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融百億,獲騰訊、百度投資,威馬的小目標:成為首家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 撩車專訪
編者按:本文系創(chuàng)業(yè)邦原創(chuàng),作者大濕兄,編輯曲琳,圖片設計李斌才,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威馬的目標就是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今年11月廣州車展有一個“新能源汽車”館,設有四家汽車品牌,最左邊時特斯拉,挨著的是蔚來汽車,最右邊的是拜騰。而處在中間的,則是展位面積比另外三家加起來都大的,威馬汽車。
去年,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沈暉說:“新造車企業(yè)還有兩至三年的窗口期! 但到了今年,他開始大方地介紹新產品、新技術,談及盈利、融資與合作。
這家公司,似乎已經從2018年的量產煉獄中爬了出來,迎著2019年這猛烈的“車市寒風”,唱著自己的造車夢想。
老兵上了新賽道
沈暉在傳統(tǒng)車企中的履歷,上升至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時發(fā)生了轉折。
在沃爾沃工作期間,沈暉有陣子在美國加州讀書,他看到身邊的人都在談論互聯網,當時手機屏、電腦屏、電視屏的賽道上玩家頗多。但是,車里的屏是還是一條全新賽道,沈暉認定了大趨勢——智能汽車。
曾帶隊“收購沃爾沃”的他,在2015年選擇離開老東家吉利,并成立了威馬汽車!拔以谧灾髌放谱龅巾斄耍阒,上面就是李書福了,他是董事長。我不可能做到比董事長更高的位置!
有趣的是,沈暉在談到創(chuàng)業(yè)造車時,開口第一句不是聊產品外觀該怎么設計,功能有多智能,價格該定多少。而是,如何搭建一個全新的、造智能汽車的團隊。
“當時,我就希望組一個團隊,第一是在傳統(tǒng)汽車公司里面的新生代。第二個是智能時代的互聯網人!
最好的例子就是威馬汽車CTO閆楓。他曾是上汽集團最年輕的“80后”高管,是中國汽車行業(yè)最早接觸車聯網的人之一。同時,他還是斑馬(上汽阿里合資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負責智能網聯軟硬件產品設計、研發(fā)和運營。
威馬汽車的員工中,研發(fā)人員占比超三成,其中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的比例是2:1。在沈暉看來,在智能電動汽車行業(yè)里面具備“硬件+軟件”經驗結合的人才,是這個行業(yè)里最需要的。
威馬全系車型(來源:威馬汽車)
但對于新造車勢力而言,光講團隊和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沈暉直言:“我們這個行業(yè)如果光把產品創(chuàng)造出來,做兩輛概念車,或者能跑的概念車都沒有難度!
對于威馬們來說,更大的挑戰(zhàn)在于,從產品創(chuàng)造到產品制造這個中間的跨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從PPT到量產。
爬出量產煉獄
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曾對媒體訴苦說,自己在Model 3量產時每天睡在工廠。沈暉開玩笑的說道,“睡工廠一定是他(生產)節(jié)奏出了問題!
量產,確實是擺在新造車勢力面前的一道鴻溝:2017年4月,奇點汽車發(fā)布了其第一款純電動車型——is6并將量產時間定在2018年年內,然而2018年10月奇點汽車CEO沈海寅表示,量產計劃將推遲到2019年春節(jié),最終這款車至今仍未量產;賈躍亭的FF91和游俠汽車也是一樣,幾年過去了,量產交付計劃逐漸成為了“爛尾工程”。
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來源:創(chuàng)業(yè)邦)
“往往很多我們的同行沒干過的會忽略這個難度!
在與創(chuàng)業(yè)邦的交談中,沈暉對于產品制造表現出十足的自信,這與他在傳統(tǒng)車企多年的工作經驗多少有些關系。要知道,他在30歲出頭已經是汽車零部件公司博格華納的中國區(qū)總裁。
在供應鏈、質量體系、生產體系等等方面的管理,從創(chuàng)立初期開始,就已經按照沈暉所設想的思路在走——產品創(chuàng)造、產品制造、產品運營。
“你要每個節(jié)奏都對!鄙驎熣f。
威馬汽車是最早提出、也是最堅持自建工廠的新造車勢力,沈暉認為,“選擇代工我每天晚上會睡不著覺”。
2016年11月,威馬汽車溫州工廠開工,2018年3月威馬EX5首臺試裝車下線,生產線貫通并進行了試裝生產,工廠占地約1000畝,一期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規(guī)劃產能20萬輛。對于溫州的產能,威馬汽車方面告訴記者,目前溫州工廠總裝下線量已達到1萬臺,日峰值產量超過200輛。
“我對于代工有過親身體驗,我并不否定代工這種模式,我更愿意自建工廠,自建工廠可以從產品升級到生產完全控制質量和品質。”
目前看來,威馬自建工廠的優(yōu)勢在逐漸展露,從在研發(fā)最早期的時候,制造工程師已經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了。
威馬位于溫州的自建工廠(來源:威馬汽車)
首先,在產品設計的角度。沈暉認為,因為很多時候從工程師站在研發(fā)角度,他做一款產品,做出來,沒考慮到在制造過程當中的很多因素,所以導致產品要不質量不穩(wěn)定,要不成本就很高,威馬會盡量避免這個問題。
其次,在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叭绻覀冏詈笠坏狸P卡是自己手里的,肯定是對這個質量的保證更有優(yōu)勢。幾百個供應鏈都把東西送到威馬的裝配線,我們對質量管控、效率提升、體驗提升肯定是更有把握。”
對于威馬制造的產品,沈暉認為要符合16個字的標準:“安全可靠、質量穩(wěn)定、體驗出色、成本合理!
但盡管如此,第一步邁出去的時候,節(jié)奏還是出錯了。
銷量即實力?
威馬原計劃2018年1萬輛的交付目標,延期至2019年初才完成。
“傳統(tǒng)汽車人”沈暉也曾公開表示:“不是因為生產能力跟不上,而是因為交付環(huán)節(jié)太復雜,新能源車與傳統(tǒng)車不一樣,涉及到國補、地補以及牌照等系列問題,交付復雜程度超出了想象!
威馬EX5和EX5 Pro(來源:威馬汽車)
但令他慶幸的是,威馬在今年逐漸實現銷量扭轉。機動車交強險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威馬EX5以14286輛,超越小鵬和威馬成為新造車勢力中的“銷量王”。并且,以2056輛的單月銷量成績,躋身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TOP10。
不過,對于銷量這件事沈暉另有看法。“銷量目標在每家車企中的定位都不一樣,比如銷量對于豪華品牌和主流品牌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在傳統(tǒng)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中又更不一樣!
在他看來,威馬更注重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如何管理資金鏈,實現成本與利潤的合理化分配才是目前關注的焦點。
當然對于銷量,威馬內部也制定了相應的目標,但相比這個目標,他更關注產品規(guī)劃的節(jié)奏,平衡新產品發(fā)布、數量、盈利之間的關系。
而沈暉手上還有不少產品牌可以打。
在11月22日的廣州車展上,威馬推出EX6 Plus,以及第二款產品EX6的升級版,綜合補貼后售價23.99萬元的大5座SUV,EX5、EX6是兩款互補的產品,A級、A+級、B級功能都比較齊全;EX6 Plus定位于年輕一代家庭的第一款智能汽車,或是第二款車。
威馬EX6 Plus(來源:威馬汽車)
此外,為了解決冬季續(xù)航低的問題,威馬EX6 Plus推出“黑科技”冬季續(xù)航增程系統(tǒng),通過外部熱源加熱乘員艙,降低冬季空調能耗,節(jié)省約20%電量用于續(xù)航, 相當于NEDC綜合工況下提升了100公里。
當然,在產品規(guī)劃上,沈暉手里還攢著一張王牌。
“我們現在主流的產品NDEC綜合工況是500公里,明年很快到600公里,在2021年轎車上市的時候預計將超過700公里。在續(xù)航里程上,這已經基本相當于燃油車了。所以我們的轎車產品發(fā)布以后,就可以直面?zhèn)鹘y(tǒng)燃油車的競爭。”
“產品規(guī)劃是一家汽車公司的核心,如果產品規(guī)劃錯了一切都錯了!鄙驎熆偨Y道。
雙重寒冬下試圖“逆襲”
“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包括沈暉在內的諸多業(yè)內人士,都向創(chuàng)業(yè)邦表達了這樣的分析結論。
6月底正式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致使價格補貼大幅削減,導致車價攀升。同時也拖垮了新能源汽車僅有增長的細分領域,今年10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同比下降45.6%,幾乎在去年同期的基礎上腰斬。
沈暉認為,沒有補貼反而對威馬來說是利好。在他看來,以前的補貼環(huán)境里,用戶購買電動汽車都沖著補貼,而并不是在產品本身。但如果取消補貼,市場將會更聚焦產品本身。
威馬EX6 Plus內飾(來源:威馬汽車)
當然,想要“過冬”,光有自信是不夠的。威馬聯合創(chuàng)始人熊明華是領中資產投資顧問,混跡資本圈;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副董事長杜立剛精通國內外企業(yè)財務管理及資本運作;首席戰(zhàn)略官Rupert Mitchell在亞洲和歐洲擁有24年國際金融經驗。
自2016年啟動融資以來,威馬汽車已經進行了6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近230億元人民幣。3月,完成30億元C輪融資的威馬汽車,與威馬有深度合作的百度,繼續(xù)在這一輪中加碼。
威馬與百度Apollo合作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來源:威馬汽車)
在11月底的廣州上,沈暉在回答“如何在資本、市場的雙重寒冬中活下去”時,回答道:核心其實就是精細化運營。
他在近日又啟動了10億美元的D輪融資,如果這筆交易在年底內順利完成的話,威馬今年的融資規(guī)模將接近100億元。
按照沈暉的三步走戰(zhàn)略,第一件事是做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第二件事是成長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是智慧出行的服務商。
而目前威馬正在不斷“踩實”第一步,嘗試“邁開”第二、第三步。
本文為創(chuàng)業(yè)邦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chuàng)業(yè)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作者:大濕兄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