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三生  眼下創(chuàng)投圈和AI大模型領域鬧得沸沸揚揚的月之暗面" />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月之暗面事件透析,如果 Kimi 沒出圈?

圖片

文 / 三生 

眼下創(chuàng)投圈和AI大模型領域鬧得沸沸揚揚的月之暗面“仲裁”事件,楊植麟發(fā)文還原了事件始末,力挺陷入爭議漩渦的張予彤的同時,對整個事件的是非曲直也做了說明。

關于持股沒有披露的問題,這是個板上釘釘?shù)牧鞒惕Υ。但還有一個重要事實:循環(huán)智能及老股東們在月之暗面持股多少,是一開始就敲定好的,即拆分在前,張予彤持股在后,也就是楊植麟所說的“相互獨立”。不管張予彤在后面是否持股、持多少股,其實都沒有影響到循環(huán)智能及老股東們的利益。     

這場由香港仲裁案所掀起的風波,不僅關乎月之暗面未來的命運,也很有可能成為科技創(chuàng)投圈的歷史性事件。 

01 麻煩的源頭:Kimi火了

其實,在AI大模型這條賽道上,月之暗面創(chuàng)立的時間并不算早。

OpenAI這種國外對手不算,在其創(chuàng)立之前,國內市場也已涌出不少大模型產品,各路互聯(lián)網大廠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在“百模大戰(zhàn)”中大顯身手。

無論是背景實力還是團隊名氣,創(chuàng)業(yè)之初,資歷尚淺的Kimi在很多方面并不占優(yōu)。但是,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結果是,Kimi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忠實用戶,稱得上是國內大模型領域的“當紅炸子雞”。

根據(jù)AI產品榜的最新數(shù)據(jù),11月份時,Kimi網站訪問量已超3200萬,在國內同類產品中位列第一。

官方公布的10月Kimi全平臺月活用戶已經超過3600萬。就在不久前,Kimi全面開放一周年時,Kimi正式發(fā)布新一代數(shù)學推理模型,能力直接對標 OpenAI o1系列。    

圖片

月之暗面的Kimi儼然已成為中國對抗太平洋對岸OpenAI的代表之一。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使用Kimi這個產品很可能是在今年3月之后。但在此之前,Kimi和月之暗面就已經在投資圈火了起來。

2024年2月,月之暗面完成了一輪超10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紅杉中國、美團、小紅書等參與其中,投后估值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

此輪融資之后,月之暗面一躍成為國內大模型賽道上估值最高的“獨角獸”。而在此之前,出道更早,且更重視toB市場的智譜AI和minimax的估值都已躍過16億美金邁向更高的估值。

可以說,此次融資之前,Kimi在競爭中并不占優(yōu),有出局的危險。而隨著阿里入局,騰訊也緊隨而至,資金實力大漲的Kimi才得以放開手腳,最終走向出圈。

但是,也正是伴隨著Kimi和月之暗面的爆火,麻煩緊隨而至。  

02 錯過一個月,錯過一個時代

從時間線上看,2023年3月之前,ChatGPT帶動的AI大模型賽道爆火,各方都在爭搶時間入場。

2023年上半年,月之暗面獲得了超2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彼時估值為3億美元。六七月份,月之暗面獲得來自美團龍珠、藍馳創(chuàng)投等投資方的A輪融資。

到了2023年10月,月之暗面推出了全球首個支持輸入20萬漢字的智能助手產品Kimi,公司開始破圈,阿里等大廠的投資緊隨而至,估值開始暴漲。

從融資和發(fā)展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月之暗面的發(fā)展節(jié)奏非常之快,之所以如此著急,就在于AI大模型創(chuàng)業(yè)的窗口期非常短。

圖片

對此,楊植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2023年2月開始集中做第一輪融資。如果delay(延遲)到4月,基本沒機會了。但如果2022年12月或2023年1月做也沒機會,當時有疫情,大家沒反應過來——所以,真正窗口就是一個月。”    

錯過這一個月,可能就錯過一個時代。

成功和失敗其實往往只有一線之隔。這種情況下,流程上出現(xiàn)一些不完善幾乎難以避免,F(xiàn)在的輿論,就是創(chuàng)業(yè)者為此付出的代價……但如果再讓他們選一次,恐怕還是要先把公司干成了再說。

完美的程序步驟是,原有投資人的股東會、所投公司的董事會程序全完,然后新項目分立出去,核心人員再全職去干。

這是理想狀態(tài),但機會不等人。等這邊什么程序都走完,可能一年都過去了,黃花菜都涼了,還創(chuàng)個什么業(yè)?

此外,還有一個爭議點就是張予彤,也是錯過跟投的老股東們揪住不放的關鍵。

這里首先要明確的是,循環(huán)智能和月之暗面的分拆方案在前,持股在后,不管張予彤拿多少股票,都不改變老股東的利益。

其次,當時沒有披露確實存在瑕疵,但張予彤在月之暗面的融資、戰(zhàn)略和業(yè)務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而且她的股份也不是一次性授予,而是未來多年持續(xù)工作的對價。

這里還是要分清理想狀態(tài)和現(xiàn)實情況,借用朋友圈里一位投資人朋友的觀點:

“實質上,所有股東都同意了,予彤這一票沒有決定作用,楊植麟"賄賂"她沒有意圖、月暗給予彤的14%,看的不是予彤在金沙江的職務,而是對她加入月暗之后、能給月暗在未來帶來價值的“對價”,需要四年來證明和分期授予。如果非要扣上“貓膩"二字,那大家摸摸良心,有多少人能在找自己下一個機會的時候,做到“不騎驢找馬"?何況予彤作為金沙江主管合伙人,離開基金拖泥帶水簡直是不可避免的事。VCPE,創(chuàng)業(yè)公司為了讓基金投資自己、給項目負責人回扣才是職務貪瀆。”     

說到底,還是因為月之暗面和Kimi火了。

正如另一位投資人所說:“雙方矛盾主要基于月之暗面估值大漲,但幾家機構未能參投的落差。”“尤其是當LP來問的時候,他們需要給個交待。”

這也許可以解釋金沙江創(chuàng)投為代表的老股東們?yōu)槭裁催x擇仲裁,而不是直接去法院,因為整個過程中有明顯問題的地方不多,走仲裁流程長,雙方的談判空間比較充裕。最后的結果,大概率是彼此商量出一個滿意的賠償金額或者賠償股份,了結這場紛爭。 

03 紛爭可休矣,未來更重要

其實,在循環(huán)智能和月之暗面之間,很難用誰虧欠誰來界定。

2023年2月,楊植麟和前公司循環(huán)智能CEO陳麒聰達成了一致,月之暗面單獨成立公司,循環(huán)智能無償獲得月之暗面一定比例的股份。

第2個月,美國銀行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硅谷銀行破產了。

當時,由于循環(huán)智能的大部分現(xiàn)金都存在硅谷銀行,公司一度陷入現(xiàn)金流危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楊植麟幫忙對接了三家愿意在公司第一輪融資時就購買老股的機構,并同意循環(huán)出售數(shù)百萬美元月之暗面老股來緩解現(xiàn)金流危機。    

可以說,楊植麟對循環(huán)智能出手相助已經是相當“仗義”。但人生吊詭的地方就在于,老股東們對月之暗面發(fā)起的仲裁,正是借助了循環(huán)智能這塊跳板。

楊植麟遇到仲裁風波的時候,幾家沒投新公司的老股東,對這段歷史就選擇性遺忘了。

對此,楊植麟并沒有太多抱怨。他真正在意的,是AI時代稍縱即逝的機會,是競爭對手們在你追我趕,誰也容不得犯錯。

“在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大洋彼岸的團隊正在發(fā)布新的AI產品。”他在回應結尾說。

他的擔心顯而易見。

圖片

12月5日,OpenAI官宣將在接下來的12天內連開12場發(fā)布會,向外界公布自己的最新技術進展。其在發(fā)布會上推出了ChatGPT o1和o1-Pro,其中o1-Pro定價200美元/月,成為目前AI領域中針對個人用戶最昂貴的訂閱方案。

OpenAI又在憋什么大招?全世界所有的AI技術公司都感受到了緊張。    

楊植麟在回應中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和團隊繼續(xù)全力以赴把Kimi的技術和產品做好。”并承諾團隊將會“夜以繼日地戰(zhàn)斗”。

不要讓短期的利益紛爭,耽誤了對未來充滿夢想的AI“獨角獸”。

*題圖由AI生成

       原文標題 : 月之暗面事件透析,如果 Kimi 沒出圈?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