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汽車比純電動車更靠譜?
“氫能源車與純電動車相比,誰更靠譜?”
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的第一回答會是:肯定是純電動車啊!這個答案在今天之前,也會從筆者的口中“脫出”。不過在今天與一位新能源車專家的交流中,筆者得到了真正的答案,或許氫能源車真的比純電動車“靠譜”。
從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
所謂靠譜,指的又是哪些地方?這或許才是值得解析的部分。
其一,氫能源車的續(xù)航里程更具備大面積應用。目前有許多自主車企們都在新能源領域中下足了功夫,其中發(fā)展純電動車的同時,氫能源也在同步進行。就在此前與奇瑞汽車的溝通中得知,奇瑞汽車方面在氫能源汽車方面早有“建設”,目前已然有實車產生。氫能源車僅僅只需要4kg的氫氣,就能夠讓車輛續(xù)航700km,這樣的續(xù)航還是在很輕松的情況下就能達到的。由此可見,氫能源車的續(xù)航里程更具有可持續(xù)性。
(昨日,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剛剛閉幕)
其二,氫能源車環(huán)保且“安全”。目前市面上的消費者,對于氫能源車的認知普遍有誤差,會認為它或許在行駛在路上就發(fā)生爆炸。其實不然,氫氣在空氣中極易揮發(fā)的緣故,氫能源若正式應用在市場中,若泄露與外界接觸會很容易稀釋,從而消散,具備不低于純電汽車的安全性能。
與此同時,氫能源車的排放,在經過反應后自然生成水,可以說做到了自然排放,無任何污染。目前打著環(huán)保旗號的新能源車,甚至都還有一個不可避免的“電池”污染難題;這樣看來,氫能源車或許才是真正的環(huán)保。
既然如此,為何不量產?
對于氫能源車為何不“量產”的問題,想必許多朋友都有一些見解。
第一點,自然是大眾都知道的“成本高”的緣故,因為目前在工業(yè)領域中需要的氫氣價格不菲。對于車企們做做試驗或許還能應對,一旦量產或大規(guī)模使用,就成了難題。目前解決氫氣的成本問題,是“量產”之路的第一步。
第二點,自然是氫能源基建的問題。目前純電汽車的基礎建設尚開始起步,僅僅在部分地區(qū)的充電樁部署上有動作,全國范圍內仍是初步狀態(tài)。如此看來,更不用說氫能源車的基建方面,如今在市面上并未開啟“民用”。
(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氫能也在討論之列)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政府方面都透露出一些信息,將會政策扶持氫能源發(fā)展,這或許會成為氫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推動力。況且,如今氫能源汽車還未得到國家正式“審核”,沒有一個官方的身份,量產也實為“不合法”之舉。若后面國家正式文件下發(fā),再者加上一些補貼政策,以目前國內一些廠商的實力,量產氫能源車或許并不是難題。
如此看來,氫能源車真的比純電動車更“靠譜”?未來會成為大面積的新能源出行方式?
其實,這也是個偽命題。
氫能源車在技術層面或許具備“長續(xù)航”的能力,但距離量產與大面積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若真到了它應用之時,純電動車綜合技術層面已然成熟,成為大眾新能源的主流。到了那時,再增長一種氫能源汽車,也算是一種錦上添花之舉。
至于“靠譜”這個問題,自然是希望兩者皆是。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我國西部15省市共謀千輛級的氫能汽車,國際船舶領域開啟萬億級的綠氫市場空間
- 2 營收暴增183.89%!又一氫能龍頭一季報出爐
- 3 中央3年共撥付超50億元,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5虎”格局出現(xiàn)!
- 4 周期表上的鄰居,助力光解水制氫效率提升15倍
- 5 跌幅收窄!3月氫燃料汽車產銷數(shù)據(jù)出爐
- 6 全球航運關鍵談判:減排路線圖確定,特朗普輸給了氫基能源
- 7 擦亮眼:氫能源概念還遠未成熟
- 8 行業(yè)最困難時國家出手!我國首條跨區(qū)域氫能重卡干線在西部開通
- 9 增資20%!汽車巨頭12億力推氫能業(yè)務爆發(fā)
- 10 國家能源局吹風,預計將有氫能產業(yè)發(fā)展接續(xù)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