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全新電動機器人:碾壓擎天柱,嚇壞馬斯克!
美國當?shù)貢r間4月17日,成立于1992年的波士頓動力,在宣布那個因后空翻走紅網(wǎng)絡的液壓機器人Atlas正式下線,但,十幾個小時后,波士頓動力發(fā)布了全新電動機器人Atlas的視頻。
是的,全新的電動機器人沿用了Atlas的名字,Atlas作為古希臘神話中的擎天巨神。波士頓動力沿用這個名字,自然是要致敬液壓時代的后空翻網(wǎng)紅機器人Atlas,并且希望電動化后,會有著更出色的表現(xiàn),并被人類認可和接受。
下面是一段關于Atlas的三十秒的視頻,視頻如下:
從視頻中看到,這躺平的電動機器人Atlas,從躺平到站立采用的動作,以及姿態(tài)調整,其肢體的靈活度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人類,人類正在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物種,從而在物理結構層面打破人類自身的枷鎖——雙腿以不符合正常人類的姿勢扭曲,不需要手臂的支撐而直接站立,同時,頭部和身體可以完全180°旋轉。
對人類來說,這是典型的恐怖片中的生物,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看到了波士頓動力的電動Atlas,都被嚇壞了,在X上回復BostonDynamic是“出冷汗+午夜兇鈴”。
從波士頓動力發(fā)布的視頻來看,電動的Atlas在行動自由度上是全面碾壓了特斯拉的擎天柱,下面是來自X上賬號為Tesla Optimus在Feb.25 2024年發(fā)布的關于擎天柱的最新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Tesla Optimus也是采用電機驅動,而不是類似此前走紅網(wǎng)絡的后空翻Atlas采用的液壓驅動。
電驅動和液壓驅動,這兩種不同的驅動方式各有優(yōu)劣,但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似乎致力于研究AI+具身智能的機器人公司,都在不約而同的采用電驅動,液壓Atlas因為制造成本高昂而一直無法規(guī)模商業(yè)化。
此番采用電動化,波士頓動力自然是希望能夠將電動Atlas盡快的商業(yè)化。
波士頓動力的CEO Playter表示,全電動的Atlas的公司15年來的工作成果,是一直與液壓Atlas是并行研發(fā)的,接下來將設計一款性能遠超以往任何機器的新一代機器人,并且計劃將其作為產(chǎn)品投放工業(yè)、物流等領域。
而特意為電動Atlas設計的“頭部”,并不像擎天柱這樣的人形機器人一樣,設計類似人類的頭部,Playter認為類似人類的頭部設計,始終會給人一種威脅感,而電動Atlas這種集成交流燈光的圓形頭部設計,借鑒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小臺燈,希望傳達出一種友好的氛圍。
顯然,波士頓動力希望電動的Atlas或者是Playter口中的新一代機器人,不光是可以進入工業(yè)、物流等領域,更希望進入的是走人人類的家庭生活中提供服務,這也是特斯拉擎天柱想干的事情,馬斯克表示,擎天柱的目標是2萬美元左右。
為何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把人形機器人都會放到工廠打螺絲的,曾經(jīng)有投資人對車智Michael表示,是不是機械臂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只是機械臂就無法訓練出能夠走進人類家庭這個更廣闊市場的機器人。
相比工業(yè)級的應用,可能機器人公司,更希望走進的人類家庭生活,或者是商場、餐館、娛樂場所等人類生活場景的方方面面,因為,這才是更為廣闊的市場,量級甚至要比汽車的量級還要高一個到兩個數(shù)量級。
1992年成立的波士頓動力,命途多舛,2013年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購, 2015年軟銀曾經(jīng)和阿里、富士康聯(lián)合發(fā)布過一個輪式的服務機器人Pepper,售價1萬元,但最終也沒有成功,2017年軟銀從Alphabet手里將波士頓動力買過來,在發(fā)布機器狗SpotMini后,在2020年,軟銀將波士頓動力賣給了韓國現(xiàn)代汽車。
顯然,如果電動化的Atlas要進廠打螺絲,韓國現(xiàn)代的工廠也是第一個客戶,畢竟特斯拉就希望擎天柱在特斯拉超級工作打螺絲、蔚來工廠也在試用優(yōu)必選的人形機器人、比亞迪也重注投資了稚暉君的人形機器人公司智元機器人。
目前,國內人形機器人公司創(chuàng)業(yè)熱潮在興起,車企背景的產(chǎn)業(yè)投資人也在積極投資這方面的標的,這些人形機器人公司看到電動化的Atlas后,馬斯克都被嚇壞了,不知道是否有了新的追趕方向。
原文標題 : 波士頓動力全新電動機器人:碾壓擎天柱,嚇壞馬斯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chǎn)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