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大眾MQB平臺,全新朗逸有了底氣提升起售價?實測告訴你
說起朗逸這款車,想必沒有人能夠忽視它在汽車界中所創(chuàng)造的傳奇戰(zhàn)績。自從2008上市以來,就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長期占領轎車的銷量排行榜榜首。平均月銷量超過了三萬輛,而最好的時候月銷量則能達到五萬輛一個月。要知道即便是朗逸的平均數三萬輛,都已經是很多車款從上市到退市都觸不可及的銷售量。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直呼朗逸為“神車朗逸”,畢竟它的銷量真的是太神了。
全新朗逸
在朗逸飽受贊揚的同時,也有著非常多的人認為朗逸這款車都能大賣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甚至說是大眾集團欺騙了中國消費者們。這是因為,有人發(fā)現在中國大賣的朗逸實際上是一款“中國特供車”,除了中國以外其余的地區(qū)都是沒有這款車的存在的,另一方面還是因為朗逸的使用的是已經被大眾給拋棄的老平臺PQ34平臺,你可以理解為大眾發(fā)現自己還有一條生產線準備報廢了,但是估量了一下決定在這條生產線上用老舊的技術造出了一款新車然后將其投放到中國市場上,所以一時間朗逸的好或者壞就成為了非常多人討論的話題。
所以很多人說,買朗逸的人都是傻,就是幫大眾數錢的,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覺得,什么平臺什么的我作為車主不在乎,我只在乎這輛車是否皮實耐用有面子。而正是因為皮實耐用“有高級感”,朗逸成了今日的神車,成了“德原朗”。
全新朗逸
可能是大眾自己也覺得再壓榨這個老平臺不僅會讓“德粉”們認為大眾不思進取從而讓自己“掉粉”,還考慮到了MQB平臺的成本分攤,最后順便提升一下朗逸的整車品質好繼續(xù)大賣,大眾終于將朗逸進行了升級。
而這一次升級對于朗逸自身來說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平臺終于更新到了最新的MQB平臺,整車尺寸也變大了一號,最重要的是顏值也大大提升了。售價比起老朗逸來說要稍微貴了些,最低配基礎售價已經達到了11.59萬元。
全新朗逸
全新朗逸:相比同價位合資車,雖然起售價提升,但是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就像上文說的一樣,全新朗逸的售價比起老款朗逸來說要貴了不少,起售價已經達到了11.59萬元。但是縱觀這個價位的合資車型來說,全新朗逸還是非常多的首選,在這個價位中要和軒逸、卡羅拉這類車型對于全新朗逸來說還是不成問題的,而在體驗過全新朗逸以后,也能感覺到全新朗逸的提升其實也是值得出這份錢的。
這就是車宇世界一直以來說的這車值不值得買的問題,看一輛車不要只看這輛車貴不貴來說它值不值得,而是要看花了這份錢有沒有獲得符合這個價錢的表現,全新朗逸無疑是做到了物有所值的。
全新朗逸
接下來,車宇世界將帶領大家通過大眾全新朗逸這輛車的各方面來看看這輛車到底表現如何,通過模擬日常駕駛情形,給大家一個參考。
全新朗逸入手車型推薦:2018款 1.5L 自動舒適版
全新朗逸拋棄了以往的1.6L的動力總成,換成了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或1.4T動力總成兩種配置。從售價上看1.4T車型的售價已經達到了14.99-16.29萬元,這個價格將不會成為全新朗逸的走量車型,真正走量的車型還是要回到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這個動力總成上。所以今天車宇世界討論朗逸的最具性價比車型就從1.5L的車型上來選。
在車宇世界看來,大眾全新朗逸的最具性價比車型為2018款 1.5L 自動舒適版。其實全新朗逸的1.5動力總成的車型非常簡單,就四款車型,兩款手動兩款自動,分為手動低配、手動高配、自動低配以及自動高配四種車型。
最低配朗逸風尚版中控以及中控手機支架
而在這里車宇世界強烈建議不要選擇低配車型,不僅僅是在配置上進行了低配,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低配的朗逸簡直比出租車的內飾還要難看,從頭到尾都是非常難看的灰色硬塑飾板,最過分的是中控原本的多媒體屏幕替換成為了一小塊的收音機以及一大塊的手機夾放置位置,用這種手機屏幕代替車載屏幕的想法恐怕大眾也是獨此一家了。
最低配朗逸風尚版中控以及中控手機支架
除了這些以外,2018款 1.5L 自動舒適版比起低配風尚版來說還由15寸輪胎升級到了16寸,全車由主副駕駛兩氣囊變成了五氣囊、多了主動剎車系統、電動天窗、多功能方向盤、皮質座椅、6.5英寸中控屏幕、轉向輔助燈、前霧燈以及后視鏡加熱。值得表揚的是,朗逸即便是最低配也配備了胎壓監(jiān)測、電子手剎、上坡輔助、AUTO HOLD、發(fā)動機啟停、以及LED遠近光燈和LED日間行車燈和后排出風口。
從這一點上來看低配風尚版似乎也不是一無是處,但是一想到低配風尚版的內飾,車宇世界真的是連進到車里的欲望都沒有。所以綜合來說,車宇世界還是推薦購買2018款 1.5L 自動舒適版。
全新朗逸
今天車宇世界將以大眾全新朗逸的2018款 1.5L 自動舒適版為講解車型,通過大眾全新朗逸2018款 1.5L 自動舒適版來向大家展示這輛車的各項好與壞。下文中,所有的觀點都僅僅對這一款車型所負責。
空間座椅:整體乘坐空間,比老款好很多;美中不足,后排中軸凸起又高又窄,整車乘坐4個人比較合適,5個人的話,后怕中間乘客就會比較難受。儲物空間沒啥說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樣突出。后備箱與老款差別不大,只能說夠用。
乘坐空間方面,全新朗逸作為“朗逸Plus”自然是有其“Plus”的地方體現所在,除了整車的尺寸變大了以外,車內的空間甚至是后排坐墊的長度都比起老款朗逸要更加的大了。以筆者170的身高為例,坐到駕駛座并且調整好合適的座椅后,前排頭部空間還剩下一拳。
在調好的前排座椅不動地情況下,后排腿部空間還有兩拳三指左右,頭部空間也還有一拳。這種空間表現比起老款朗逸來說要好上太多了。
而且由于后排坐墊長度加長了,以筆者的腿長來說座椅終于能夠達到完全從承托的地步了,后排兩邊的乘客長途乘坐的舒適性是得到了保證了。為什么說是后排兩側呢?因為新朗逸的后排中軸處的凸起實在是又高又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德原朗”已經高級到變成了后驅車了。
全新朗逸
儲物空間方面,全新朗逸的儲物空間其實沒有太多可說的,畢竟MQB平臺的最大特點就是“沒區(qū)別”。事實上,全新朗逸的儲物空間和很多同是MQB平臺的車型幾乎是一樣的。中控屏幕下方有一個容積還不錯的儲物槽,用來放手機什么都適合,而在檔把后方有兩個水杯架以及一個手機槽,實測手機槽放IPhone7剛剛好,而如果是IPhone7 plus這些大屏手機就還是乖乖放在中控下方的儲物槽吧。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