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揭幕,將“點擊化學”這一前沿技術推向公眾視野。三位科學家的突破性工作,不僅革新了有機合成領域,更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路徑——抗體偶聯(lián)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點擊化學:開啟ADC的“黃金時代”

2025-03-11 14:00
小藥說藥
關注

-01-引言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揭幕,將“點擊化學”這一前沿技術推向公眾視野。三位科學家的突破性工作,不僅革新了有機合成領域,更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路徑——抗體偶聯(lián)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的研發(fā)因點擊化學的賦能,正邁向更高精度與更低毒性的新紀元。

-02-什么是點擊化學?

點擊化學是一種高效、精準的分子合成技術,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快速、高選擇性的化學反應,像“拼樂高”一樣將分子模塊連接起來。該技術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Barry Sharpless于2001年提出,具有以下核心特點:

1. 高效性:反應在溫和條件下即可快速完成,產率高達90%以上,副產物極少。

2. 模塊化:通過標準化反應基團(如疊氮化物和炔烴),實現(xiàn)不同分子模塊的靈活拼接。

3. 生物正交性:反應在活體環(huán)境中(如細胞、血液)也能安全進行,幾乎不干擾正常生理過程。

-03-點擊化學賦能ADC的三大核心優(yōu)勢

1.精準靶向:告別“隨機偶聯(lián)”時代

早期ADC通過抗體自身賴氨酸或半胱氨酸隨機偶聯(lián)藥物,導致藥物-抗體比(DAR)不均,療效波動明顯。點擊化學在抗體和藥物上分別引入特定官能團(如疊氮化物與炔烴),實現(xiàn)“一對一”精準連接,DAR值可控性達96%以上。

2.超強穩(wěn)定性:分子級的“鉚釘技術”

點擊化學反應(如CuAAC、SPAAC)形成的環(huán)狀結構(如三唑環(huán))具有化學惰性,抗酸抗酶能力顯著提升。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基于SPAAC技術構建的ADC在血清中穩(wěn)定存放3天仍保持95%以上完整性,遠優(yōu)于傳統(tǒng)硫醚鍵。

3.多元化應用場景:“模塊化”藥物設計

通過“點擊-釋放”策略定向激活藥物,例如M1231雙抗ADC使用IEDDA反應,將毒性載荷僅釋放于HER2/HER3共表達腫瘤。雙載荷ADC利用分支連接子搭載不同機制藥物(如微管抑制劑+DNA損傷劑),通過一次點擊反應實現(xiàn)雙重抗腫瘤打擊。

-04-點擊化學在ADC合成中的實際應用

點擊化學在ADCs合成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反應:

銅催化疊氮-炔烴環(huán)加成(CuAAC)

CuAAC是點擊化學的核心反應,該反應利用Cu(I)催化疊氮與炔烴生成1,4-二取代三唑鍵,具有高產率、高選擇性和溫和條件等優(yōu)勢。在ADCs中,CuAAC常用于抗體與連接子(linker)或細胞毒素的偶聯(lián),例如通過疊氮化抗體與炔基化藥物分子的結合。但銅離子的細胞毒性限制了其在活體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圖示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應變促進疊氮-炔烴環(huán)加成(SPAAC)

SPAAC通過環(huán)辛炔的環(huán)張力降低活化能,無需金屬催化劑即可高效反應,解決了CuAAC的生物相容性問題。已有研究通過SPAAC將LILRB4抗體與MMAF偶聯(lián),成功構建靶向白血病的高DAR(藥物-抗體比)ADC,表現(xiàn)出靶向選擇性和良好藥效。

圖示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肟鍵形成(Oxime Ligation)

利用醛/酮與氨基氧基的縮合反應,偶聯(lián)位點可控。例如,研究表明通過抗體的醛基修飾與氨基氧官能化的藥物結合,可以形成肟鍵連接。盡管早期肟鍵因酸堿敏感性應用受限,但優(yōu)化后的體系已顯示出血清穩(wěn)定性提升。

邁克爾加成(Michael Addition)

邁克爾加成反應是ADC合成中最核心的化學偶聯(lián)策略之一,尤其在基于半胱氨酸的隨機偶聯(lián)技術中占據(jù)主導地位。該反應通過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如馬來酰亞胺)與巰基的共軛加成,實現(xiàn)抗體與細胞毒素的高效偶聯(lián)。

圖示, 示意圖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酰肼-異吡咯烷-斯佩格勒連接(HIPS)

通過醛基與酰肼的縮合生成穩(wěn)定的C-C鍵。例如,使用甲酰甘氨酸生成酶在抗體引入醛基,隨后與含有異吡咯烷的載藥接頭反應,生成特異性ADC。實驗顯示該連接方式的HIPS-ADC體外活性與已獲批ADC相當,并在動物模型中抑制腫瘤生長。

圖示, 示意圖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狄爾斯-阿爾德反應(Diels-Alder, DA)

正向DA反應:通過雙烯體(如環(huán)戊二烯)與親雙烯體(如馬來酰亞胺)的環(huán)加成,實現(xiàn)溫和條件下的穩(wěn)定偶聯(lián)。研究證明該反應制備的ADC在血清中穩(wěn)定性優(yōu)于傳統(tǒng)硫醇-馬來酰亞胺連接。

逆向電子需求DA(IEDDA):采用四嗪與環(huán)辛烯類化合物快速反應(速率達10–10Ms),適用于活體環(huán)境。例如,抗體搭載環(huán)辛烯后通過IEDDA與四嗪修飾的載藥MMAE連接,顯著提升偶聯(lián)效率及靶向性。

卡通人物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05-突破與挑戰(zhàn):點擊化學的未竟之路

1.體內反應效率的優(yōu)化盡管體外實驗顯示點擊反應高效,但活體環(huán)境中的復雜因素(如血流量、滲透壓)可能降低偶聯(lián)效率。解決方案包括開發(fā)更活潑的環(huán)辛炔衍生物(如DIBAC)。

2.連接子穩(wěn)定性的平衡過度穩(wěn)定的連接子可能導致藥物無法釋放,而過于活躍的連接子易在血液中分解。新型“雙響應”連接子(如同時響應pH和酶)正在臨床試驗中驗證。

3.規(guī);a的成本控制無銅點擊試劑(如DBCO)價格高昂,限制工業(yè)化應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如微生物發(fā)酵生產環(huán)辛炔)有望降低成本。

-06-結語

從實驗室到臨床,點擊化學正推動ADC從“粗放型”向“精準型”跨越。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款點擊化學衍生ADC進入臨床,涵蓋乳腺癌、淋巴瘤、實體瘤等適應癥。未來,隨著生物正交工具的迭代與跨學科合作(如AI輔助連接子設計),點擊化學有望徹底改寫癌癥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更高生存質量與更長生存期。

參考文獻:

1.Click chemistry in the synthesis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Bioorg Chem.2024 Feb:143:106982.

       原文標題 : 點擊化學:開啟ADC的“黃金時代”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