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華晨汽車爆發(fā)債務危機

2020-08-19 10:13
BT財經(jīng)
關注

更難的日子還在后面

合資公司華晨寶馬,在華晨系中的重要性無人能及。

2003年成立后,憑借成功引入寶馬3系、5系以及寶馬X1系,華晨寶馬的銷量和利潤一路高漲,僅2015年到2019年,它創(chuàng)造的凈利潤就分別達到38.2億、39.9億、52.3億、62.4億、76.2億元,合計超過200億元,是華晨汽車名副其實的“現(xiàn)金奶!。

自2011年以來,華晨寶馬每年貢獻的凈利潤占比高達90%以上,如果不是華晨寶馬,華晨汽車的財報不知道要難看多少倍。2019年,剔除掉其凈利潤, 華晨中國其他業(yè)務凈利潤虧損10.64億元。

華晨集團一直強調,華晨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用市場換來了技術的中國汽車企業(yè)”,但事實是,華晨除了引進寶馬的發(fā)動機生產(chǎn)線,并沒有在底盤、發(fā)動機、變速箱以及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做大力研發(fā),始終缺乏自主研發(fā)能力。整個華晨系缺乏核心技術支撐,不僅沒有邁上新的高度,反而讓中華和金杯品牌日漸衰落。

2018年,華晨與寶馬簽署協(xié)議——2022年前,寶馬將從華晨汽車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屆時華晨的占股將減少到25%。這就是說,到2022年,華晨汽車從華晨寶馬拿到的利潤將大幅減少。

于華晨汽車而言,更難的日子還在后面。

華晨汽車如今已經(jīng)被工信部取消了新能源汽車生產(chǎn)資質,未來華晨很難涉足新能源領域。在車載互聯(lián)、自動駕駛等方面,華晨更是無所作為。當2022年股權交割完成,華晨汽車如何盈利,如何削減債務,都是未知數(shù),破產(chǎn)重組

華晨作為遼寧省重點國企,地方政府和銀行不會讓它倒掉,也會動用各種手段緩解它的流動性困難。

但如今,國內汽車市場早已飽和,各家車企在技術、研發(fā)能力方面越來越兩級分化,消費者也對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如果華晨汽車不能在產(chǎn)品和品牌上“翻身”,早晚會被市場淘汰,華晨中國、新晨中國動力等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免不了成為更多投資者拋售的對象,最終淪為“仙股”。

<上一頁  1  2  3  
內容導航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