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OFweek 前沿視點】除了大數據,在博弈均衡上AI也超過人類了?

人工智能發(fā)展到頂級之后,只要人類擁有的智能,它無所不能。而且,基于數據處理能力以指數級高于人類,從理論上來說,人工智能將遠超人類智能。但事實上,囿于其在大數據積累上的欠缺,以及數據處理能力背后的邏輯能力缺乏,包括不成熟的行業(yè)業(yè)態(tài),都給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類智慧畫上了大大的問號。

但在競技領域,人工智能相較人類智能的優(yōu)越性已經越來越明顯。1997年5月,卡斯帕羅夫輸給 IBM 的計算機程序“深藍”,開啟了公眾視野里的人工智能在棋牌競技領域對人類的“碾壓”。

然而,隨著互聯(lián)網的興起,在新千年之后AI逐漸進入沉寂期,直至2006年,大數據和深度學習再次爆發(fā),它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在競技領域,這次人工智能選擇了難度更高的圍棋、德?lián)洌约坝螒虻阮I域。

那么,在這些領域,人工智能都是怎樣“碾壓”人類的?

“深藍”:我對人類智慧的碾壓只是AI的開始

很多人以為1997年深藍贏卡斯帕羅夫是人工智能第一次戰(zhàn)勝人類。事實并非如此。早在1988年,深藍的師兄“深思”便已在與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的對弈中獲得勝利。具有象征意義的是,深藍是第一個戰(zhàn)贏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事實上,在1996年2月的對弈中,深藍敗給了卡斯帕羅夫,他也曾經表態(tài)說,電腦要想戰(zhàn)勝世界冠軍得等到2010年。結果這個時刻實際上只等了一年零三個月,可見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并非人類智力所能判斷。

“深藍”:我對人類智慧的碾壓只是AI的開始。

Alpha GO、絕藝、DeepZenGo:其實我們已經不屑與人類比拼了

“深思”和“深藍”之后,人工智能再次爆發(fā)將聚焦點轉移到了圍棋上。

這次和“深藍”獨霸天下不同,圍棋界的人工智能則是“群雄激戰(zhàn)”。

事實上,最初Alpha GO在網絡里是匿名,直到最后挑戰(zhàn)李世石并最終獲勝才進入到公眾視野。至于Alpha GO為什么能夠戰(zhàn)勝人類,除了與深藍相似的數據處理能力,其基于深度神經網絡可以預測到最遠40步之后的可能情況,而且可以憑借運算能力隨時判斷最優(yōu)結果。即使在開局不利,或者讓子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全局上進行把控。

而在亞洲,2017年最有看點的還是絕藝和DeepZenGo的“撕逼大戰(zhàn)”。其中,最吸引公眾矚目的兩次分別發(fā)生在3月和8月。3月,第10屆UEC杯世界圍棋AI大賽在日本進行,最后決賽與DeepZenGo的對決中,絕藝在大局劣勢的情況下出其不意的逆轉,最終首次捧起UEC杯冠軍。而8月首屆世界智能圍棋賽,本來的奪冠大熱門絕藝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被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來自臺灣的“CGI”打敗,最后依然由絕藝的老對手DeepZenGo奪冠。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