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大佬們都在談算力 海光信息是否站上了風口

2023-09-27 10:10
投資者網
關注

《投資者網》云詩蒙

一夜之間,大佬們都在談算力。

近日,華為公司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公開表示:“我們即將進入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基礎就是大算力,今天的年輕人,明天有可能就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領袖。”

副董事長孟晚舟也指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算力是核心驅動力。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大小決定著AI迭代與創(chuàng)新的速度,也影響著經濟發(fā)展的速度。算力的稀缺和昂貴,已經成為制約AI發(fā)展的核心因素。”

早在今年5月,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我們已到達生成式AI引爆點,從此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會有算力需求。”

那么,為什么算力如何重要?算力是計算機設備或計算/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配合共同執(zhí)行某種計算需求的能力,算力可以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動力”。

以ChatGPT為例,訓練它所耗費的算力大概是3640PetaFLOPs/天,相當于用每秒運算1000萬億次的算力對模型進行訓練,需要3640天才能完成。沒有海量的算力,人工智能應用就無法工作。

算力已經成為全球AI科技公司博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半導體產業(yè)鏈國產化的大背景下,國產算力芯片公司能否實現突圍呢?

盈利能力持續(xù)提升

近期,海光信息(688041.SH)發(fā)布2023年中報。

上半年,海光信息營業(yè)收入26.15億元,同比增長3.24%;實現歸母凈利潤6.77億元,同比增長42.3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6.19元,同比增長42.00%,實現營收利潤雙增。

同期,公司毛利率62.87%,較2022年提升10.45%;費用方面,公司2023年上半年,銷售、管理、研發(fā)費用分別為0.44億元、0.69億元、8.3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3%、11%、20%。

研發(fā)發(fā)面,上半年投入總額12.30億元,同比增長36.87%,研發(fā)人員數量1382人,同比增長24%,占員工總人數的90.33%。研發(fā)投入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達到47.10%,同比增加11.58%。研發(fā)支出資本化的金額為3.93億元。

研發(fā)專利來看,上半年新增知識產權項目申請187項,知識產權項目獲得授權數為297項。累計獲得發(fā)明專利550個、實用新型專利81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證書200項、軟件著作權206項。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預付款項18.69億元,主要系原材料采購及戰(zhàn)略備貨預付貨款增加所致;公司其他非流動資產中預付產能款為6.52億元,較年初增長57.5%?梢姾9庑畔閿U大產能已做足準備。

風險提示方面,海光信息存在客戶、供應商集中度較高風險。由于服務器行業(yè)頭部效應較明顯,公司主要客戶集中在國內幾家主要服務器廠商中。由于集成電路領城專業(yè)化分工程度及技術門欄較高,部分供應商的產品具有稀缺性和專有性。

CPU+DCU雙輪驅動

海光信息業(yè)績增長是CPU+DCU雙輪驅動的結果,公司生產的高端處理器分為通用處理器海光CPU系列產品和協(xié)處理器海光DCU系列產品。

海光信息的海光一號CPU,其技術是來源于美國知名芯片商AMD授權,2016年3月和2017年10月,海光微電子、海光集成分別與AMD簽署了《技術許可協(xié)議》,約定AMD將高端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許可授予兩家合資公司。

早年依托AMD的第一代Zen架構技術授權,海光信息陸續(xù)研發(f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兩款GPU產品。之后AMD不再給海光信息授權后續(xù)Zen架構,海光在現有產品基礎上繼續(xù)研發(fā)了海光三號,并在2022年3月實現量產。

總的來看,海光CPU系列產品兼容國際主流x86指令集,內置多個處理器核心,集成通用的高性能外設接口,擁有完善的軟硬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完備的系統(tǒng)安全機制。針對不同應用場景要求,分別提供海光7000系列產品、5000系列產品、3000系列產品,滿足云計算、物聯(lián)網等信息服務。

海光DCU系列產品,以GPGPU架構為基礎,兼容“類CUDA”環(huán)境,內置大量運算核心,具有較強的并行計算能力和較高的能效比。任何芯片企業(yè)想要打開市場,短期內兼容CUDA生態(tài)十分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產品下的深算二號實現LLaMa、GPT、Bloom、ChatGLM、悟道、紫東太初等為代表的大模型的全面應用,與國內包括百度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全面適配。

9月20日的機構調研中,海光信息表示深算二號已經發(fā)布并實現在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yè)計算等領域的商用,深算三號研發(fā)進展順利。公司下一代CPU產品還有海光四號、海光五號。

除了海光,國產自研CPU產品還有龍芯、鯤鵬、海光、飛騰、申威、兆芯等。這些公司都深度受益于國產化替代的趨勢,同時也面臨著技術研發(fā)、市場競爭、供應鏈穩(wěn)定等挑戰(zhàn)。

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力。AI算力迎紅利兌現期。

AI算力共享

算力短缺催生算力租賃賽道,一方面,高性能GPU供不應求,另一方面中小下游客戶在進行模型的訓練的前期投入不多,算力租賃可以大大降低進入大模型賽道的門檻。

據西部證券研報,從2022年8月開始到2023年9月2日,已經有22家公司宣布布局算力賽道,2023年6-8月尤為密集。

9月25日,鴻博股份(002229.SZ)在投資者平臺表示,公司于2022年8月簽署相關合作協(xié)議,正式進入AI算力租賃業(yè)務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有算力租賃公司已經拿下億元級訂單。

9月7日,中貝通信(603220.SH)發(fā)布公告稱與青海聯(lián)通簽訂3.46億元算力服務框架協(xié)議。雙方以H800設備為基礎搭建算力服務平臺,提供960P算力服務,服務費按照含稅12萬元/P/年計算。本次合同金額約3.46億元,算力平臺計劃自2023年11月1日起運行,服務期為3年。這是市場首個具體公開且正式落地的算力租賃服務框架,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意義。

9月25日,創(chuàng)業(yè)黑馬(300688.SZ)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已與上海信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紫光曉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銷售合同》的簽訂,主要采購以H800芯片為核心的DGX一體機,合同總價款為1613萬美元。設備預計將在三個月左右到貨并在一個月內開展算力出租業(yè)務。根據目前算力租賃市場普遍價格12萬元-20萬元/P/年預估,公司首批500P算力租賃業(yè)務將帶來0.6億元到1億元收入。

另外根據京東顯示,一臺8卡H800Al服務器售價約在268萬元計算,算力租賃基本在1年半可回本。

華安證券研報中表示,隨著算力需求持續(xù),算力租賃價格持續(xù)或進一步走高,相關企業(yè)業(yè)績兌現與確定性持續(xù)提升,將不斷推升板塊行情。

隨著各種大語言模型和算法不斷涌現,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未來算力缺口巨大。AI算力紅利或將持續(xù)釋放。(思維財經出品)■

來源:投資者網

       原文標題 : 大佬們都在談算力 海光信息是否站上了風口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