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馳1行駛于恒大造車基地,恒大造車離量產又近一步
撰文/疏狂
出品/趣識財經
車在路上,夢在馳騁。
12月7日,當恒馳1行駛在恒大造車基地的一刻,恒大造車似乎離量產又近了一步。
近觀這款3150mm超長軸距、全身流線車身、全尺寸變色玻璃天窗的豪華電動車,其視覺張力一覽無余。
是的,這便是世界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Anders Warming操刀的恒馳1。應了網友那句評價,“恒馳科技感十足,卻又不失優(yōu)雅!
而據業(yè)內消息,目前恒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已全面進入試生產階段,明年恒馳將陸續(xù)量產。
“真假”造車
對于量產消息,恒馳車粉早已翹首以待。
但外界并非全然溢美之詞!懊孀庸こ獭⑺俣忍臁钡妊哉撘欢瘸涑饩W上,甚至有部分網友直呼恒大“假造車”。
究其原因,恒大造車速度“太快”,引起了部分人的懷疑。或者說,宇宙前三房企恒大,舉“全司”之力發(fā)力造車的戰(zhàn)略,一時無法為外界普遍接受。
從行業(yè)視角來看,恒大造車歷程,大致可分為前期蓄勢、當下釋能、未來量產三個階段。
先來看蓄勢階段。
通過一系列大肆并購與合作,恒大不惜豪擲千金,在電池、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整車制造等核心領域,快速構筑起底層核心技術。
2019年,許家印親赴歐美日,最終促成恒大與全球15位頂級造型設計大師的戰(zhàn)略合作,為恒馳引入了“顏值基因”。
內修技藝,外駐顏值。經過一年多的資本運作,恒大初步建立起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等全產業(yè)鏈條。
整體來看,這一階段恒大雖大肆布局,但離量產尚有一定距離,外界爭議較小。
接下來便是釋能階段。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車一口氣發(fā)布了恒馳品牌首期六款車型,涵蓋了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細分領域。
11月恒大汽車宣布,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信息顯示,以上兩大基地按照工業(yè)4.0標準建設要求,裝配了2545臺智能機器人,全面投產后“每分鐘可產1輛車”。
到了12月,通過跑路、內飾展示等多個動作,恒大似乎堵住了質疑者的悠悠之口,離量產造車只差臨門一腳。甚至有些車迷,已開始期待恒馳與特斯拉的未來之戰(zhàn)。
但亦是此時,一些行業(yè)人士卻持有保留意見,“恒大前期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國際上大資金并購合作,第二國內大手筆擴建造車基地!薄坝绕,依靠并購式’拿來主義’,能真正打造起自身核心競爭力么?”
究竟問題如何,仍需拭目以待。但接下來的一幕,卻令人振奮。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