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企業(yè)獲美國專利數(shù)量TOP50榜單
美國專利服務機構(gòu)“美國商業(yè)專利數(shù)據(jù)庫”(IFI Claims)發(fā)布美國專利數(shù)量排行榜,IBM公司2018年獲得了9100項美國專利,繼續(xù)位居獲得美國專利數(shù)排行的榜首。IBM占據(jù)這份排行首位已經(jīng)有26年之久。IBM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安全以及量子計算機相關的領域獲得的專利數(shù)量都處于領先位置。三星電子和佳能分別以獲得5850項專利和3056項專利位列榜單第二、三位。
美國專利商標局2018年授予了308000多項專利,總量較2017年下降了3.5%。華為公司名列16、京東方名列17,這兩家公司2018年分別獲得了1680項和1634項美國專利,較前一年都有所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8年,中國是唯一一個美國專利數(shù)量增長的國家。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中國已經(jīng)花費數(shù)十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生物技術(shù)等關鍵技術(shù)領域的研究。
專利申請量的穩(wěn)步增長表明,中國企業(yè)也在開發(fā)自己的技術(shù)。美國專利商標局有一項針對“借鑒創(chuàng)意”對專利申請?zhí)岢鲑|(zhì)疑的程序,不過過去很少有企業(yè)啟動這一程序。
2018 Top 50 US Patent Assignees
排名 公司 總部所在地 2018年專利數(shù)量/2017年
1、國際商業(yè)機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美國 9,100/9,043
2、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韓國 5,850/5,837
3、佳能(Canon Inc) 日本 3,056/3,285
4、英特爾(Intel Corp) 美國 2,735/3,023
5、LG電子(LG Electronics Inc) 韓國 2,474/2,701
6、臺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C) Ltd) 中國臺灣 2,465/2,425
7、微軟(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美國 2,353/2,441
8、高通(Qualcomm Inc) 美國 2,300/2,628
9、蘋果(Apple Inc) 美國 2,160/2,229
10、福特(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美國 2,123/1,868
11、谷歌(Google LLC) 美國 2,070/2,457
12、亞馬遜(Amazon Technologies Inc) 美國 2,035/1,963
13、豐田(Toyota Motor Corp) 日本 1,959/1,932
14、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 Co Ltd) 韓國 1,948/2,273
15、索尼(Sony Corp) 日本 1,688/2,135
16、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中國 1,680/1,474
17、京東方(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中國 1,634/1,413
18、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 美國 1,597/1,577
19、現(xiàn)代汽車(Hyundai Motor Co) 韓國 1,369/1,304
20、愛立信(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瑞典 1,353/1,552
21、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 Corp) 日本 1,285/1,406
22、松下(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日本 1,254/1,338
23、波音(Boeing Co) 美國 1,227/1,177
24、博世(Robert Bosch GmbH) 德國 1,136/1,234
25、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日本 1,106/1,151
26、東芝(Toshiba Corp) 日本 1,104/1,555
27、通用汽車(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美國 1,046/1,066
28、理光(Ricoh Co Ltd) 日本 1,043/1,145
29、富士通(Fujitsu Ltd) 日本 1,038/1,538
30、聯(lián)合技術(shù)(United Technologies Corp) 美國 1,011/494
31、電裝(Denso Corp) 日本 1,003/929
32、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美國 985/946
33、本田(Honda Motor Co Ltd) 日本 926/910
34、美光(Micron Technology Inc) 美國 924/802
36、西門子(Siemens AG) 德國 870/939
35、半導體能源(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日本 870/977
37、思科(Cisco Technology Inc) 美國 848/967
38、飛利浦(Koninklijke Philips NV) 荷蘭 844/905
39、哈里伯頓(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美國 807/738
40、易安信(EMC IP Holding Co LLC) 美國 801/646
41、SK海力士(SK Hynix Inc) 韓國 801/942
42、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Inc) 美國 785/923
43、霍尼韋爾(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美國 749/856
44、村田(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日本 743/566
45、日電(NEC Corp) 日本 715/820
46、東芝存儲器(Toshiba Memory Corp) 日本 700/216
47、甲骨文(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 美國 685/753
48、LG顯示器(LG Display Co Ltd) 韓國 681/605
49、戴爾(Dell Products LP) 美國 668/623
50、富士膠片(Fujifilm Corp) 日本 658/695
來源:新浪財經(jīng)、騰訊財經(jīng)、IFI Claims。
編輯整理:阿明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chǎn)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