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救贖者徐和誼:鐵腕復興北京(BJ)品牌

2018-05-30 10:25
愉觀車市
關注

3、像徐留平復興紅旗一樣復興北京BJ品牌

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徐和誼精心打造的一盤棋,并沒有按照既定的方向去發(fā)展。

先看被徐和誼寄予厚望,也是北汽最高端的紳寶品牌。據(jù)統(tǒng)計,北汽紳寶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銷量為1.84萬輛,同比下降了32.19%。

紳寶的銷量在2017年第一季度為10.83萬,也就是說2018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僅是2017年的十分之一。

北汽近年來做的比較好的是新能源,但是,北汽新能源現(xiàn)在面臨的危機也比較大,北京市場從封閉到開放,同為傳統(tǒng)車企的競爭以及新勢力造車產品的層出不窮,都將削弱北汽新能源的地位。

消息人士告訴愉觀車市,北汽接下來的重點將圍繞北京(BJ)品牌,集中精力去打造,而紳寶因在(BJ)品牌沒有實現(xiàn)夙愿之前,會選擇戰(zhàn)略性放棄,也就是相對資源上會集中到(BJ)。

在愉觀車市看來,此次重振北京(BJ)品牌,徐和誼此次更多是在將優(yōu)勢資源整合。

實際上,就在品牌再造,推出拳頭產品的同時,徐和誼還在進行的是研發(fā)資源整合,成立北汽研究總院,并將旗下研發(fā)板塊資源整合,之前有消息稱,新能源造型中心已經合并到北汽研究總院。

4、北汽的危機

徐和誼的救贖能不能起到作用,答案是肯定的,在北汽目前各個業(yè)務板塊情況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推出新產品,品牌革新,資源整合,肯定比一盤大棋的散亂好。

但問題是,這樣的作用有多大,仍值得商榷。

實際上,作為北汽的自主中高端品牌,北汽紳寶的銷量一直受到業(yè)界的關注。紳寶在時機上,絕對算踏準了好時機,也走了一條對的路,與紳寶同期誕生的自主中高端品牌,近年來無不呈現(xiàn)一派繁榮。

上汽榮威名爵、廣汽傳祺、長安GS,以及新發(fā)布的吉利領克和長城WEY,應該說,中高端自主品牌的春天已經來臨。然而,一開始就定位在中高端的北汽紳寶,卻在繁榮中倒退。

徐和誼的思路很超前:

當大家還沒意識到新勢力造車是什么,北汽是第一個與樂視進行合作的,北汽的新能源也走在了市場的前面,曾經以為北汽新能源就要改變北汽的命運了,但是,就在幾個月前,上汽在北京市場的新能源銷量已經超過了北汽。

還有威旺,當年踏準節(jié)奏去投資,開局取勝。北京品牌越野車還專門成立了越野車研究院。

但是,北汽真正談的上成功的,除了合資公司以外,幾乎沒有,而依靠合資公司利潤輸血的北汽,遇到的危機是極大的。

一、自主品牌的窗口期,留下的時間不多了,即將關上;

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競爭加;

三、合資股比放開,北汽當年躊躇滿志想持股戴姆勒未成,如今吉利又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甚至有消息稱,吉利將要收購北汽股份。

當然,徐和誼也可以像奇瑞汽車尹同躍那樣,把北汽賣了換錢,畢竟,這些資產和資源,在汽車行業(yè)投資風口期,引進投資人,并不難,何況國有企業(yè)混改也是國家支持的。但是,徐和誼的情懷決定了他會將自主品牌的成功,作為自己的使命。

5、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來

但是,愉觀車市認為:徐和誼要成功,北汽要進步,至少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產品問題。

除了后續(xù)產品要持續(xù)跟上,并且達到中高端定位的品質,還需要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北汽要解決首先要知道什么樣的產品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根據(jù)需要來推出產品,而不是拍腦袋;

二、研發(fā)問題。

北汽正在打造北汽研究總院,但是,我們都知道北汽的研發(fā)高管走了一波又一波,人才問題,是北汽現(xiàn)在所要面臨的,另外,研究總院意味著研發(fā)權利上收,在研發(fā)上如何與前沿的業(yè)務實現(xiàn)無縫對接,也就是研發(fā)如何能否及時了解到一線的需求呢?

相對于其他的汽車集團,有研究總院,但同時也有各個分公司的技術中心,比如上汽集團研發(fā)更注重前瞻研究,而具體的產品研發(fā),則是在各個分公司,有乘用車技術中心、商用車技術中心等等。

三、人心問題。

這是徐和誼所需要正視的。合資出身的北汽集團,一直以來面臨的是人才的饑渴。

雖然徐和誼非常有魄力得引進人才,很早就意識到人才對于北汽自主品牌打造的重要性,給出了極具誘惑的人才引進政策,但是,近年來,真正能留在北汽的并不多。

近年來,北汽的高管來了又走的不在少數(shù),鐵打的北汽流水的兵已經成為一種現(xiàn)象。

在愉觀車市與北汽員工溝通中,聽到的要么是對企業(yè)前途的不確信,要么就是感慨,如果不是因為對北汽的感情和情懷,早就走了。哪位員工不希望企業(yè)好,但是,北汽又拿什么來留住員工的心呢?

解鈴還需系鈴人!

徐和誼的救贖之路已經邁開了腳步,不過,路有點遠也有點坎坷,希望走得更穩(wěn)更遠!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