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調查顯示:對可持續(xù)性、彈性和智能建筑技術的投資將增加

2020-05-14 17:28
千家網(wǎng)
關注

上圖顯示了,在未來12個月內將增加對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或智能建筑技術的投資的組織所占的百分比。37%沒有能源或碳減排目;80%內部或公共目標實現(xiàn)節(jié)能或減碳,制定節(jié)能或減碳目標的美國組織明年增加投資的可能性是原來的兩倍。

在2019年末新冠病毒COVID爆發(fā)之前的調查中,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繼續(xù)推動全球對建筑技術的投資。近四分之三(73%)的受訪者指出,減少溫室氣體足跡極為重要,而去年這一數(shù)字為71%。 綠色建筑認證繼續(xù)增長,有76%的計劃獲得自愿認證,而2018年為58%。

Nesler說,這是最近“停滯不前”的一個類別的重大突破。

他說:“我們發(fā)現(xiàn)有趣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凈零或接近零的能源,即零碳建筑增長了很多。” 他說,凈零能耗建筑是“能源效率中的璀璨亮點”。

今年的結果顯示,計劃將凈零建筑作為認證的綠色建筑的組織數(shù)量同樣增加了。

上圖表示,EEI調查的美國受訪者越來越對獲得綠色建筑認證和租賃綠色建筑的興趣。已獲得或計劃獲得自愿性綠色建筑認證的美國受訪者比去年增加13%;同時,受訪者愿意為認證的綠色建筑中的空間支付溢價的比例也比去年增加18%。

Nesler繼續(xù)說道:“考慮到實現(xiàn)凈零是多么艱巨的挑戰(zhàn),這有點令人驚訝! “研究表明,渴望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組織……至少需要一棟經(jīng)過認證的綠色建筑。他們想在經(jīng)過綠色認證的建筑物中租用空間,并且愿意支付溢價。 他們對通過零或接近零建筑物實現(xiàn)最高水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非常感興趣。 他們希望自己的設施具有彈性,并能夠在電網(wǎng)之外運行!

EEI的調查將建筑物的復原力定義為盡管遭受嚴重的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如颶風、洪水、森林火災和地震)仍可保持運行并自行供電的設施。其中許多設施都利用太陽能、熱電聯(lián)產(chǎn)(CHP)以及儲能。

上圖展示了,組織在過去12個月內進行投資的情況。去年,安全、消防/生命安全和照明系統(tǒng)在美國獲得了最多的系統(tǒng)集成投資。

Nesler說:“彈性確實是在建筑物的基礎設施上進行投資,以使其在特殊情況下對居住者來說更健康、更安全!

彈性已成為重中之重,而且隨著經(jīng)濟的復蘇,Nesler預計這將繼續(xù)下去。在進行能源和建筑基礎設施投資時,絕大多數(shù)(82%)將其評為極其或非常重要。德國、日本和美國是最重視彈性的國家。

他說:“隨著惡劣天氣的頻率越來越高,在某些情況下,嚴峻性(如每三年發(fā)生一次百年洪水),我認為它將得到更多的關注!

新冠病毒COVID-19引入了另一個術語,即靈活性,它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建筑詞匯。病毒大流行時,在醫(yī)療設施旁搭起了帳篷。會議中心,體育館,甚至宿舍和酒店都經(jīng)過改建,以便在未知高峰會將達到多大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危急病床。

“那正是你應該做的,” Nesler說。“但并非所有這些設施都是理想的。我認為,當我們進入并改善設施的基礎架構時,確實存在著以適應各種不同災難的靈活方式進行操作的機會。在類似病毒的情況下,您可能需要大大增加空間的通風。在其他情況下,例如野火,您可能需要關閉通風設備。在某些情況下,您將需要具有使用HEPA過濾器快速改造房間并改變氣流的功能。因此,我認為我們將越來越多地聽到的詞匯之一就是靈活性!

此外,他補充說,當人們回到辦公大樓工作時,未來的建筑將有所不同。

他說:“人們習慣于坐在一起,以改善協(xié)作,但是協(xié)作與社交疏遠有點相反。” “當人們以不同的班次工作時,當空間不太密集時,當越來越多的遠程工作……這將對供暖、制冷要求、通風要求和安全要求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而且我認為影響可能很大。 在過去的高能效時代,您需要進行LED照明改造,升級HVAC設備等等。 我認為我們需要一種更系統(tǒng)和集成的方法來真正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上圖顯示了,組織在未來12個月內進行投資的計劃,以能源為重點的教育計劃,HVAC和建筑控制預計將成為明年美國最大的投資發(fā)現(xiàn)。

“好消息是,您為提高安全性和健康所做的工作可能是有效的,可以使建筑物更具彈性。通過對現(xiàn)有建筑物進行更全面、更周到的翻新或設計新建筑物,您將獲得很多不錯的收益!

EEI調查包括巴西、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墨西哥、英國/愛爾蘭、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和美國的1300多名設施和能源管理主管。該調查由Navigant Research于2019年11月22日至12月10日以匿名方式進行。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jù)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