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不是唯一選擇,綜合服務到位才是標桿
逢年旺季來臨,各大快遞轉輾反側調整戰(zhàn)略,不僅布局各個領域,還加大技術投入來提升快遞的綜合服務質量。
近日,一份行業(yè)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以“三通一達”、百世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企業(yè),在多條快遞線路上尤其在長三角地區(qū),時效已經普遍超越了以順豐等為代表的自營快遞,顛覆了受眾以往對“三通一達”、百世的印象。
早在9月21日,中通官方就對外發(fā)布了調整地區(qū)快遞費用的通知,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qū)的快遞費用。之后根據綜合考量,決定從“雙11”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旺季中轉費和派費調節(jié)機制。
申通、圓通、韻達、百世等快遞緊隨其后,將要對快遞派費進行調整。
而蘇寧物流、京東物流、順豐等暫不漲價。
針對此次漲價,快遞專家趙小敏談到這是大勢所趨,快遞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價格戰(zhàn)走向服務技術包括末端最后一公里的一體化競爭。
但億歐認為如果僅僅依靠單純的價格調整,很難改變現在的競爭格局,而各大快遞的價格戰(zhàn)也會逐漸的向性價比之戰(zhàn)轉變。最關鍵的是要提升與用戶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服務質量。這才是未來企業(yè)競爭的關鍵因素。
國家郵政局9月份發(fā)布的快遞指數報告顯示,各項指數呈現明顯上漲趨勢。
9月,中國快遞發(fā)展規(guī)模指數為183,同比提高21.9%;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252.9,同比提高87.4%;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為78.2分,同比提高0.9分,72小時準時率為71.9,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低于百分之一,與8月基本持平。
而從8月份的消費者申訴情況來看,消費者對快遞企業(yè)有效申訴處理滿意率為98.1%,其中百世、申通、韻達排在順豐前面,中通、圓通緊隨其后。
根據2018年上半年各家快遞公司最新業(yè)績統(tǒng)計,中通以37.19億件占據全國快遞市場約16.0%的市場份額,繼續(xù)排名第一。而韻達在上半年完成業(yè)務量29 .95億件,市場份額上升至14.3%,反超圓通,位居第二。不過,百世后發(fā)制人,上半年的業(yè)務量超越了2016年全年,實現了對申通的反超,緊隨圓通之后。而順豐主要是針對中高端市場,所以市占率一直處于通達系、百世之后。
數據的提升,通達系、百世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年初,百世就已設立了首席質量官,直接扶著服務質量。4月份時,百世的副經理錢衛(wèi)也提到,歸根結底在于全方位的提高用戶體驗。
百世還利用公司現有的技術平臺來創(chuàng)造價值,推出“百智會”服務,一個基于SaaS模式的專屬B2B云服務平臺,賦能中小企業(yè),為零售經銷商、制造商、物流和運輸公司等提供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實時數據處理服務。
在提高時效方面,百世也集中規(guī)劃管理,減少中間不必要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控制快件運輸過程中的中轉效率。
據百世官網顯示,百世已經遍布在33個城市擁有600多個運作中心,470多萬平方米運營面積,24000+個網點,3000多條班車線路,打造高密度的時效網絡體系。
據了解,今年百世還將繼續(xù)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推進信息化、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同時加強與集團其他業(yè)務板塊的協(xié)同發(fā)展,以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品種,營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申通也在提高服務質量和時效方面做出了努力
在服務方面,申通自上而下制定目標、推進時間節(jié)點、獎懲規(guī)則等考核方案,并嚴格監(jiān)控、按期兌現,實現目標績效一票否決制。通過95543呼叫系統(tǒng)、在線客服、微信平臺等方式與消費者對接,從而滿足客戶多元化的快遞服務需求。
在運轉環(huán)節(jié),申通的倉配一體化,將倉配建立在城市的運轉中心,直接發(fā)貨、中轉、運送,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利用IT系統(tǒng)解決能力對訂單7x12小時及時處理信息等。“小黃人”自動分揀設備的投入預計節(jié)約70%的人工成本,提升作業(yè)效率。
除了“小黃人”分揀機器人以外,公司在大型轉運中心還在不斷投資自動化分揀、自動化掃描、自動化稱重等自動化設備,實現庫內的操作“無人化”,逐步降低運營、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公司的物流效率。
截至目前,申通服務網絡共包括轉運中心85家,航空部56家,獨立網點1772家,服務網點及門店20000余家,形成了覆蓋率領先的快遞服務網絡。
據了解,申通在進一步加快直營步伐,去年共投資25億元,新建了溫州、金華、西安、中山等8個轉運中心,自購地7處,改、擴建25個中轉場地。今年在中轉場地方面的投入有望達到30億元。此外,還將加大科技智慧投入,依托智能促進質量改善。
韻達:精細化管理是永恒發(fā)展的主題
早在2018年4月的時候,韻達就拋出募集39億元資金計劃,主要用于轉運中心的建設與升級,以及網絡運能的提升。
韻達董事長聶騰云曾經表示過,企業(yè)精細化管理是企業(yè)永恒的發(fā)展主題。而直營化改革,對于企業(yè)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在運輸環(huán)節(jié)上,韻達全面投入技術設備,使用“韻達優(yōu)配系統(tǒng)”來加強對運輸車輛的管控,中轉環(huán)節(jié)上增加“自動化分揀線”設備,無人操作自動分揀貨物提升效率;采取一級路由轉運的形式——較多的采取點對點直發(fā),來提高車輛裝載率和干線運輸效率;在網點攬派環(huán)節(jié),韻達運用“站點協(xié)同系統(tǒng)”、“統(tǒng)一對賬系統(tǒng)”、“網點ERP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提升效率。
截止到2017年底,韻達已經在全國設立了54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自營比例已經達到100%,較高的轉運中心自營率能夠提升總部對網絡的管控能力。據韻達2018年半年報上顯示,公司已經在全國擁有3400多家加盟商和20423家配送網點,網點數量逐年增加。
快遞專家趙小敏曾表示,在“價格戰(zhàn)”向“服務戰(zhàn)”轉變的大環(huán)境下,更高的用戶體驗意味著更高的市場占率;對快遞全網更強的掌控和優(yōu)化,能帶來運營及新產品落地的高效。
圓通不甘落后,技術持續(xù)加碼
之前一直受到阿里系股東云峰新創(chuàng)減持等影響,圓通股價一度大跌。正處于轉型艱難期的圓通,在戰(zhàn)略調整升級與落地階段,需要穩(wěn)定市場。10月17日,便與圓碩合作成立“承諾達特快”獨立品牌,在時效方面更進一步了,圓通此次新戰(zhàn)略也開始走向中高端客戶,打造高品質、高科技、國家化快遞供應鏈。
圓通也一直在不斷增加自身的直營中心,運用直營的樞紐轉運中心+末端加盟網絡扁平化運營模式,保證整體快遞服務網絡的管控能平衡能力。
而且,圓通自2009年開始便持續(xù)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開發(f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快遞服務運營系統(tǒng)——“金剛系統(tǒng)”!敖饎傁到y(tǒng)”主要運作在路由過程中,從每一單快遞攬收時從備選路由數據庫自動挑選合適的路由和節(jié)點的送達時點要求,轉運中心及加盟商便按照系統(tǒng)生成的路由執(zhí)行快件的運輸中轉。
其他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羅漢系統(tǒng)、行者系統(tǒng)、管理駕駛系統(tǒng)等信息技術平臺全面覆蓋了快遞的攬收到最后派送等全過程,在末端配送過程中,公司開發(fā)的“行者系統(tǒng)”將為快遞員提供建議派送路徑,提高派送效率,并實現公司對全網快遞員的追蹤、調度和管控,通過A網普快+B網速配+C網重貨的多元化格局推動營業(yè)的增長。
除此之外,圓通也開始在航空領域布局,搭建貨運飛機。作為通達系中唯一擁有自有貨機的公司,目前已經有15架貨運飛機,并在嘉興機場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依托該樞紐打造立足長三角、聯通全國、輻射全世界的共享聯運和商貿集散中心。
截至2018年6月30日,圓通在全國范圍擁有自營樞紐轉運中心64個,加盟商3281家,快遞服務網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地級以上城市已基本實現全覆蓋,縣級以上城市覆蓋率達到96.73%。
中通快速增長,離不開前期積累量變
從2016年上市之后,中通一直在積蓄能量。
2017年5月,中通推出了“橙諾達”高端服務產品,通過大數據管理,對訂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時監(jiān)控,確保次日達、隔日達及三日達的時效性。
中通通過干線車輛直營化和分揀設備自動化來提升物流的綜合效率,并在2018年6月成立中通云倉,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網絡協(xié)同來實現全渠道庫存管理和訂單生產,通過配送網絡及時送達到消費者的新物流服務。
在9月29日,中通又與L4級無人駕駛公司AutoX合作,在快遞領域運用無人駕駛技術來降本增效。
截至2018第二季度,中通的快遞網點數約為2.95萬個,網絡合作伙伴數量超過9400個,其中包括4000家直接合作伙伴和超過5400家非直接網絡合作伙伴;長途貨運卡車數量超過4700輛,其中自有車輛約3800輛;快遞分揀中心之間的長途運輸路線超過1920條,分揀中心總數83個,其中76個為中通自有,7個來自中通的網絡合作伙伴。
通過一系列數據顯示,中通也是在擴大自身的直營化規(guī)模,運用黑科技加碼來提升在物流各個運轉環(huán)節(jié)上的效率,為消費者帶去更好的體驗。
在航空領域,中通也有自己的打算。今年6月,中通與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成立合資公司,提供包括攬收、運輸、快運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等服務。
結語:
一系列數據表明,通達系、百世時效超過順豐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且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上漲是必然趨勢,而智能是提升物流效率最重要的手段,快遞公司也會逐漸的通過提高自動化技術、引進無人設備、無人機等方式降本增效。
快遞市場發(fā)展的高飽和率也使得快遞企業(yè)升級跨界,通達系、百世也在擴大直營范圍的同時,更加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開始同時服務于中小電商和中高端客戶,打通“上下”市場,加強市場滲透率。
業(yè)內專家認為,通達系快遞普遍調整派費,或預示著中國快遞業(yè)將逐步走出價格戰(zhàn),以更合理的性價比機制來加快發(fā)展。所以,通達系、百世的時效超越順豐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加上京東個人快遞也開始搶占快遞市場這個大“蛋糕”,各大快遞企業(yè)面臨著電商巨頭的“攪局”將會更加提高綜合服務效率,為消費者帶去更好的體驗。未來,不可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