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i-VISTA測評規(guī)程正式發(fā)布,智能汽車真?zhèn)我荒苛巳唬?/p>
文| 營哥
近一兩年,中國汽車產業(yè)開始加速向智能化轉型,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車路協同、整車OTA等都在這幾年得到快速的發(fā)展。
先看兩組數據,一組是關于輔助駕駛的(ADAS),一組是與智能座艙相關的(數據來源于高工智能汽車)。
ADAS:從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國內市場ADAS搭載率經歷兩個增長周期拐點。其中2019年7月,國內市場新車ADAS搭載率首次突破20%;而今年5月,2020款新車ADAS搭載率更是突破40%大關,達到44.02%。
車載語音:2020年上半年前裝搭載語音新車上險量為457.38萬輛,同比上年同期增長0.9%;前裝語音搭載率為60.87%,同比上年增加近17個百分點。
一切跡象都在表明,智能汽車正在以蓬勃之姿快速發(fā)展,顛覆著人類近百年的用車習慣。
那么,被傳統(tǒng)汽車教育20余年的中國消費者,又怎么在這一場智能化變革中找到辨別智能汽車真?zhèn)蔚霓k法呢?
專業(yè)的事,自然是交給專業(yè)的人來做才好。
01
辨別智能汽車真?zhèn)危J準i-VISTA智能汽車指數
i-VISTA是中國汽研在工信部和重慶市政府的支持下,共籌共建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工程及產品工程化公共服務平臺。
早在2017年,它們就發(fā)布了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評價體系框架。次年5月又正式發(fā)布了智能汽車指數試行版。
最后在充分研究并借鑒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試驗評價方法的基礎上, 深度結合中國自然駕駛數據和中國駕駛員行為統(tǒng)計特性分析的研究成果,經過多輪論證,最終形成了i-VISTA 智能汽車指數評價體系。
但智能汽車技術日新月異,一到兩年往往就能實現技術的更迭換代,所以為了測評最新的智能汽車技術,我們需要一個最新的技術評價體系來對智能汽車做一個全面的判斷。
在經過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i-VISTA管理中心15個月的試驗論證、技術研討、專家評審之后,終于制定了《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管理辦法(2020版)》及測評規(guī)程(2020版)。
2020版測評規(guī)程由智能行車、智能泊車、智能安全、智能交互、智能能效五大版塊組成,新增智能星級綜合評定規(guī)則,由五大板塊分項評價加權計算,與測試車輛的分項評價結果同時發(fā)布更全面地評價具備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智能化功能的傳統(tǒng)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乘用車。
五大板塊我們依次說起。
一
智能行車板塊
智能行車板塊是2020版測評規(guī)程的重點考核板塊,三個關鍵詞:四大能力,8大場景,涵蓋L1-L2級。
具體而言,四大能力包括單車道縱向控制能力、單車道橫向控制能力、單車道縱橫向組合控制能力、換道輔助能力,與自動駕駛相對應就是L1-L2之間的能力(前兩種對應L1,后兩種對應L2)。
8大場景則包括目標車靜止、目標車低速、目標車減速、前車切入、直道居中行駛、直道駛入彎道、盲區(qū)無車、盲區(qū)有車,涵蓋幾乎中國道路常見的行車狀況,同時這8大場景將會依次檢測以上的四大能力。
相比舊版的i-VISTA測評規(guī)程,新版增加了前車切入這個典型道路場景,主要考驗ACC對插入車輛的識別靈敏度。
參考前段時間理想汽車連續(xù)發(fā)生的兩起事故,原因皆為理想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沒法在旁邊車道車輛并入1/5車身的時候將其識別成主要目標,這也是目前L2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局限性。
該考核項目的加入,能促進廠家對其相關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以此減少相關事故的發(fā)生。
二
智能安全板塊
智能行車板塊被分為四大內容,包括AEB車對車,AEB車對弱勢群體,LSS車道輔助,SSS側向輔助。
先說AEB,新版規(guī)程最大的變化在于加入了AEB車對弱勢群體的考察,增加行人與騎行者AEB測試內容,包含了能夠反映中國交通特點的試驗場景,覆蓋了白天、夜間試驗場景,以及成人/兒童橫穿、縱向試驗場景,而AEB車對車的改變不大,僅僅是調整了主車與目標車相對速度。
弱勢群體的加入,對于系統(tǒng)而言勢必更難,一方面?zhèn)體太小,增加了識別難度,同時參考今年夏天舉辦的i-VISTA挑戰(zhàn)賽,鬼探頭幾乎成了所有參賽車輛的噩夢。
但弱勢群體測試的加入意義重大,因為在交通事故中,弱勢群體往往是受到傷害最大的一方,加入測試考核,可以敦促廠家進行針對性優(yōu)化,減少事故的傷亡率。
LSS車道輔助則可以看做舊版測試規(guī)程里LDW車道偏離預警的進階版,主要新增了LDP車道偏離輔助的測試場景,換句話說,以前考驗的是系統(tǒng)的預警能力,但現在不僅要求系統(tǒng)能預警,還能有下一步的糾正動作。
同樣,SSS側向輔助也可以看做是BSD的升級版本,在盲區(qū)監(jiān)測的基礎上增加了DOW開門預警功能的試驗場景。
總結一下,智能安全板塊可以看做是對舊版測試規(guī)程的一個查漏補缺,更全面的測試了車輛系統(tǒng)的主動安全性能。
三
智能泊車板塊
自動泊車技術近幾年在市場也是一個熱門配置,目前這項技術已經下放到10萬級別的車型上了,所以更有必要對其進行相關評測界定。
我們四個字總結新版智能泊車測試規(guī)程與舊版本的區(qū)別:去易增難。
簡單來講,去掉了難度太低的大車位試驗場景(單邊界測試場景),增加了難度更高的方柱垂直車位測試場景。
目前一共7種測試場景,包括雙邊界車輛/白色標線平行車位、雙邊界車輛/白色標線/方柱垂直車位、雙邊界車輛/白色標線斜向車位。
難度升級的泊車場景能夠較全面的檢測出該車型的自動駕駛能力,包括車位識別,路徑規(guī)劃、以及最后的執(zhí)行,不同品牌間的技術,誰是"花拳繡腿"將會一目了然。
四
智能交互版塊
智能交互板塊是2020版測試規(guī)程全新增加的板塊,主要針對的是智能汽車的交互與網聯化水平進行評價,包括人車交互、車車交互、車路交互等。
而2020版規(guī)程評價對象為車載語音交互、觸屏交互系統(tǒng)。眾所周知,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的手和眼睛都被任務所占據,因此車載場景對于語音的免提交互功能有更高的要求。
新版的測評規(guī)程結合用戶需求及市場現狀設計車內智能交互測試工況,從語音喚醒、語音功能滿足度、語音功能豐富度、語音方言支持度四個角度進行考量,較全面的測評語音交互系統(tǒng)的實用性。
另一方面,觸屏交互通過觸屏可用度、觸屏豐富度、觸屏應用啟時間以及觸屏流暢度4個方進行測試,主要考驗車機系統(tǒng)的流暢度以及系統(tǒng)內置功能的豐富度。
回看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汽車,車載交互系統(tǒng)可以說是車內使用頻率最高的配置之一,而它作為目前人與車交流直接的鏈接板塊,是極其深度的影響著駕駛員的用車體驗,如何根據最新的測評框架,對已有的系統(tǒng)進行升級改進,是主機廠需要考慮的問題。
五
智能能效版塊
智能能效版塊同樣也為新增測試板塊,同時也是為新能源汽車單獨測評的項目。眾所周知,優(yōu)秀的能量管理策略對充分發(fā)揮新能源汽車的節(jié)能潛力尤為重要,也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控制核心所在,對整車動力性、經濟性等具有決定性影響。
該測評版塊主要針對以下車型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從三個維度,包括工況適應性、環(huán)境適應性、充電效能等對新能源汽車的能效管理水平進行測試。
在該測試規(guī)程下,消費者將能較直觀的分辨市場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性能,避免出現如"續(xù)航大跳水"等現象的出現。
寫在最后:
一句話總結《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管理辦法(2020版)》的發(fā)布:其測評結果,不僅利于消費者的選車、用車,同時也能促進廠家進行改進以及優(yōu)化。另外對于整個行業(yè)而言,也起一個約束作用,敦促其往高質高量的方向發(fā)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