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商開始介入礦山投資 應對金屬短缺風險
目前,越來越多的開發(fā)商爭先恐后地為項目提供資金,以滿足對電池金屬的預測需求,供應緊缺的威脅是電動汽車制造商介入投資的誘因。
冠狀病毒大流行和全球汽車銷量暴跌的影響,使本來就難以籌集項目資金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糟糕。這種情況可能會威脅到原計劃供應鋰,鎳和鈷材料的生產流程。
開發(fā)商Clean TeQ Holdings Ltd首席執(zhí)行官Sam Riggall表示,鑒于汽車行業(yè)對未來原材料需求的“驚人”預測,最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是使汽車制造商直接投資采礦業(yè)務。
Riggall說:“我們知道,不必向上游投資是汽車公司曾經想要做的,但是規(guī)則已經改變了。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供應鏈,以解決該行業(yè)以前從未需要的各種金屬!
汽車公司已經概述了計劃在電動汽車生產上花費超過1400億美元的計劃,這一行業(yè)轉變將需要大量的電池金屬和特種材料。正如彭博社新能源財經預測的那樣,到2030年鎳需求將激增15倍以上,同時石墨,鋰,銅和鋁的需求也將顯著增長。
BNEF在2月份的一份報告中稱,僅鋰生產商在未來十年中就需要約250億至300億美元的融資才能滿足需求。
頂級鋰生產商Albemarle Corp.首席財務官Scott Tozi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汽車制造商正在尋求更多地參與其供應鏈中風險較高的部分。
Scott Tozier解釋說,在談判中,汽車制造商希望對“我如何確保在需要時得到所需的產品”有更好的了解。
BNEF礦業(yè)和金屬業(yè)務主管Sophie Lu表示,對于電池生產商和汽車制造商來說,沒有采礦專業(yè)知識,只有出于戰(zhàn)略原因,例如地緣政治安全,才有意義進行投資。許多大型礦業(yè)公司仍然不愿進入利基市場,或者已經有選擇權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增加產能。
BNEF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即使產能翻倍也不足以滿足需求,而且市場可能最快在2023年陷入短缺。分析師稱,由于精煉能力的緊縮,到2023年氫氧化鋰也可能陷入短缺。
Clean TeQ正在繼續(xù)尋找自去年6月開始在澳大利亞的Sunrise鎳鈷scan開發(fā)項目中的合作伙伴。根據2019年6月的文件,該項目的估計成本約為15億美元。
Benchmark Minerals的首席顧問Vivas Kumar表示,雖然主要的汽車生產商確實了解金屬生產商所面臨的資金挑戰(zhàn),但大多數人都對暴露于不熟悉風險的采礦項目持謹慎態(tài)度,并且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從勘探轉向生產。
他說,更有可能的是,汽車行業(yè)將增加更多的承購合同,購買未來產品的協(xié)議,這將有助于開發(fā)商釋放傳統(tǒng)的項目融資來源。
中國的長城汽車公司此前與鋰礦商Pilbara Minerals Ltd.達成了供應協(xié)議,而特斯拉,電池制造商LG 化學和其他公司則對澳大利亞另一個計劃中的礦山和精煉廠的產量達成協(xié)議。
Kumar說:“汽車制造商越來越意識到這是他們可以做的,實際上可以幫助初級礦工獲得融資。”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7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