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佳的無妄之災 被原實控人“蘿卜章”或坑掉幾個億
奧特佳3月19日晚公告稱,公司原實際控制人王進飛涉及的借款糾紛有了判決結果,南通中院一審判決王進飛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向原告歸還3000萬美元并支付相應利息、違約金,支付律師費。與此同時,法院判決奧特佳需對王進飛上述還款義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在上市公司看來,王進飛當初冒用了公司名義對其借款進行擔保,公司遭受了無妄之災。雖然只是一審判決,但按照會計準則,奧特佳需計提逾3億元預計負債。這對公司的業(yè)績無疑是一個重創(chuàng)。
遭原老板坑慘了
根據(jù)奧特佳公告,公司于3月18日收到南通中院的判決書一份,就公司涉及的相關案件作出一審判決。
早前,奧特佳曾披露,其原實際控制人王進飛與他人聯(lián)合,于2014年向劉斌借款 5000萬美元,未能如期歸還。2018年3月,王進飛與劉斌簽署借款補充協(xié)議,約定王進飛承擔3000萬美元債務及相應的利息和違約金等。王進飛私刻奧特佳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名章,并冒用公司名義在補充協(xié)議上簽字蓋章,將公司列為借款擔保人。
之后,王進飛仍無力歸還借款,出借人劉斌向南通中院提起訴訟,將包括王進飛及奧特佳在內(nèi)的9人(或法人)列為被告,要求履行還款或擔保義務。
南通中院的判決結果顯示,王進飛需要在一定時間內(nèi)償還3000萬美元本金、利息等,而奧特佳及其他被告需對王進飛上述還款義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南通中院認為,王進飛持有的公司印章,雖其陳述系私刻,但曾在多筆借款中使用,足以使他人產(chǎn)生合理信賴。王進飛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奧特佳應對本案借款承擔擔保責任。
對于上述判決,奧特佳有自己的話要說。公司稱,王進飛相關債務糾紛與公司毫無干系,其私刻公章、冒用公司名義簽署擔保協(xié)議的行為公司并不知情。王進飛簽署相關協(xié)議時在公司不擔任任何職務,僅為公司股東,其無權代理公司從事任何商務活動。公司稱,將就此案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奧特佳有其底氣所在。今年2月,公司發(fā)布“關于收到司法鑒定意見的公告”。司法鑒定意見顯示,在王進飛向蔡遠遠借款7000萬元案件中,“借款合同”上所用印章與奧特佳的真實印章不一致。奧特佳當時指出,這佐證了王進飛坦承的偽造上市公司公章及人名章的事實。公司也曾多次在公告中透露,王進飛已向警方坦承了其偽造公司公章及法定代表人人名章、冒用公司名義參與民間借貸的不法行為。
2018年業(yè)績恐“變臉”
雖然奧特佳一直堅稱自己與相關借款糾紛無關,并要上訴,但根據(jù)一審判決書,公司可能承擔3.55億元的連帶償還責任。公司稱,由于判決尚未生效,根據(jù)會計準則,公司將為此計提相應額度的預計負債,從而使公司2018年凈利潤減少3.55億元。
2018年前三季度,奧特佳實現(xiàn)凈利潤4.27億元,同比增長70.47%。公司在2018年三季報中預測,去年全年的盈利約為4.04億元~5.5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0%~50%。顯然,一旦公司計提了上述預計負債,2018年的成績單將大受影響。
提起原老板“蘿卜章”事件,奧特佳恐怕是一肚子苦水。公司去年10月曾披露,公司共收到與王進飛、帝奧控股(王進飛實際控制)相關民間債務糾紛8起訴訟案件,訴訟涉及總金額7.44億元。公司母公司共有五個銀行賬戶被司法凍結。
2018年末,奧特佳籌劃多時的收購事宜也因此而擱淺。
奧特佳曾于2018年8月宣布溢價7倍、以7.28億元收購國電賽思100%股權。國電賽思主營業(yè)務為基于電力電子雙向變換技術的應用產(chǎn)品,產(chǎn)品主要用于鋰電池充放電設備及檢測設備。奧特佳稱,通過此次并購,公司可以注入有較大發(fā)展?jié)摿Φ膬?yōu)質資產(chǎn),提高資產(chǎn)質量和持續(xù)盈利能力。
2018年12月12日,奧特佳披露,公司收到律師函,國電賽思及其三名股東決定解除與公司簽署的相關重組協(xié)議國電賽思方面認為,上市公司牽涉股東王進飛偽造公司公章相關民間借貸糾紛的情況已對并購構成實質性障礙且“無法正常推進”。為此,國電賽思方面不愿繼續(xù)進行此次并購,并認為上述障礙系上市公司過錯所致,主張由上市公司賠償其“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對上市公司造成一系列困擾的“元兇”王進飛在2018年9月通過委托部分表決權方式,將其奧特佳實際控制人之位讓給了公司時任“二當家”張永明。目前,王進飛及其控制的帝奧控股合計持有奧特佳9.9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1.87%,市值約為28億元。只不過,其中99.1%的股票已被質押且處于債務違約狀態(tài);占比99.22%的股票已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7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nèi)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nèi)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