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造車新勢力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造車新勢力為何無法擺脫輿論漩渦?
盡管已知的事實并不能說明車企有什么過錯,廣大網(wǎng)友們卻始終對新勢力的技術能力有著不同的質疑和反思,這種質疑在事件發(fā)生的一段時間內往往會達到一個高峰。
那我們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廣大網(wǎng)友不懂核心科技,黑白不辨、是非不分?
首先,作為一個飛速發(fā)展的行業(yè),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的概念是層出不窮,什么ACC,AEB,F(xiàn)CW,LCA,APA,就算像筆者這樣的業(yè)內人士,也對其具體定義不甚了了,更別說還沒有習慣使用英文縮寫來理解和描述技術性能的廣大消費者。更別提有些功能是標配、有些是選配,有些是德系叫法、有些是日系叫法。
汽車行業(yè)總不能像那些著名的手機老總一樣,教育消費者都懂eMMC和UFS, 線性馬達和轉子馬達,LCD屏幕和OLED屏幕之間的區(qū)別。你可以教消費者拆手機,但是拆解智能駕駛系統(tǒng)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預期,現(xiàn)在畢竟中國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是電子工程的本科畢業(yè)生。。
其次,對于一些關鍵概念,例如L2, L2.5,L2.9,L2.95,L3。例如自動駕駛、高階輔助駕駛、智能駕駛、完全自動駕駛,也是讓普通消費者完全摸不著頭腦。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會情不自禁的把智能駕駛寫成自動駕駛。事實上,國際和國內只有L2和L3的區(qū)分,什么叫做L2.5?什么叫做L2.9?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新勢力的一些發(fā)布會上的內容:
首先就是行業(yè)NO.1 對于技術的宣傳,無論是新車發(fā)布會,還是AI day,或者是華爾街的溝通會, NO.1都在強調他們對于自動駕駛的研發(fā)能力,并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一遍一遍的教育消費者,你看我的自動駕駛多厲害。2022年4月 18 日,大廠老板在 TED 訪談中透露,“目前汽車在奧斯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載著我行駛,而且我們有超過 10 萬人參與了我們的完全自動駕駛測試項目”
當然,他也說了有半自動(semi-autonomous self driving )和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e)。但是消費者無法從一模一樣車中對概念進行區(qū)分,到底不加錢,加2萬和加6萬8有啥區(qū)別。
其次,后來者們也是不遑多讓,紛紛show出自動/智能駕駛高科技。什么NGP、NAD,看的我是興奮不已,又是多少錢激光雷達又是多少TOPS的算力,遠遠的把日德拋在腦后。這激發(fā)了筆者巨大的自豪感,感覺這自動駕駛完全就是中美的G2博弈。就像當年美蘇的登月競賽。
誠然,廠商在涉及交付車輛的時候,已經(jīng)反復向車主強調了輔助駕駛不是自動駕駛。但是發(fā)布會上的高科技,盡管有些還是期貨,確實給了廣大消費者一種幻覺。尤其是很多消費者并沒有購買他們的產(chǎn)品,但是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技術高大上的印象。這種印象往往是脫離了當前實際的。
當然,大咖們也常常站出來呼吁,明確定義,厘清功能。這是一個不錯的進步,但新勢力對安全性的宣傳還可以繼續(xù)加強,也是應有之義。
最近,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受到了美國汽車行業(yè)大咖,汽車召回制度之父拉爾夫·納德(Ralph Nader)的猛烈抨擊,這位汽車安全倡導者稱該技術是“幾十年來汽車公司最危險和最不負責任的行為之一”。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7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