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捷氫科技突破核心“卡脖子”技術!推出首個燃料電池電堆平臺及三款新品

2021-10-29 09:35
蓋世汽車網
關注

10月28日,捷氫科技重磅發(fā)布首個燃料電池電堆平臺——M4電堆平臺,并同步推出基于該平臺的首款燃料電池電堆捷氫啟源M4H,以及燃料電池系統(tǒng)捷氫啟源P4H、P4L。

搶灘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

據國際氫能委員會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氫能源消費將占總能源需求的18%,市場規(guī)模超2萬億。廣闊的市場前景,加之近兩年利好政策的不斷推出,讓長期雷聲大雨點小的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yè),成為繼鋰電池后的又一即將爆發(fā)的風口,引起車企重視和發(fā)力。

2020年,上汽集團宣布了中國汽車行業(yè)首個氫戰(zhàn)略,根據規(guī)劃,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電池整車產品。作為戰(zhàn)略實現(xiàn)的核心載體,捷氫科技被賦予厚望,計劃達到百億級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電池研發(fā)運營團隊,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guī)模,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上。

據了解,捷氫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產品研發(fā)方面進展迅速,目前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tǒng)的產品開發(fā),產品也隨之逐漸從“單品”走向“系列”,F(xiàn)今,捷氫科技將全系列產品命名為“捷氫啟源”,寄希用變革性的產品,開啟清潔能源新時代。

此次捷氫科技再度取得技術突破,實現(xiàn)了燃料電池電堆的平臺化開發(fā)。據介紹,在自制高性能膜電極、非貴金屬涂層雙極板、智能高效制造技術等自主核心技術賦能下,基于全新M4電堆平臺所打造的燃料電池產品,功率范圍將全面覆蓋30kW-230kW,擁有超過15,000hrs的超長壽命,額定功率密度達4.2kW/L,峰值功率密度達5.1kW/L。

總的來說,捷氫科技M4電堆平臺的推出,為捷氫科技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突破核心“卡脖子”技術,膜電極自研自制

一直以來,捷氫科技始終致力于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突破核心“卡脖子”技術。在全新的M4電堆平臺上,捷氫科技更是實現(xiàn)了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膜電極的自研自制。

膜電極,被譽為燃料電池的“芯片”,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燃料電池的應用表現(xiàn)。長期以來,這項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導致燃料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擁有膜電極這一核心技術的開發(fā)和制造能力,是國內燃料電池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

經過多年攻關,捷氫科技不僅具備了膜電極的自主研發(fā)能力,還在上海新園區(qū)建成了全球首條萬臺級“卷對卷”膜電極生產線,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實現(xiàn)了膜電極的“超高產能”“全自動化”生產,這對降低成本和保障供應鏈有著重大意義。

不僅如此,在膜電極核心材料上,捷氫科技正拉動國內優(yōu)勢企業(yè),基于現(xiàn)有產品平臺持續(xù)、逐步地推進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和碳紙的國產化攻關。

基于平臺首發(fā)三款新品

基于M4電堆平臺,捷氫科技首發(fā)三款新品,分別為:捷氫啟源M4H燃料電池電堆、捷氫啟源P4H燃料電池系統(tǒng)以及捷氫啟源P4L燃料電池系統(tǒng)。得益于平臺開發(fā),三款新品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功能和效率上得到較大提升。

捷氫啟源M4H燃料電池電堆:搭載捷氫啟源M4H燃料電池電堆的整車動力性能更強,但對氫的消耗卻更少。相較于上一代產品,捷氫啟源M4H的電堆功率提升了52%,峰值功率高達198kW;電堆功率密度提升了34%,峰值功率密度高達5.1kW/L。

捷氫啟源P4H燃料電池系統(tǒng):該燃料電池系統(tǒng)搭載捷氫啟源M4H電堆,系統(tǒng)功率由上一代的92kW提升至130kW。不僅擁有高性能輸出,還采用了PROME Smart智能算法,讓系統(tǒng)效率大大提升。同時,高集成設計使得一級子零件減少42%,進一步降低了產品尺寸和質量!吧聿摹备。N藏的能量卻更大:捷氫啟源P4H系統(tǒng)的體積功率密度1020W/L,質量功率密度高722W/kg,可全面兼容乘用車和商用車。

捷氫啟源P4L燃料電池系統(tǒng):在全新的M4電堆平臺上,捷氫科技能還能打造出適應不同場景需求的個性化產品。捷氫啟源P4L就是其中之一,額定功率為80kW。

無論是捷氫啟源M4H,捷氫啟源P4H,還是捷氫啟源P4L,這幾款重磅產品都具備車規(guī)級的抗振動沖擊性能以及IP67防護等級,擁有極高的可靠性,耐久性均超過了15,000hrs,比上一代產品提升50%。不僅如此,產品功能件還可實現(xiàn)100%離線單獨維護。這些都將大幅降低整車維保成本,全面提升用戶體驗。

此外,據介紹,三款新產品除了可以應用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同步還可以拓展至非公路用車領域。

*版權聲明:本文為蓋世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欲轉載請遵守 轉載說明 相關規(guī)定。違反轉載說明者,蓋世汽車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