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生活的圓舞曲:50年、100年之后的城市應該長什么樣?
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和高架橋,組成了人類制造過的最大藝術品:城市。無論你是被堵在上班途中苦不堪言,還是宅在家里享受互聯網生活的美好,都不免產生這樣的遐想:再過若干年,這個讓人愛讓人恨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
城市正在飛速變化,這是毫無疑問的。但50年、100年之后的城市應該長什么樣?是《攻殼機動隊》里的機器人與人類一起生活?還是《黑客帝國》里的虛擬現實?科幻作品用過上萬種方式去猜想未來的城市,但文學究竟是文學,有沒有靠譜的方式讓我們窺探未來的門徑?比如說,今天有沒有什么地方,堪稱未來城市的樣板間,讓我們在住進去之前心里有個譜?
還別說,這樣的樣板間還真不是幻想。今天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經濟聚落:中、美、歐,正在分別構造自己的未來城市,其中的參與者,既有百度、谷歌這樣的國際AI巨頭,也有分布在整體產業(yè)鏈上的針對數據、傳感器等等環(huán)節(jié)的垂直玩家。而其背后,是AI巨頭的賦能以及萬千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機遇。
我們可以從三片大陸的案例中,嘗試分析適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城市,真正可能的樣子。
中國版未來城市,從雄安到更多
中國的未來城市,大家都會理所當然地想到雄安。BAT等科技巨頭的AI與云計算應用,正在成為雄安的底層基建能力,讓未來城市不僅生長在鋼筋水泥上,更生長在AI與數據中。
這是因為,中國版的未來城市更注重明確的發(fā)展方向,未來城市不僅是城市居住與環(huán)保服務,同時也注重整個城市的產業(yè)作用和經濟發(fā)展需求。畢竟雄安的戰(zhàn)略意義明確定位為分擔北京的非首都職能,那么雄安對于無人駕駛、無人零售系統(tǒng),以及城市中廣泛的數據與IoT系統(tǒng)需求,當然是遠大于一般意義上的居住型社區(qū)的。
在這種需求之下,中國的科技巨頭則正在為雄安提供體系化、普遍應用的AI技術解決方案。
比如百度將提供在AI、大數據、無人車、云計算等多個領域的技術與應用優(yōu)勢,以自動駕駛、對話式AI為重點推動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安防、智能醫(yī)療、智能環(huán)保、智能支付、智能投顧等智能產業(yè)與服務在雄安的試點示范。從7月開始量產的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已經進駐雄安新區(qū),開始無人駕駛公交方面的試點。
從目前資料看,科技企業(yè)的AI優(yōu)勢正在全面滲透到中國的未來城市建設當中。
以雄安和百度的合作為例,無人駕駛技術并不僅僅為雄安提供部分合作,而是致力于讓整個城市的出行、物流、社區(qū)服務呈現無人化傾向;而以DuerOS為代表的對話式AI體系,正在撬動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社區(qū)服務、家庭服務全面AI化。
雄安這樣從頭開始規(guī)劃的全新大型城市,與百度一系列AI服務的相遇稱得上是一拍即合。以城市為單位進行技術服務,最大的問題就是城市中不同的組成部分有著不同的信息化基礎。比如在自動駕駛一個領域中,高精地圖的發(fā)展已經相對完善,但攝像頭、紅綠燈這些設備卻還處在很初級的聯網階段,把兩者打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雄安,在城市規(guī)劃伊始就將自動駕駛相關的新技術和配套基礎設施劃入藍圖,也就更適合相關企業(yè)將技術落地。
最近百度所展示的L4級量產無人駕駛物流車,就率先在雄安落地。對于無人駕駛這樣對于落地測試、環(huán)境條件要求很高的技術來說,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良好、同時人口密集度低的雄安是一片極適宜的試驗田。而此時累積下的路測經驗,對于百度Apollo的未來發(fā)展,也是一枚珍貴的籌碼。
而雄安身上承擔著分流首都人口的重任,未來居住人群也會以新移民為主。這類人群較為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更容易接受智能家居等等日;、家庭化的智能技術服務。將DuerOS“批量搭載”到小區(qū)、寫字樓中,也能讓主要受眾無縫式接入全新的基礎設施運作模式。這時場景豐富、數量巨大的對話語料,就會讓百度DuerOS的NLP技術更上一個臺階。
秉承中國經濟快速轉型和互聯網高速發(fā)展的特質,中國的未來城市也在加碼前行,比如武漢、深圳、貴州等,都在加緊開發(fā)AI新城試驗區(qū)。綜合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中國在于AI科技成熟度和應用意愿上都處在領先地位。而隨之而來,帶給百度等中國AI巨頭的機會也在不斷擴張。
沒有一張紙的城市:東歐小國的數字家園
在你身邊調查一下,世界上數字化水平最高的國家是哪個。估計答案會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等等。但如果我們問問百度,會驚奇地發(fā)現原來答案是愛沙尼亞……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東歐小國,在2014年開啟了數字居民計劃。通過給每個居民發(fā)放數字芯片,愛沙尼亞把國家的一切活動,以及居民的社會服務全面集成到了數字系統(tǒng)中。通過數據和AI,愛沙尼亞居民可以完全數字化參與立法、投票、教育、司法、醫(yī)療、銀行、稅務、治安等等。
而近幾年,愛沙尼亞政府又開啟了X-road計劃,與科技公司和數據企業(yè)一起,連接愛沙尼亞與其他歐盟國家的數字信息,打造所謂的“無國界國家”,期待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歐盟一體化。
與此同時,愛沙尼亞構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與政務區(qū)塊鏈應用體,把所有政府與企業(yè)合作都放在了數字系統(tǒng)當中。而這一計劃也得到了歐盟國家的普遍支持,引來數百家歐洲科技公司加盟。
等等動作組成了歐洲的“未來城市聯盟”,在愛沙尼亞規(guī)劃的未來城市計劃里,一個人的所有數據都存放在云端,去醫(yī)院不需要病歷,去貸款不需要準備任何東西。你的所有一切資料與資產都集中在數據上。而機器人與AI的應用,還會讓各種需要溝通的法律、文書、商業(yè)工作得到極大的便利——總之,歐洲的未來城市,是沒有一張紙的。
愛沙尼亞的故事或許說明,在政府與企業(yè)高度一體化協同的條件下,高濃度的城市數字化是可以實現的。但也許科技粉會覺得,只是城市里的無紙辦公好像還不夠“未來”,那么北美的AI巨頭正在解決這個問題。
谷歌的城市決心,要在加拿大搞一個未來城
北美版的未來城市,本來應該歸屬于智慧城市的發(fā)明人IBM,但隨著IBM大舉發(fā)力認知計算,似乎城市服務已經逐漸退居二線。這給了“一切都能AI”的谷歌一個絕好的機會:通過AI等前沿科技,全面成為科技+城市的頭號玩家。
這樣的機會并沒有讓谷歌等上太久。在多倫多的城市改造計劃中,有800 英畝濱湖黃金地段需要重建。要知道目前北美洲已經很少有如此巨大的城市建造項目,通過一系列競標,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新成立的子公司 Sidewalk Labs 在去年十月份獲得了這片“未來之城”的合作開發(fā)權。
為此谷歌甚至搬遷了加拿大總部,并邀請了大批城市建設專家與政府人員加盟,投入力度可見一斑。
在目前尚在規(guī)劃中的未來城市里,谷歌表示將要建設完全環(huán)保的熱能電網、能分揀回收廢物的傳感器、科技組合式住房、能跟蹤噪聲和污染情況的監(jiān)控器、無人駕駛班車、共享出租車機器人、智能交通信號燈、送貨機器人,以及能自動融化積雪的自行車道和人行道等。
想象一下,假如這些黑科技都能投入使用,那絕對是相當的“未來”。分析谷歌的未來城市計劃背后的因素,我們可以發(fā)現,其本質是把谷歌的AI能力,尤其是物聯網體系與無人駕駛體系具象化。找一個寬廣的空間把這些技術一股腦塞進去。
不難看出,足夠優(yōu)質的新城舞臺,以及在物聯網、AI與無人駕駛領域都有建樹的科技巨頭,是新銳版未來城市的兩大支柱。一個合適的項目,高度配合的政府組織行為,以及擁有全面AI能力的科技巨頭。
這樣的能力并不歸于某一經濟體獨屬,綜合比較未來城市的發(fā)展路線,我們應該認識到政府的全方位支持、科技企業(yè)的AI賦能,是打造未來城市的核心路徑。這個條件一旦達成,城市就可以作為一個巨大的綜合載體,有效放大科技企業(yè)的技術優(yōu)勢。
所以當我們在猜想未來城市的樣貌時,不妨看看AI巨頭們正在帶給市場哪些新技術突破和產品思路,今天在論文與發(fā)布會中見到的技術,或許不久之后就將出現家門口,出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文 | 腦極體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