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周刊 |重慶啟用首個5G自動駕駛開放道路示范基地
【智車科技第30周自動駕駛周刊】
1.重慶啟用首個5G自動駕駛開放道路示范基地,長安入駐
7月26日,國內首個5G自動駕駛開放道路場景示范運營基地在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啟用。據介紹,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具有重慶典型特色的彎道、立交、異形路口等道路環(huán)境,目前在已建成區(qū)域進行了5G網絡建設和網聯(lián)化改造,可為車企提供自動駕駛車輛開發(fā)的前期驗證,同時也為社會車輛提供自動駕駛體驗空間和運營服務。
長安汽車作為首個入駐重慶5G自動駕駛公共服務平臺的車企,將在該示范區(qū)域內進行L4級自動駕駛示范運營,運營長度4.3km,全程設置9個站點,未來可以讓普通用戶體驗到5G技術下的智慧出行。
2.沃爾瑪與自動駕駛汽車創(chuàng)企Gatik合作,推行試點項目
7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沃爾瑪公布了它與自動駕駛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Gatik合作的一個新試點項目。這兩家公司將在美國阿肯色州本頓維爾試點其雜貨提貨和送貨服務。
Gatik是一家位于加州帕洛阿爾托的初創(chuàng)公司,它專門為B2B短途物流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目前該公司成立已有兩年時間。今年6月,該公司宣布獲得4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此輪融資由Innovation Endeavors領投,Trucks Venture Capital、Dynamo Venture Capital、Fontinalis Partners和AngelPad參投。
3. OTSL合作三家公司,提升自動駕駛模擬水平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12日,短距離無線和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商兼分銷商OTSL公司宣布與三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此三家公司都是電子系統(tǒng)和自動駕駛等相關先進技術的提供商,分別為德國COSEDA Technologies、美國VectorZero以及芬蘭的AILiveSim。此次合作將加強OTSL公司的3D實時傳感器模擬器框架 – COSMOsim(R)生態(tài)系統(tǒng),該框架是特意針對自動駕駛所研發(fā)。COSMOsim(R)是全球首個可以同時在一個屏幕上實時運行五種模擬器的平臺,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紅外線和超聲波傳感器。
4.自動駕駛商業(yè)化沒那么容易!通用推遲至19年之后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24日,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表示,由于需要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更多測試,因此自動駕駛汽車商業(yè)化部署時間將推遲至2019年之后。Cruise首席執(zhí)行官Dan Ammann表示,將在舊金山擴大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而且Cruise還在與豐田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合作,研發(fā)專用自動駕駛汽車。
5.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主任張云飛:5G讓自動駕駛的反應更敏捷
據張云飛介紹,最早的自動駕駛更多強調單車智能,再加上一堆攝像頭、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設備,來增強車對環(huán)境的感知力。張云飛強調,這種模式的自動駕駛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成本太貴,攝像頭、傳感器全部加在一起L4級汽車的費用可能高達上千萬;第二,安全性不夠,因為光也有很多局限條件,識別率不夠;第三,測試太耗時,waymo用了十年的時間,大概測試了1000萬英里。張云飛表示,有了5G之后,一方面可以通過模擬測試,來加快測試效率,另一方面,5G低時延的特性,可以大大縮短反應時間,這是之前“視覺模式”解決不了的!艾F(xiàn)在基于5G的特點,做的自動駕駛的測試,都是為了提高它對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F(xiàn)在看,至少說5G對于自動駕駛判斷的準確度,會有比較大的提升。”張云飛總結道。
6. 浙江:首輛5G無人車測試完成,系統(tǒng)延時僅1毫秒
在國家智能網聯(lián)汽車(浙江嘉善)示范區(qū)的測試場上,工作人員正拿著平板電腦對車輛進行測試,遇到行人,車輛自動停車,待其走過再啟動;遇到紅燈,車輛自動剎車……近日,浙江首輛5G無人車正式上線,并完成了封閉場地內共7個模塊31種場景的測試。“無人車就是一輛普通的小汽車,能實現(xiàn)無人駕駛,主要是靠加載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云端智能服務和各類傳感器!瘪S勢科技IE工程師謝能能告訴記者,在嘉善產業(yè)新城內,已經有兩輛無人車在工作日的午餐時間用于接送員工去食堂用餐。
7. 資源共享 Lyft公開L5級自動駕駛數據
據外媒報道,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將公開一整套開放式自動駕駛數據集,公司宣稱這是“業(yè)內最大的自動駕駛公共數據集”,涵蓋了近5.5萬張3D高清截圖,且由人工審核員,按照圖片分類進行手動貼標。此外,數據集還涵蓋了7個車載攝像頭及3個激光雷達所采集的數據,以及可供駕駛員使用的平面地圖及高清空間語義數據,這些數據可與截圖的信息相對照。
8. 軟銀成立愿景基金2號,自動駕駛是重點
北京時間7月26日,軟銀集團宣布推出其第二期愿景基金,規(guī)模達到了1080億美元,高于一期基金的970億美元,其中軟銀集團出資為380億美元,該基金被稱為Vision Fund 2,將重點投資AI技術。軟銀旗下的首期愿景基金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專注于年輕科技公司的投資基金,投了美國的Uber、中國的滴滴、印度Ola、東南亞Grab、巴西99Taxis、歐洲Taxify、中東Careem等共享出行平臺,買下了全球的共享出行賽道。在自動駕駛領域,軟銀愿景基金進行了嘗試性的投資,并且集中在美國是從,分別投資了GMCruise、Uber ATG和Nuro,前兩者的商業(yè)化路徑是RoboTaxi和量產自動駕駛乘用車,而后者的商業(yè)化方向是無人物流車,投入的資金約為40億美元,GM Cruise一家就拿到了22.5億美元。
9. 戴姆勒與博世獲無人監(jiān)督自動泊車許可
7月23日,戴姆勒和博世在自動駕駛領域共同邁向了新的里程碑:兩家公司現(xiàn)已獲得巴登-符騰堡州有關部門的批準,在斯圖加特的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停車場日常使用自動代客泊車(Automated Valet Parking)系統(tǒng)!按舜伟偷-符騰堡州相關部門的批準,為未來全球其他停車場獲批提供自動泊車服務開創(chuàng)了先河。”戴姆勒股份公司驅動技術和自動駕駛負責人邁克爾·哈夫納博士(Dr. Michael Hafner)表示:“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先鋒,這一項目為自動代客泊車在未來量產做好了準備!
10. Google 系兩公司聯(lián)手,要讓無人車少“犯錯”
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開始和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合作,想要加強訓練AI算法的質量和效率。他們希望訓練出一個AI模型,讓無人駕駛汽車可以保持99%以上的障礙物識別率。這兩家公司可以說是一對表兄弟,都歸Google母公司Alphabet所有,在這項合作中,DeepMind為Waymo提供了一種被稱為基于人口的訓練(Population Based Training,簡稱 PBT)的AI技術,這項技術能讓Waymo的算法訓練不那么密集勞動。
PBT的靈感來自于達爾文的進化論,由DeepMind在2017年開發(fā)。Waymo之前的算法是一個模型接受一個任務來不斷優(yōu)化,而PBT是由多個隨機變量啟動的機器學習模型,以一種進化的方式相互對抗,只有最優(yōu)的才會留下來。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