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L4公司進軍輔助駕駛,放話無圖也能跑遍中國

2023-05-07 09:10
XEV研究所
關注

作者 |  Amy

編輯 |  德新

 

高階智能駕駛走向規(guī)模量產(chǎn),高精地圖成為關鍵的門檻之一。今年,多家車企和智駕公司都喊出「不依賴高精地圖,快速大規(guī)模落地」的口號。 

華為、小鵬、元戎以及毫末等,可能是最快在國內量產(chǎn) 無高精圖智駕方案的公司。 

當主流車企和供應商紛紛晃過神來開始研究「無圖方案」時,有一家智駕公司從2020年就開始意識到,如果想要量產(chǎn)自動駕駛方案,就必須建立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技術棧。這家公司就是元戎啟行。 

元戎啟行的 高階智駕方案將在今年下半年隨車量產(chǎn)上市,HiEV近期采訪了元戎啟行副總裁劉軒,請他對無圖下高階智駕方案的量產(chǎn)進行了分享。 

一、為什么從2020年就開始研發(fā)「無圖方案」?

汽車行業(yè)爆發(fā)性地選擇「無圖方案」是在2023年上半年。我們在前文中已經(jīng)提到,這種集體選擇與高精地圖試點城市開放的節(jié)奏有關。 

到目前為止,國內僅開放了 6個高精地圖試點城市,難以跟上城市NOA規(guī)模化的節(jié)奏。 

而元戎啟行在 三年前已經(jīng)開始籌備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技術。 

「我們是行業(yè)最早的參與者,其實跟業(yè)內公司有很多交流,包含圖商、車企等等。一輛車用戶大概需要花多少錢在高精地圖上,內部什么時間會更新一次,更新一個城市需要多少成本!箘④幷f!钢袊腔ǹ衲В蘼肥欠浅nl繁的,我們判斷一個城市可能就是幾億人民幣的成本! 

不光成本高,而且還有信息、數(shù)據(jù)安全的問題,所以盡管「不要高精地圖非常難」,但元戎啟行在兩三年前就把它立為了 內部目標。 

無獨有偶,業(yè)內另一家L4公司小馬智行前陣子官宣高階輔助駕駛方案,也選擇了「無圖路線」。L4公司早期的技術棧與高精地圖是 強耦合的,而小馬和元戎后期的選擇,代表了部分行業(yè)頭部L4公司的看法。 

劉軒說:「如果你想要真的做到無高精地圖,首先得對地圖有足夠的理解,真能把它用好,才知道什么時候能去掉地圖?傮w來講,行業(yè)內頭部企業(yè)對不依賴高精地圖這個方向,是能形成一致意見的。」 

從最初依賴高精地圖、機械式激光雷達、工控機的方案,到現(xiàn)在無圖、基于英偉達Orin或者低算力平臺以及可選固態(tài)激光雷達的方案,劉軒說「整個架構至少差了2代, 兩次革命性的變化」。 

元戎最新的量產(chǎn)方案是基于 DeepRoute-Driver 3.0的框架,推出D-PRO和D-AIR兩套方案: 

• D-PRO,7個攝像頭+1個(可選的)激光雷達,配200 Tops算力,成本 低于1.4萬元人民幣;

• D-AIR,7個攝像頭的純視覺方案,配合80 Tops的算力,成本在 7000元左右。

可以大致理解為,目前AIR方案支持到高速NOA,PRO方案支持城市NOA。 

劉軒提到:通過數(shù)據(jù)積累和軟件OTA,AIR方案在一年后能趕上當前PRO版的功能,也就是做到城區(qū)全域的點到點智能駕駛(到時候PRO也會有更強的性能)。 

元戎透露, PRO方案將在今年內裝車量產(chǎn)。 

二、無圖之下,高階輔助駕駛量產(chǎn)的難點

不依賴高精地圖實現(xiàn)城市點到點的輔助駕駛,跟過去不帶高精地圖的高速L2 ADAS有很大差別。 

首先是對 感知的極大挑戰(zhàn),「一開始去掉高精地圖的效果肯定是沒有原來帶高精地圖要好的。車輛需要實時地檢測周邊的像車道線、馬路牙子、停止線、十字路口、紅綠燈等等,我們希望它的精準度盡可能接近于有圖。因為高精地圖是人工標注的,理論上只要花錢、花時間就可以標得足夠精確。現(xiàn)在采用實時檢測,要讓它做到足夠精準、足夠穩(wěn)定! 

對 定位、規(guī)劃控制的要求,也比原來高了很多。 

「比方說匝道的匯入,無保護左轉等等,包含一些行人、自行車、機動車混行的路段,車輛要能及時檢測出來,并且能避讓其他的這種交通的參與者。甚至在沒有高精地圖、可能路也看不清,完成一些比較難的跟其他車輛的交互博弈,比如匝道的匯入、無保護左轉等等! 

除了感知、規(guī)控、定位, 基礎架構也需要升級來保證高效的迭代,它對于整個系統(tǒng)的要求都比以前高了,「無圖是非常大的難點,實際克服起來不是特別容易! 

元戎是業(yè)界最早一批提出「 前融合」的公司,并且內部投入了多年自研「 推理引擎」。 

一般來說,深度學習的應用包含 離線訓練和 在線推理兩部分。元戎的推理引擎主要用于深度學習算法的在線推理。 

離線訓練主要是耗費時間和成本,但在線推理就完全不同,因為需要車載芯片上進行,對功耗、散熱和成本是更綜合的考驗。因此,自研推理引擎主要的意義是車端的 降本增效。 

劉軒做了一個很直接的比喻:如果沒有(高性能的)推理引擎,想把系統(tǒng)從大顯卡放到Orin或者J5這樣的芯片上去跑,那么很可能就需要移除一些功能,用戶可能就需要不停接管,體驗度就很差。我們的推理引擎,相當于在200T的算力上,跑出了1200T的效果。 

三、交付「國內最高要求定點」

搭載元戎啟行方案的新車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公司的CEO周光此前在接受晚點采訪時提到,這個定點堪稱「中國要求 最高的定點」。 

劉軒對這個「最高定點」做了一些展開說明: 

「首先,我們的客戶是一個技術實力非常強,也非常了解技術的企業(yè)。他們曾經(jīng)多次試乘我們的方案,也經(jīng)過跟行業(yè)內其他多方的對比。在合作過程中,他們也對我們的軟件算法各方面的表現(xiàn)嚴格把關。我們推進的各個時間點,也滿足得都比較好! 

在「無圖」的高階輔助駕駛方案開發(fā)完后,元戎啟行的合作伙伴找了一家三方機構來進行評測: 

這個測試覆蓋了系統(tǒng)的接管率、上下匝道成功率、變道成功率、跟車響應時間以及體感等大量量化的指標,最后「無圖方案」要優(yōu)于市面上已經(jīng)量產(chǎn)的有圖方案。 

首先最直接突出的優(yōu)勢,是 沒有了可行駛區(qū)域的限制的,其他車型依賴高精地圖的話可用的區(qū)域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我們的客戶把第三方不同的指標綜合一起,包含行車域、泊車域,安全性、通行效率、體感等多方面的總分,要比市面上已量產(chǎn)的一些頭部輔助駕駛方案都要高」。 

目前,元戎啟行已經(jīng)在上海、深圳、重慶、杭州等16個城市對 D-PRO和D-AIR進行了泛化測試。 

那在多久之內,元戎可以做到無圖落地100個城市呢? 

劉軒認為,16個和100個城市的泛化測試其實差別不大,因為是用同一套方案去跑的,主要是系統(tǒng)需要積累數(shù)據(jù)的時間,而這點等合作方的量產(chǎn)車落地以后,方案的進化速度會很快,系統(tǒng)能力是能夠比肩人類司機的。 

對于行業(yè)風向從 L4轉向L2,劉軒的看法是,目前業(yè)內投資人共識是,像Robotaxi這樣的L4技術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部署不僅需要法律法規(guī)允許,也需要商業(yè)上實現(xiàn) 閉環(huán),短期內很難實現(xiàn)。 

元戎啟行則堅持一套自動駕駛方案,布局載人和同城貨運兩條業(yè)務線,通過和車企合作,面向消費者量產(chǎn),而后積累大量數(shù)據(jù),再反哺智駕,進而推動法律法規(guī)對更高等級智駕的開放。 

量產(chǎn)車上市后,也可以承擔Robotaxi的運營,并運用到同城貨運的領域。 

目前,元戎啟行還在推進下一輪的融資,新融資將繼續(xù)投入到 智駕上,積累更多的數(shù)據(jù),向立法機關或主管機構證明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推動量產(chǎn)車L3、L4級自動駕駛法規(guī)的落地開放。 

       原文標題 : L4公司進軍輔助駕駛,放話無圖也能跑遍中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