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與新獅標蛻變的對立統(tǒng)一
在榮威追求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摸索的腳步逐漸清晰。如何把握住大船航向,在獅標全面煥新與“R”品牌獨立之間找準區(qū)隔點,對上汽乘用車來說是一次的巨大考驗。
今年的廣州車展上給人留下的亮點和記憶不多,但上汽乘用車絕對算的上一個。在4.1號館中,我們開始看到一個新的身影。
今年5月10日,上汽榮威放棄了一個LOGO的模式,在原有獅標的基礎上新推出了R標,面向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造了第三種高端化的模式。此時,“R”的定位定位只是上汽榮威品牌旗下的一個系列,而并非獨立的品牌。
在本屆廣州車展上,R品牌開始真正走向獨立。未來,換標后的榮威與獨立的“R”品牌在上汽乘用車體系里有著怎樣的分工?二者該如何作出區(qū)隔并更好的協(xié)同發(fā)展?意外和驚喜之余,更多的問題等待著上汽乘用車來回答。
與用戶共建品牌
面對記者的提問,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jīng)理俞經(jīng)民已然是早有準備!耙恢币詠恚瑯s威有三大標簽,互聯(lián)網(wǎng)汽車創(chuàng)領者、新能源科技領導者、智能駕駛領航者。同時,在這一路不斷的登陸探索中,我們具備了很強的從整個體系和單點體驗突破的實力。而,R汽車在此便承擔了更高的任務!
就像在展臺發(fā)布的那樣,MARVEL R這個車國內(nèi)預售價是22萬起步,但是在海外是4萬歐元起步,可以到31萬元-40萬元之間?梢钥隙ǖ恼f,在15萬元價格段之下,是看不到R汽車的。
在上汽乘用車看來,R汽車是國家隊的新勢力,承擔新能源加智能化突破發(fā)展的使命。為了打造自己獨特差異化的優(yōu)勢,從獨立的那一刻起,R品牌的業(yè)務模式都是首創(chuàng)。
“團隊IP和用戶形成更好的合伙人制度,來共建品牌是我們的優(yōu)勢。在整個新零售的探索方面,整個乘用車也有不言而喻的優(yōu)勢,我跟很多的新勢力,包括李斌都在溝通,整個新零售必須要在用戶的觸點上形成及時的閉環(huán)、及時的共建、及時的變化!痹谟峤(jīng)民眼中,整個R汽車是要“用科技來兌現(xiàn)想象,讓用戶從喜愛到信賴”。
在短短不到200天的時間里,R汽車已經(jīng)帶來了兩款新車ER6和MARVEL R。在本屆車展上發(fā)布的MARVEL R是全球首個落地5G技術的產(chǎn)品。預計在今年12月底或者明年1月初,就能實現(xiàn)交付,所有車型都會搭載5G芯片。
就像造車新勢力喜歡宣傳的那樣,MARVEL R是一臺真正的智能汽車,同樣能夠以OTA的形勢實現(xiàn)不斷的升級進化。
在品牌構建上,R品牌延續(xù)著道德經(jīng)那樣的人生哲學,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拔覀儾荒苷f品牌是屬于OEM的,品牌屬于每一個熱愛它的人,所以我們要和用戶共建品牌。這些構成了我們對全新R汽車的想法,所以才敢說我們是新勢力的代表!
新獅標下的榮威
“用戶構建品牌”,這樣的路徑其實在榮威身上早已不再陌生,“為了完成指標,做汽車營銷的容易苦哈哈,這很影響品牌的形象。我們要樂活一點,要形成營銷服務團隊的整體人設,我來帶個頭,和用戶玩在一起,共建品牌!
自疫情以來,俞經(jīng)民在一系列的跨界直播甚至電視節(jié)目中,活躍得像一個網(wǎng)紅。在這些直播的背后,也暗含著對榮威品牌的期許,在上汽乘用車看來,這樣一個國民品牌應該更加的親切、可靠。
從2006年誕生以來,榮威便對標主流的合資企業(yè),走自主品牌的中高端定位,迎接全球化的主流品牌挑戰(zhàn)。到今天它依然是這樣的定位,并依托整個上汽在“新四化”的布局以及技術、資源和用戶等各方面的深厚積累,堅定不移地往前走。
從市場層面上看,榮威品牌仍是上汽乘用車的中流砥柱,承擔著最大的銷售壓力。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上汽乘用車10月銷量突破7萬輛,其中,榮威品牌貢獻近4萬輛。不久前剛剛上市的榮威iMAX8,將品牌觸角擴展至了MPV領域,首月便獲得了近5000輛的優(yōu)異成績。
隨著獅標的煥新,榮威品牌對自己也有了更高遠的要求。
進入2020年以來,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逐步提升,特別是插電混動車型,憑借更低的購車成本和更便捷的能量補給優(yōu)勢,有效解決了用戶續(xù)航里程焦慮,堪稱是現(xiàn)階段新能源出行的最佳選擇。
基于這種趨勢,上汽乘用車發(fā)布了“3.0T綠色澎湃動力”全新技術,代表“中國品牌力量”率先開辟新能源技術新賽道。
除此之外,獅標煥新?lián)Q的不只是品牌,榮威在技術上也開始了一輪全面的提升。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jīng)理崔衛(wèi)國向記者介紹道:“為了更好地實施軟件定義汽車,上汽才成立了零束軟件公司,來打造全新的電氣架構。因為沒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電氣架構,去談整車的OTA,基本都是空的!
以剛剛上市的榮威iMAX8為例,這款車型便是SIGMA架構的首款車型。據(jù)了解,SIGMA架構是一個全新的平臺,包括SUV、SPV、A級車、B級車都覆蓋得到。由于架構的優(yōu)越性,前懸可以更加短,整個造型比例會更加好。整個平臺里面,也已經(jīng)包含了HEV、PHEV。
對此,俞經(jīng)民特意強調(diào),“架構造車對上汽來說,不是恍然大悟,而是與生俱來。我們接觸汽車就是從架構開始的”。
目前,不止是榮威,幾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開始談架構、談平臺,從吉利的CMA、浩瀚,到長城的檸檬平臺、坦克平臺,再到長安近期發(fā)布的方舟架構?梢灶A見,沒有自己的平臺技術,將在未來的市場較量中失去競爭力。
未來,榮威的技術路線,除了有全新的架構平臺、全新的電子架構平臺、電氣架構平臺,還有面對未來的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的技術,全面以智能科技應對數(shù)字化時代。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7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nèi)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nèi)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