⿷滩攀巧仙现x。
對于行事保守的豐田來說,集合國內外諸多頭部供應商,為其產品的智駕體驗做后盾絕對是一次決心很大的嘗試。最后一個問題是,這次充當豐田高階智駕“試驗田”的車型是哪一款?何時能夠與用戶見面?這個問題現(xiàn)在還沒有準確的信息,不過此前有消息稱,豐田將會在北京車展公布合作的具體規(guī)劃,按照外資車企車型智駕上車的開發(fā)節(jié)奏,量產車型很大可能到明年才能上市。
Sport Crossover概念車實際上,BTET確實會在明年上市一款車型,即去年底在歐洲亮相的Sport Crossover概念車的量產版。02為何是Momenta?不管是本土車型,還是豐田全球,在這次豐田智能駕駛大搞動作的整個生態(tài)中,Momenta是唯一全程參與,承包豐田智能駕駛軟件算法的玩家,也能看出,豐田對于Momenta的重視程度與雙方的合作深度。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們簡單梳理,大概有幾個理由可以討論。其一,就現(xiàn)在來看,大多數(shù)的傳統(tǒng)車企,尤其是諸多合資車企,在智能駕駛方面起步比較晚,短期內難以構建智能駕駛包括算法在內的全棧技術能力,豐田則是這類車企的典型。
比亞迪與Momenta合作成立迪派智行這類車企在選擇智駕供應商的時候,主要有2種方式,要么與供應商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團隊共同研發(fā)落地,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迪派智行,背后是比亞迪牽手Momenta,以及大眾+地平線的組合;要么是通過股權投資成為利益共同體,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進行合作。
豐田與Momenta的合作屬于第二種,早在2021年,豐田就參與了Momenta的C輪和C+輪融資,兩輪融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豐田作為其中一次融資的領投方之一,撒的銀子應該不少。促成豐田大手筆投資的動因,很可能是此前二者之間的一次合作。2020年3月,Momenta宣布與豐田達成戰(zhàn)略合作,前者為豐田提供基于攝像頭視覺技術的高精地圖及更新服務,推進豐田的自動化地圖平臺(AMP)在中國的商業(yè)落地。或許就是這次的嘗試,讓豐田看到了Momenta在技術上的能力,促成后續(xù)的投資與這次的深度合作。
當然,豐田投資過的自動駕駛公司并非Momenta一家,有數(shù)據(jù)顯示,在2022年之前,豐田就已經在自動駕駛賽道豪擲百億(折合人民幣計算),包括但不限于Uber、小馬智行、滴滴等中美自動駕駛明星玩家,背后都有豐田的影子。
小馬智行方案公開上車的只有極石01不過在豐田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中,大多數(shù)都是以L4自動駕駛為主,Momenta則是很早就確定了L4和L2+兩條腿走路的戰(zhàn)略,另一家與Momenta相似的如小馬智行,切入L2+的時機晚了一些,量產經驗寥寥。對比之下,有更多量產經驗的Momenta則是更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比亞迪的存在也可能是Momenta承包豐田智駕算法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如前文所述,此次國內合作的車型由比亞迪與豐田合資的BTET開發(fā),照此前bZ3的開發(fā)模式,比亞迪主導新車型的研發(fā),這其中極有可能就包括智駕的部分。Momenta與比亞迪之間,至少在智能駕駛算法方面,也是綁定在一起的小伙伴,畢竟雙方合資的迪派智行還立在那兒。另外《賽博汽車》也耳聞,盡管比亞迪在智能駕駛方案上已經開啟堆人戰(zhàn)略,進行全棧自研,但實際上最新的騰勢N7上的智能駕駛算法方案背后,多多少少有Momenta的影子。既然是比亞迪主導車型開發(fā),有了與Momenta的合作經驗,想必推進起來也更加方便。
最后再聊一嘴不那么干的,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豐田可選的供應商看似還是挺多的,拋開量產經驗少的小馬智行,國內量產經驗豐富的除了Momenta,地平線、大疆、華為等也都夠看。不過,這幾家放到全球市場,大疆、華為有美國的“黑名單”管著,地平線更多的涉及“芯片”,這個話題放到當下的國際關系中又顯得敏感……所以,綜合考量下來,Momenta都是最合適的那個,或許也是唯一的那個。
03開放方案+本土化開發(fā),Momenta國內外兩開花
在與華為、豐田合作消息傳出之前,Momenta已經“沉默”了很久。以至于除了被當作Momenta智駕樣板間的智己外,外界很少能從官方渠道了解到其他合作伙伴。這符合當下市場的事實,基于主機廠與供應商的生態(tài)定位,很少有車企愿意明說智駕方案并非自研,而是來自第三方。作為供應商,Momenta顯然需要與主機廠保持口徑上的一致。但實際上,Momenta私底下已經“滲透”進多家車企。不夸張地說,至少在國內,Momenta服務,或者交流過的車企數(shù)量,占到了本土市場的半壁江山。
而且,在包括地(平線)大(疆)華(為)M(omenta)等頭部供應商在內的智駕方案商中,Momenta應該是唯一一個將方案賣到海外市場的玩家(不是合資車企,而是真正在海外本土落地)。據(jù)相關人員透露,海外市場上,除了這次合作的豐田之外,奔馳的全球車型也有Momenta的參與。國內國外兩開花,很大程度上源于Momenta的開放式方案+本土化開發(fā)。
Momenta智駕方案Mpilot開放式方案指的是Momenta自研的乘用車前裝智能駕駛解決方案Mpilot。據(jù)了解,這套方案最大的特點在于,具備高度的可定制化,可以適配十余種主流的智能駕駛芯片和不同的傳感器方案。這也為Momenta的解決方案適配不同車企、不同車型提供基礎。這也是為什么,此次與豐田合作,不管是基于華為的MDC平臺,還是用高通的芯片,Momenta都是作為唯一的軟件供應商而存在。至于本土化開發(fā),簡單來說,就是在海外建立團隊,配合車企進行研發(fā)測試。據(jù)了解,Momenta已經在德國、美國和日本等地建立了本土化團隊,在算法的開發(fā)上,框架可能與國內一致,但在數(shù)據(jù)和訓練,會更加側重當?shù)氐那闆r,比如此前與奔馳合作就是如此。未來,我們或許會聽到更多Momenta出海的故事。
原文標題 : 豐田能選的只有Momenta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