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轉向相位角設定及波動率分析

2019-05-20 09:51
汽車底盤
關注

目的與作用

為了轉向操縱機構布置方便,減少由于裝置位置誤差及部件相對運動所引起的附加載荷,同時考慮汽車碰撞的安全性以及便于拆裝,在轉向軸與轉向器的輸入端之間安裝兩個轉向萬向節(jié)。

由于轉向操縱機構包含了不等速萬向節(jié)。不可避免存在轉向力矩波動問題。轉向力矩波動會導致產(chǎn)生轉向力時輕時重的現(xiàn)象。影響到駕駛員對轉向系統(tǒng)的感覺從而引起駕駛員的不舒服和疲勞,給駕駛帶來潛在的危險因此,在轉向系統(tǒng)布置過程中.必須考慮如何減少轉向系統(tǒng)力矩波動。

以下確定轉向柱下軸最優(yōu)相位角,并根據(jù)生產(chǎn)工藝,規(guī)定相位角設計公差,來指導轉向柱布置設計工作,使轉向系統(tǒng)傳動比滿足設計要求。

十字萬向節(jié)傳動計算:

中間軸相位角:

中間軸相位角:轉向柱下軸兩端的萬向節(jié)叉平面的夾角;

其方向判定方法:

做轉向管柱中間軸軸線L0的法面Plane A(如上圖);

做出中間軸上下兩個萬向節(jié)叉的軸線L1,L2;

將L1,L2分別投影到Plane A上,投影結果為L1’,L2’;

從駕駛室端向轉向器端觀察(如圖3),L1’順時針轉到L2’的角度為中間軸相位角ψ。

平面夾角:

平面夾角α:

做輸入軸(轉向管柱)軸線L3與中間軸軸線L0的平面Plane B;

做中間軸軸線L0與輸出軸(轉向機)軸線L4的平面Plane C;

從駕駛室端向轉向器端觀察平面Plane A(如圖),Plane C順時針轉到Plane B的角度為α。

波動力矩:

定義轉向管柱軸線L3與中間軸軸線L0的空間夾角為β1,轉向器輸入軸L4與中間軸L0的空間夾角為β2。

其當量夾角越小傳動性能越好,而當量夾角與轉向柱管的布置形式密切相關,要得到最佳傳動性能,在轉向柱管的空間軸交點確定以后可以通過調(diào)整相位角來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當當量夾角取得最小值的時候的相位角即為最佳相位角,計算其等效當量夾角:

為了達到最佳的傳動性能,要求等效當量夾角βe盡可能小。

從上式可以看出,當α+ψ=180°時,等效當量夾角βe最小,

根據(jù)萬向節(jié)傳動瞬時功率相等的條件,從動軸上的轉矩為:

當θ=90°和270°時,從動軸上的轉矩達到最大值:

T2max=T1/cosβe

當θ=0°和180°時,從動軸上的轉矩達到最小值:

T2min=T1cosβe

因此轉向管柱波動力矩范圍為:

乘用車力矩波動范圍控制目標值K≤7%;

貨運車力矩波動范圍控制目標值K≤10%。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