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滴滴如何從只有16個司機使用的網(wǎng)約車,到上市年營收超千億的企業(yè)

2021-06-22 18:58
和牛財經
關注

企業(yè)就像一艘船,船沉了船長要跟著一起死,企業(yè)的路大于人的一個壽命。

來 源 | 和牛財經(ID:heniucaijing)

整 理 | 穆清

6月11日,滴滴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招股書,股票代碼為“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擔任承銷商。

滴滴招股書顯示,去年全年滴滴三大業(yè)務——中國出行業(yè)務、國際業(yè)務和其他業(yè)務合計已達1417億元。從創(chuàng)立到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網(wǎng)約車企業(yè),九年間滴滴的故事跌宕起伏。作為帶領團隊沖鋒陷陣的人,程維感慨萬分。

程維是一個狠人。

2012年滴滴網(wǎng)約車從只有16個司機使用,到攻下一座座城市,再到后來收購快的,將Uber中國所有的品牌、數(shù)據(jù)、人員等全部收入囊中,甚至在美團發(fā)起挑戰(zhàn)時,程維也干脆利落:“爾要戰(zhàn),便戰(zhàn)”。

能夠在荊棘叢中爬出來,大部分原因在于,程維身后有一個強大的團隊,程維說:“我們是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高盛的戰(zhàn)略和投資,這樣一個聯(lián)合國部隊!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程維的知人善任。 他曾在滴滴發(fā)展艱難的時候,招攬到當時的百度研發(fā)經理張博,后來他很有意思地說道:“我很少對一個男人有這種感覺,就是一眼就知道,他就是你要找的那個人! 更精彩的是,程維將中國“IT教父”柳傳志之女柳青也收入到滴滴麾下,之后程維主管業(yè)務,柳青則在滴滴的資本、“外交”、人力和財務等方面配合,他們的組合也成了人們眼中“業(yè)務上的絕配”。 和牛財經(ID:heniucaijing)根據(jù)公開的訪談資料,整理了近年來在行業(yè)變化中程維在管理、戰(zhàn)略、心智成長等方面的思考,他所說的“我心中無敵”,又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演變?以下是程維演講內容整理:

01  創(chuàng)業(yè)就要去做大家都不看好的事 

最后決定做滴滴,其實更多的是靠個人直覺的。 我之前在阿里工作,杭州北京兩邊跑,經常因為打不到車誤機。我老家是江西的,有一次老家的親戚來北京,定了在7點王府井附近吃飯,結果他們5點半來電話告訴我在打車了,等到8點又電話問我能不能去接他們。 有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后,我咨詢了周圍的人,所有的人都說不靠譜。但這是正常的,這就是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關,只有闖過這一關才可能成功。 一開始(2011年,對司機師傅來說,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所有的都跟我說,司機連智能手機都沒有,做打車軟件這種想法根本不靠譜。 但正是市場基礎不成熟的情況下,創(chuàng)業(yè)才可能成功,F(xiàn)在,智能手機已經普及了,司機和乘客的用戶習慣也教育好了,市場已經成熟了,但這時候,你再做打車軟件,基本上沒有機會了。 我也一直生活在巨頭的陰影里,這是一個時代的背景。

早期,BAT創(chuàng)業(yè)的時侯,當時的巨頭是華為、萬科,而且他們看不懂互聯(lián)網(wǎng)。但今天,巨頭都身處時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他們對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很緊張,也有自己的顧慮。

如果他們盯上了你,來找你談,是一件好事,說明你做的事情已經引起了他們的重視。如果他們還沒來找你,說明你做的還不夠大,沒引起他們的重視。

但在細分領域,如果做的最好,一定能夠打敗巨頭。 你會聽到很多質疑的聲音。我每天都在問我自己這個事能不能做,反復衡量,不停的問自己,不停的磨礪自己。這就是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關。 從創(chuàng)業(yè)到現(xiàn)在,我的心境和心態(tài)有很大變化,中間起伏是很多的,那是各種過山車,所以我們有很多投資人,都說坐在副駕駛上都覺得心臟要跳出來。 但我覺得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面,你更要離得他遠一點。在更長的時間緯度和地域緯度來看,其實很多變化也沒有那么劇烈了,也沒有那么不可接受,它是有它規(guī)律性的,甚至有必然性的,更多的還是要順勢而為,還是要做正確的事情。 我以前經常說,我是一個樂觀的保守主義創(chuàng)新者。其實你是要理想主義還是要保守的,我是保守主義,不是創(chuàng)新者,但你必須是樂觀的,因為不是樂觀的人,早就自己被自己嚇死了。

但如果的今天問我,我也覺得應該鼓勵所有人去走你沒有走過的路,走向上的路,就是把這個門一推,那就漆黑一片,走出去,我發(fā)現(xiàn)這個競爭、資本、政策跟漩渦一樣,但你已經出來了,你也沒辦法,你回不去。 沒有一件事情是你預想到的,所以眼睛一閉一睜,就到今天了。

02 我從《水滸傳》里學拉人入伙,叫柳青去拉薩是必然 

市場是開放的,你不可能不讓別人進來,巨頭也是一樣。本質上還因為行業(yè)處于發(fā)展早期,電商、搜索,都經歷過這個階段——無數(shù)人都想做。 你是因為短板少而活下來的。 人總要為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付出代價,創(chuàng)業(yè)沒有僥幸。等到你真的痛的時候,你就會去補短板。

每一個你身上的薄弱點,你不了解的、不懂的、沒有經驗的,毫無意外都會成為公司的短板。甚至連你不懂知識產權,開始時因為不了解而不重視,都會犯錯誤。  第一,要快速學習,付出了代價就會痛,痛了以后你就快速學習,補上短板;

第二,沒有完美的個人,要建一個完美的團隊。 互聯(lián)網(wǎng)是分門派的:百度相信技術改變世界,騰訊相信產品改變世界,阿里運營、營銷做得很好,高盛戰(zhàn)略做得好,于是它們以技術和產品為重心去架構整個公司。就跟武林有各種門派一樣,并沒有對錯。

必須要能夠包容地去學習和整合,所以我們是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高盛的戰(zhàn)略和投資,這樣一個聯(lián)合國部隊。靠一個完美的團隊去補上個人的短板。 要知道誰是做得最好的,找那個做得最好的公司,真正找到做得好的規(guī)律。做得好是因為它對整個事情的思考是最深刻的。它找到了這個問題最基本的規(guī)律,并且以它為重心去架構團隊。 我40%的時間都用在了招聘上。你看《三國演義》,一大半的時間都是講他們如何加盟的。我們早期工資只有5000塊,一視同仁,但怎么樣打動他們,怎么融合,這里占據(jù)了我工作的80%。我得不斷地讓團隊越來越強大。 沒有好的運營,沒有融資,團隊也是假的,所以我們的第一天條是:一切問題,都是管理者的問題。  首先,你要敢想?吹搅,我也緊張,不能論是能力還是人品,柳青都好的讓人緊張。怎么去跟她談,我也別緊張。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邁出第一步最難的。柳青原來的工資是400萬美元,我說跟她說,工資的一半都是你的,剩下的是我們的。

聊了一個星期,我說我們一起去一趟拉薩吧。說走就走,我們接著就定了機票,一共8個高管,一起飛到了西寧,租了兩輛車,計劃三天開到拉薩。 等開到了喜馬拉雅山底下就哭了,我就想,這就是創(chuàng)業(yè)路,團隊就需要信任,我是把命交給了司機,我就信任他們。 那天,柳青寫了一個很長的短信說:決定了,上路了。  很久以前我見關明生,第一個問題問他馬云怎么組建團隊。那是對我啟發(fā)最大的事情之一。 我跟他說,《水滸傳》三分之二都在講一百單八將是怎么找到的,找到以后的故事基本上記不住了。真正精彩的是這一百單八將上山、入伙、結義的過程。 創(chuàng)業(yè)也是一樣,怎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真正優(yōu)秀的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激發(fā)大家去為共同夢想努力,這是我工作的真正定義。 而不是讓他們去執(zhí)行我的某個想法,那個我覺得太粗俗了。

關明生2000年加入阿里。2000年阿里的團隊班底包括馬云、彭蕾、蔡崇信、吳炯、李琪,都是牛人。在后來十年電商浪潮里,這個團隊是無人可及的。它抓住了C2C、B2C、支付,幾乎所有的機會。移動出行系統(tǒng)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我們能不能有超級的團隊?

如果要不辜負這個機會,背后就是要把找人這件事情做到極致。 我們做了很多業(yè)務,在我看來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慢慢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這是一個結果而已。

03 被罵也撿有用的聽企業(yè)才能快速錘煉新業(yè)務 

現(xiàn)在回過頭來想,從創(chuàng)業(yè)到現(xiàn)在,其實是個不長不短的時間,如果說要講做對的幾件事情,我覺得有兩件事情: 一個是保持危機感。第二個是要不斷歸零。 就是沒有一招可以讓你不斷地去生存和贏得競爭。尤其是之前上一個競爭中贏下來,總結出來的你的制勝的一些路徑,就是你未來最大的瓶頸,所以不斷歸零,這也是《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要講的這個精神。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政府事務部的同事,被約談了,被很嚴厲地批評、罵;貋淼臅r候,我問他怎么樣。他說,聊得挺好的。為什么好呢? 因為很激烈的話講完以后,那個做記錄的同事,把那些嚴厲的批評一個都沒記上,講得好的全都記上了。我的同事說,我也不認識他,但他一定內心是支持我們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支持我們。他覺得看到了希望。 這是絕對的井岡山精神,充滿了理想,充滿了內心的激勵。 我們不去判斷有百分之多少的概率贏,對我們而言,99%的概率和1%的概率是一樣的,我們都必須要勇往直前。99%的概率沒抓住,不也輸了嘛? 我們的團隊是時刻都有危機感,并且很有韌性的。 我講個例子:柳青為滴滴付出很多,她的孩子以前是讀寄宿學校,周末回家。但公司周末要開會,見不到孩子,她就把孩子從寄宿學校轉學到公立學校,每天晚上可以回家看到孩子。

但沒想到,滴滴每天晚上開會也開到很晚,經常到十一二點。滴滴團隊后來竟想出來這樣一個“變態(tài)”的方案:每天晚上先讓柳青晚上九點下班,回去哄孩子睡覺,十一點再在她家樓下開會。

這就是滴滴團隊拼的程度,這就是滴滴能贏的原因。不僅是她,整個團隊都很拼命。 做專車業(yè)務時,出租車團隊一夜之間調了兩百多人過去,沒有怨言,也沒有什么溝通成本,全部接受調動。做快車、做順風車,都是一樣,整個團隊全力以赴幫忙和支持。這保證了每一個產品都能夠迅速地做起來。 我們花很多時間去總結和沉淀。第一場仗打完,到底哪里打得不好,有什么可以總結的經驗。 滴滴、快的是少有的在很短時間里面反復去錘煉怎么做新業(yè)務的公司,從架構到業(yè)務打法。 我每天把大家叫一起來吃飯;旧隙际歉。跟團隊在一起,會讓我安靜下來。 所有的東西都可能在一些細節(jié)里面,最終形成了一種人的力量、一種愿景。

04 公司五年成長5000倍軍隊和戰(zhàn)爭教我輸贏的底層規(guī)律 

創(chuàng)業(yè)就是在半夜推開一扇門,走一條看不見的夜路。只有走出去你才能知道有什么問題。心力腦力體力都是挑戰(zhàn)。 今天看起來,心力第一,腦力第二,體力第三。 首先你要有心力鼓勵自己、鼓勵大家去面對挑戰(zhàn);腦力是你必須去學習,因為你沒有那么多犯錯的機會,第三是必須要有旺盛的意志和戰(zhàn)斗的能力。戰(zhàn)斗是沒有停頓的。 你起步的時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沖動,但你不能一直只憑直覺和沖動,你要在這個過程里邊鍛煉自己對商業(yè)模式的想法。 

滴滴早期太苦了,我們不知道怎么提高流量,連CTO張博都一起想辦法提高流量。 我們的第一個對手是搖搖。當時搖搖做專車,2012年4月他們就拿到了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的350萬美元A輪融資,我們后來的天使才80萬元。他們已經有用戶基礎,資金是我們的100倍,他們轉型做打車。 當時,搖搖的第一個策略是在廣播電臺做了一個廣告,介紹自己的軟件,然后說2周后去一個地方開會。 當時流行電視購物節(jié)目,都會在結束后接一句:即刻起撥打電話xxx。我們負責后勤的同事就出主意,說我們接著搖搖后面做一個:現(xiàn)在撥打電話xxx即可下載安裝,反正司機師傅也分不清搖搖還是滴滴。 結果等到兩周后,搖搖開會的時候發(fā)現(xiàn)沒人去。他們打電話問司機,司機說,我們已經安裝好了啊,不是撥打電話xxx就可以安裝了嗎。 搖搖的第二招是租下了機場的一攤位。我們也找了各種資源,也認識機場的人,但是機場的攤位還是被搖搖租去了,搖搖當時比我們出的錢多的多。 你遇到這樣的出手很辣的對手,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去贏。 后來,我們一位同事談到了西站一個攤位,工作人員穿著工服站在那里幫司機安裝軟件。那時候,司機們也不懂什么是智能機。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挨個問,是不是諾基亞的(諾基亞是功能機),要不是,就拿過來,給他們裝軟件,然后給他們一張宣傳單,讓他們回去看怎么用。一分鐘裝一個。 所有的細節(jié)都要考慮到,在廁所旁邊,我們要考慮是他進去的時候發(fā)傳單,還是出來的時候發(fā)傳單。 還是那一句話,努力到無能為力,上天就會幫你開一扇窗。 我們一直在激烈地競爭,PK搖搖,PK快的,然后合并,合并以后,立馬PK  Uber,沒有停頓,天天在坐過山車。我們都比較年輕,晚十年絕對扛不下來。 我朋友以前評價說,滴滴這家公司可以在五年之內成長5000倍,但一個人不可能在五年內成長5000倍,所以我內心一定會很痛苦。 在我看來,痛苦是因為你歸罪于外,你才會痛苦。 而我很早就意識到不能只修煉一個賽道,你要修煉多個賽道。你要接納這些痛苦,同時把成長放到信仰的高度。 2017年我有兩個變化:一是不看戰(zhàn)爭史了,開始讀物理和生物書;二是練習了一年拳擊。 練拳擊的時候,原來一拳打來我會躲,而現(xiàn)在一拳過來我眼睛都不會眨。 軍隊和戰(zhàn)爭教你最極致的輸贏的手段。但生物系統(tǒng)、物理系統(tǒng),它們的復雜性人類無法定義。 你能夠理解它最底層的規(guī)律,就能夠輕松,如果你不理解,它就會崩潰,各種崩潰就會讓你很痛苦。 企業(yè)就像一艘船,船長是不能棄船的,船沉了船長要跟著一起死,企業(yè)的路大于人的一個壽命。 就像麥哲倫航海,他當年帶了三艘船出去,碰到了無數(shù)的困難。人在沒有希望的時侯,是會瘋狂掉的,還有嘩變,每天要面對無數(shù)的挑戰(zhàn)。但他有堅定的信念,每天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哪條道路,所以他做到了。  其實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人生的修煉。 在這個時代,不創(chuàng)業(yè)是會后悔的。  

參考資料

【1】專訪滴滴程維,《十年二十人》,吳曉波

【2】猛人程維:我心中無敵,何加鹽

【3】滴滴CEO程維,創(chuàng)業(yè)史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路是打不完的仗,小飯桌創(chuàng)業(yè)課堂演講,《財經天下》,記者朱曉培

【4】對話程維:多數(shù)人只知道戰(zhàn)爭,卻并不真正理解競爭,《財經》,記者宋瑋

【5】滴滴快的CEO程維的50條創(chuàng)業(yè)心得,財經天下傳媒

【6】投資人王剛獨家口述:滴滴如何用80萬成為百億美金公司? 李好,福布斯中文網(wǎng)

The end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