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控訴自動駕駛汽車遭受人類“欺負”
日前,Uber自動駕駛部門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的負責人埃里克·邁霍費爾(EricMeyhofer)在第三屆Elevate峰會上表示,他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經常在路上遭受“欺負”,而實施者則是行人和其他道路參與者。
“我們經常遇到人們欺負這些車輛的情況。他們對待自動駕駛汽車的方式更有攻擊性,由于我們不會采取行動,因此他們覺得我們允許這種行為。盡管有視頻正在拍攝,但是人們依然欺負自動駕駛汽車,并挑戰(zhàn)無人車的底線,以確定他們可以如何對待這些車輛,這一點很有意思!边~霍費爾表示。
根據(jù)車身搭載攝像頭所拍攝的記錄,“欺負”自動駕駛汽車的主體包括行人和其他道路參與者,方式包括侮辱性手勢和語言、逼迫自動駕駛車輛采取緊急剎車、緊緊跟在自動駕駛車輛后方以及在交叉路口故意搶道等等。對此,邁霍費爾將這些行為形容為“心胸狹窄”。
事實上,遭受到“欺負”的自動駕駛廠商不僅僅是Uber。從去年開始,作為自動駕駛領域領導者之一的Waymo也陸陸續(xù)續(xù)遭受到了當?shù)鼐用竦牟挥押眯袨椤?/p>
在過去的一年內,Waymo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在美國鳳凰城至少遭遇了21次攻擊,包括被逼停、被人拿銳器劃輪胎,甚至有人將槍口志向測試車和安全駕駛員,直接威脅被當?shù)鼐用裢{到人身安全。至于為什么,背后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有人是為了尋求在自動駕駛汽車前急剎車的刺激,有人是因為不滿于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造成道路擁堵,更甚者,有人聲稱是為了給此前被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的Elaine Herzberg進行“復仇”。
另外,雖然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公交、接駁車等領域證實了自己的價值,但是從有關調查來看,人們對于自動駕駛的不信任度卻在增加。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66%的美國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讓我感到害怕”,50%的人覺得“該技術無法可靠運行”,到了2018年,這兩項問題的調查結果皆增加至77%。至此看來,人們雖然對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愈加熟悉,但是論及落地上路,自動駕駛還得繼續(xù)等待。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4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