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一波人工智能,剛迎來春天就進入冬天。”
小i機器人的 CEO 朱頻頻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這幾十年來的第三次人工智能“熱”了: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圖靈測試引起了第一次人工智能熱潮。20 世紀 80-90 年代,語音識別成為了第二次人工智能熱潮的關鍵詞。與前兩次的“曇花一現”不同,第三次人工智能熱是源于互聯(lián)網等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數據,算力和算法,在精準度等方面不斷趨于 100%。不過,朱頻頻擔心,如果人工智能技術無法在產業(yè)上開花結果,這一次熱潮很有可能也很快就銷聲匿跡。
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朱頻頻認為關鍵是“產業(yè)化”。
“所謂產業(yè)化,我認為就是規(guī)范化落地,而且是形成一種有效的商業(yè)模式!彼f,落地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事情,怎樣將有效的商業(yè)模式延展出去,才是人工智能技術能否長足經營下去的重要因素。
對于人工智能落地窗戰(zhàn)略的嘗試,朱頻頻認為”不能人云亦云,大家說什么你就搞什么”!捌鋵嵲趦扇昵,大家都特別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和算法時,我在很多場合就不合時宜地提出了:光有技術是不夠的,必須要跟場景結合在一起,能夠落地的技術才是有價值的!彼麖娬{道。
創(chuàng)立于 2001 年小i機器人也在根據場景調整自身的業(yè)務,從最開始主打 to C 產品,到現在其以客服機器人為切入口,在人機交互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影響力。今年小 i 機器人公布了智能客服、智慧金融、智慧城市在內的 8 大領域解決方案,試圖打造一個核心的技術和產業(yè)平臺。
“小i機器人開始是做to C的聊天機器人,在長期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很多技術和數據,現在現在大家都會非常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和傳統(tǒng)行業(yè)結合。小i機器人其實已經在產業(yè)里邊做了很多年的嘗試!敝祛l頻解釋道,“一方面不斷夯實技術和產品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地拓展客戶,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并且建立更多合作伙伴!
基于小i機器人在AI產業(yè)化方面的實踐,朱頻頻在 2018 硬科技行業(yè)領袖峰會暨鎂客網年會上曾給出了關于’人工智能產業(yè)化”的建議:
第一:掌握源頭的核心技術!斑@個源頭不能只用第三方的開源代碼,也不能只用第三方 API!彼孕機器人的經歷為例說明,做產業(yè)化的時候開源是不夠的,還需要把自然語言處理引擎重新處理的一遍,模型重新訓練一遍!氨热,非結構化文檔中,針對不同的的場景,面對不同的素材和數據,我們要用不同的能力。”他表示核心技術的掌握表現在每一個細節(jié)。
第二:深入應用場景形成完整技術體系!肮庥屑夹g肯定不夠,我們要找準一個業(yè)務場景深入下去,形成完整的技術體系!彼a充道。
第三:形成解決方案和自己的服務體系。“這樣才能把價值傳遞給更多的客戶,我們要形成整個結構,需要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彼f。
此外,朱頻頻強調道“不存在非常完美的人工智能,足以把人全部取代掉。”。他表示,在很多應用場景中,我們要非常清楚人工智能可以做好哪些環(huán)節(jié),不能做哪些環(huán)節(jié)。“其實只要有部分環(huán)節(jié)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整個的流程其實效率已經提高很多!彼f!拔覀儾荒苤竿總人工智能產品都像 Alpha Go 一樣把人類打敗,讓人工智能做一些擅長的事情,其價值已經在不斷發(fā)展起來!敝祛l頻認為在產業(yè)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價值,這樣才能不斷地尋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