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百度、阿里、騰訊、華為自動駕駛戰(zhàn)略
本文從盤點了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四家巨頭的自動駕駛事跡,以及從車路協同、車聯網、高精度地圖等方面對四家公司進行了梳理。
從今年阿里9 月云棲大會、華為10 月全聯接大會、百度11 月世界大會、騰訊11 月合作伙伴大會可以發(fā)現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均高調展示了各自在汽車科技領域的研發(fā)成果。并且我們了解到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在汽車科技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于車載OS、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三個方向。未來三年車載OS 競爭格局將出現巨大變化,整個車載OS 生態(tài)也將受到巨大影響;車路協同是HBA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一致認可并且在加速投入的一個新興領域;百度、阿里、騰訊多選擇跳躍式而非漸進式自動駕駛路線,而華為側重于算力硬件層面。
百度、阿里、騰訊、華為汽車科技的布局矩陣圖
百度
百度自動駕駛事跡。
2015年12月,百度成立自動駕駛事業(yè)部;
2016年4月,百度宣布在硅谷組建自動駕駛團隊,該團隊隸屬于百度自動駕駛事業(yè)部(ADU),并計劃2016年將人數拓展到100人以上;
2017年3月,百度成立智能汽車事業(yè)部;
2017年4月,百度發(fā)布Apollo計劃,Apollo是向汽車行業(yè)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軟件平臺,旨在向汽車行業(yè)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tǒng),快速搭建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
2017年7月,百度發(fā)布Apollo1.0,開放封閉場景循跡自動駕駛能力;
2017年9月百度發(fā)布Apollo1.5,開放固定車道自動駕駛能力。
2018年1月,百度發(fā)布Apollo2.0,開放簡單城市路況自動駕駛能力;
2018年3月,北京向百度發(fā)放北京市首批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2018年4月,百度發(fā)布Apollo2.5,開放限定區(qū)域視覺高速自動駕駛;
2018年7月,百度發(fā)布Apollo3.0,開放量產園區(qū)自動駕駛;首款L4級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
2018年10月,百度與長沙市政府共建“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創(chuàng)新示范城市”,國內首批自動駕駛出租車將在長沙規(guī)模化落地測試運營,預計到2019 年,長沙市將有超過100 輛自動駕駛出租車行駛在100 多公里的智能道路上。
2018年11月,與一汽紅旗共同研發(fā)國內首款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預計于2020年量產。
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布局較早,技術相對領先,生態(tài)較為強大。
百度無人車量產時間表:與一汽合作的國內首個L4 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全新紅旗車型計劃2019 年小批量下線示范運行、2020 年大批量投放更多城市運營;2019 年江淮汽車、北汽批量生產基于Apollo 的L3 級自動駕駛汽車;2020 年奇瑞將推出L3 級自動駕駛汽車;2021 年,北汽將生產基于Apollo 的L4 級自動駕駛汽車。
在車路協同方面。百度將從今年年底開始陸續(xù)開放車路協同能力,將開放分別基于高速公路、停車場、城市道路這三大自動駕駛典型場景開放車路協同解決方案。并將從今年12 月份開始逐漸開源Apollo 車路協同能力。Apollo 此次的車路協同開源,將在 Apollo 開放平臺現有的四層開放技術框架的基礎上,在軟件、硬件、云端服務等層面增添或升級車路協同相關模塊。
(1)在參考硬件層,Apollo 將增加車端以及路側的參考硬件,用來完成自動駕駛車輛與路側的信息傳輸與解析。
(2)在開源軟件層,Apollo對感知和決策規(guī)劃模塊進行了升級,能夠完成 Apollo 系統(tǒng)車端對車路協同 V2X 相關信息的融合處理;同時提供可運行在車端及路側參考硬件上的軟件包,負責 V2X 信息的相關預處理工作。
(3)在云服務層,開放智能路側服務,提供自動駕駛所需的路側感知預測等信息,同時開源路側的感知預測等算法;升級仿真服務能力,擴充在車路協同環(huán)境下的仿真場景。
車聯網方面。百度在車聯網方面的路線為“手機車機互聯方案(2014-2015 年相繼推出 CarNet+Carlife 等)-車載 OS(2018 年發(fā)布小度 OS)。
高精度地圖方面。2013年被百度收購具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北京長地萬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Apollo 高精地圖已采集里程達百萬公里,覆蓋全國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停車場超過30 萬公里,今年11 月廣汽與百度共同發(fā)布了 Apollo 高精地圖定點/量產合作計劃。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自動駕駛事跡。
2017年,10月11日,阿里成立達摩院,并設立自動駕駛部門。
2018年4月,阿里菜鳥ET物流實驗室路測的無人物流車小Gplus駛上杭州街頭,菜鳥網絡總裁萬霖發(fā)布微博消息,稱菜鳥ET物流實驗室從兩年前就推出了第一款無人物流車“小G”,現階段,“G+無人快遞車”每天都在進行公開路測。
2018年4月,阿里表示正在進行自動駕駛研發(fā),選取L4技術路線,阿里的路測車輛改裝自林肯MKZ,已有車輛進行了常態(tài)化路測,并具備了在開放路段的測試能力。
2018年9月,阿里發(fā)布了首款L4新能源車,打在了車路協同智能系統(tǒng)。
2018年9月20日,阿里宣布獲得杭州無人駕駛路測牌照。
車聯網方面。阿里2014-2018 年車聯網戰(zhàn)略均聚焦于車載OS,2014 年,AliOS選擇與上汽深度合作,2015年車聯網戰(zhàn)略確定為車載OS(斑馬智行成立),2016年中戰(zhàn)略落地榮威RX5(搭載斑馬系統(tǒng)大獲成功)。
車路協同方面。阿里在2018 年9 月云棲大會宣布升級汽車戰(zhàn)略,明確提出要由車向路延展,利用車路協同技術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
這一戰(zhàn)略將由AliOS 聯合阿里云、達摩院、高德、支付寶、斑馬網絡、千尋位置共同完成,旨在探索未來20 年的路。阿里聯合交通部公路院、國家電網、中國聯通、一汽集團、上汽榮威、英特爾、福特汽車、神龍汽車、大唐電信集團,以及旗下AliOS、阿里云、達摩院、高德、支付寶、斑馬網絡、千尋位置共同成立了“2038 超級聯盟”。
戰(zhàn)略執(zhí)行上將從云控平臺、智能感知基站、協同計算系統(tǒng)三個層面推進。路側使用達摩院感知基站技術,車的感知與協同計算由AliOS 構建,云控平臺扮演云端大腦的角色。其中智能高速云控平臺尚未推出,正在研發(fā)中。
阿里現階段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成果主要有兩個:
(1)基于AliOS 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阿里在云棲大會發(fā)布的AliOS 2.0 系統(tǒng)集成了集成V2X 技術,支持車路協同;目前基于AliOS 的車路協同場景已經超過50 個,包括自由流收費、碰撞預警、交通事故自動斷定、虛擬路牌等。
(2)智能感知基站:道路基礎設施設備之一,工作原理類似通訊領域的信號發(fā)射基站,及時感知到前方行人和道路的異常狀況并通知后車,在高速公路或轉彎路段前車發(fā)生險情的時候,也可以及時感知并通知后車;大概每隔200 米建一個,用于解決單車智能無法準確感知200 米之外事件的問題。
阿里預計中國的車路協同將在2 年后取得實質性成果,阿里參與建設的杭紹甬高速將成為中國第一條車路協同技術落地的“智能高速公路”,將在2022 年開通。
高精度地圖方面。2010年阿里巴巴3500萬美元收購具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易圖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60%股份;2014年阿里巴巴15億美元收購同樣具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高德地圖。
相對于百度Apollo 賦能所有類型車(工程車、物流車、乘用車等)而言,阿里主要關注智慧物流車以及乘用車這兩種用途的汽車:
(1)無人物流車:菜鳥小G物流車取消了駕駛艙,車輛的前后和兩側使用了Velodyne 的16 線激光雷達,車頂裝有一個Velodyne 32 線的激光雷達,一個雙目攝像頭,5 個單目攝像頭,車身配置有RTK、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該車在城市道路中的行駛速度在30 到40 公里左右,定位精度在20 厘米以內。
(2)無人乘用車:除此了無人物流車,阿里在云棲大會還展示了由林肯MKZ 改裝的自動駕駛測試車,目前已經在進行常態(tài)化路測,并且還有其他幾十輛車已經在開發(fā)流程中。
阿里由林肯改裝的L4自動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7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