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內最強2.0T,傳祺GS4 PLUS能否把星越L比下去?
廣汽傳祺GS4堪稱傳祺品牌發(fā)展的最大功臣,在2019年寒冬到來前,傳祺GS4還是緊湊級SUV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車型之一,GS4這個名字也成為傳祺的掌上明珠。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傳祺GS4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如今,為了找回遺失的榮光,傳祺推出了搭載第三代鉅浪發(fā)動機的GS4 PLUS,認真走起了性能路線。那么,進化而來的傳祺GS4 PLUS表現究竟如何,能否憑借性能賣點重獲消費者青睞呢?
若單從命名上看,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傳祺GS4 PLUS不過是GS4的加長版,但實際上,從產品角度,GS4 PLUS更應該是GS5的進化版本。新車基于GMPA模塊化架構打造,在外觀、內飾、動力等方面均有所升級。
首先在外型上,全新傳祺GS4 PLUS提供兩種前臉設計可選,大尺寸中網內部采用直瀑式/菱形網格式裝飾,搭配X造型的大燈組和獠牙式前保險杠等元素,凌厲氣質撲面而來,比現款的GS4/GS5車型要激進不少。
傳祺GS4 PLUS的長寬高分別為4710mm/1885mm/1726mm,軸距為2710mm,除長度略有增加外,其余均與GS5保持一致。雖然都是定位為緊湊型SUV,而且在同級處于主流的水準,但GS4 PLUS在尺寸上還是略遜于吉利星越L。
尾部設計上,新車采用了雙邊單出式排氣布局,分體式尾燈的內部樣式與前臉相呼應。
內飾部分,傳祺GS4 PLUS的設計也與GS5如出一轍,主打簡潔、實用路線,整體中控布局層次分明,沒有采用GS4的雙聯屏設計,依靠中央10.1英寸的豎狀大屏加持了幾分科技感。總的來說,傳祺GS4 PLUS的內飾并不像其外觀一樣年輕、犀利,風格更趨沉穩(wěn)家用,好在皮革縫線、鋼琴烤漆飾板等元素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內飾質感。
最后,動力方面,才是傳祺GS4 PLUS的重頭戲。新車搭載廣汽自主研發(fā)的第三代2.0TGDI鉅浪發(fā)動機,集成了GCCS燃燒控制專利技術、350bar高壓直噴燃油系統(tǒng)等領先科技,最大功率為252馬力,峰值扭矩達390N·m。
這樣的數據是什么概念呢?跟久負盛名的哈弗H6、長安CS75PLUS,或是即將上市的星越L等競品做一番比較,可見傳祺GS4 PLUS的性能參數的確十分亮眼。
傳動系統(tǒng)方面,傳祺GS4 PLUS則匹配愛信6AT變速箱,最終官方給出的百公里油耗為7.7L。此外,新車采用了全新調校及優(yōu)化升級后的底盤平臺,前輪采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輪采用多連桿式獨立懸架,也是同級別車型中的常見組合了。
可以說,全新傳祺GS4 PLUS是品牌家族中最新的“團寵”了:在尺寸、內飾等方面幾乎是由GS5“換殼”而來;動力方面搭載的是傳祺旗艦車型GS8、M8同款的2.0T+6AT的組合;甚至在名字上,還要沾一下曾經的王牌車型GS4的光……看得出品牌方的確是對這款新車寄予厚望。不過,面對競品繁多且競爭路線同質化的局勢,除了性能牌之外,只怕傳祺GS4 PLUS還需要展現更多賣點,為占據市場提供保障。
除了本身產品力外,一款車還能從哪里增加競爭力呢?品牌、營銷、價格、情懷……因素多樣,廣汽傳祺可以利用的卻不多。如今,傳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已然遜色于吉利、長安、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最能直接影響傳祺GS4 PLUS上市后命運的,恐怕還是價格因素。
而傳祺GS4 PLUS近日已正式開啟了預售,預售價為13.5-14.6萬元,這樣的定價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F款傳祺GS5的售價為12.68-16.98萬元,新車因為動力性能等方面的升級,起售價難免要高于GS5。
同時,結合市面上的競品信息,如第三代哈弗H6 2.0T版本(13.69-15.49萬元)、長安CS75 PLUS 2.0T版本(13.99-15.49萬元)及開啟了預售的吉利星越L(14.8-18.8萬元)等產品的定價可見,傳祺GS4 PLUS的入手門檻和頂配價格都要更低。
不過,現在傳祺急需打造爆款,品牌溢價又稍弱,許多消費者還是希望GS4 PLUS在定價上能把姿態(tài)放得更低。預售價為13.5萬元起售,正式定價有望降到13萬元起,但疆哥估計新車的門檻不會降到12萬元出頭,雖然是“眾望所歸”,但GS4 PLUS還是要顧及GS5的面子呀。
其實,不管定價如何,傳祺GS4 PLUS想要重新帶火整個品牌,所面臨的挑戰(zhàn)都不小。隨著市場競爭白熱化,自主品牌之間的拉鋸戰(zhàn)也日益緊張。傳祺GS4 PLUS想要迎合時下主流消費群體的喜好,主打年輕、運動、性能等標簽,但這條道路上同樣不乏強力對手。
因此,廣汽傳祺GS4 PLUS雖有再火一把的潛力,但道路估計也不會一帆風順。不過,將煥新后的GS5并入GS4家族,有利于傳祺品牌精簡產品線。而且,新車堪稱是同級中最強的2.0T國產SUV,它的到來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傳祺品牌的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能力。至于能否“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咱們拭目以待!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分享你對這款車型的看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