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跑出616億超級獨角獸:融資240億
科學家創(chuàng)業(yè),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作者丨黃小貴
10月8日,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通過港交所聆訊,IPO進入倒計時。
地平線是一家為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收入主要來自汽車解決方案,包括產品解決方案、授權及服務業(yè)務。
灼識咨詢數(shù)據顯示,按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解決方案總裝機量計算,地平線在國內所有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截至9月30日,地平線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已獲得27家OEM(原始設備制造商)采用,裝配290款車型。
地平線創(chuàng)辦于2015年,總部位于北京海淀區(qū),創(chuàng)始人兼CEO是余凱。
余凱是南昌人,生于1976年11月,1994年畢業(yè)于江西師大附中,同年被保送至南京大學電子科技與工程學院。余凱讀大三的時候,遇到了著名聲學音頻專家徐柏齡教授,從徐教授那里知道了人工神經網絡方面的研究,迷上了這個領域,之后一直鉆研。1999年讀研期間,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也是關于神經網絡的,并且他的碩士論文方向就是人工神經網絡解決語音識別雞尾酒會效應。
2000年研究生畢業(yè)后,余凱赴德國留學,2004年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yè)后,余凱先是在德國西門子研發(fā)中心做研究員。之后的2006年至2012年,在NEC美國研究院擔任媒體實驗室主任。在國外,余凱“主要就是做研究寫論文,發(fā)表了100多篇論文,回國的時候,可能在人工智能領域是論文引用率最高的幾個華人學者之一”。2010年,余凱帶領NEC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拿過第一屆ImageNet的冠軍(ImageNet競賽被稱為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的奧林匹克)。
2012余凱回國,2012年至2015年,任百度多媒體部和圖片搜索產品部高級總監(jiān),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百度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
2015年,余凱創(chuàng)辦地平線,做自動駕駛車規(guī)級芯片。當時是在中國第一家從軟件算法切入到深度神經網絡芯片的,也是中國最早做深度神經網絡專用芯片的企業(yè)。
地平線成立以來獲得多次投資,累計融資超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2023年12月28日完成D輪融資后,估值8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6億元)。
地平線的投資方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寧德時代、比亞迪、舜宇光學、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云峰基金、五源資本、英特爾等產業(yè)資本和知名投資機構,涵蓋汽車產業(yè)鏈上下游。
其中,(IPO前)余凱個人持股比例為14.85%,上汽持股比例為8.78%,高瓴持股比例為3.24%,紅杉持股比例為2.36%,英特爾資本持股比例為1.36%,比亞迪持股比例為0.11%。
招股書顯示,地平線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收入分別為4.67億元、9.06億元、15.52億元、9.35億元。今年上半年9.3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51.6%。
報告期內,地平線經營虧損分別為13.35億元、21.32億元、20.3億元、11.05億元,虧損凈額分別為20.64億元、87.2億元、67.39億元、50.98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凈額超過226億元。地平線稱,虧損最主要的原因是研發(fā)的持續(xù)投入。
自動駕駛這塊大蛋糕實在太誘人了,必須技術投入搶占高地。根據灼識咨詢的數(shù)據,到2030年,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駕駛自動化解決方案中所占的份額將超過60%。預計到2027年,中國乘用車部署的駕駛自動化解決方案中將有接近一半是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到2030年,該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80%以上。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央廣網財經、上海證券報、南京大學官網、余凱在五源資本年會發(fā)言等內容,一并致謝。封面圖來自企業(yè)官網。
原文標題 : 北京跑出616億超級獨角獸:融資240億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