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牛津大學發(fā)布一張“資源地圖”,證明高收入地區(qū)90%的人住在城市附近,而低收入地區(qū)僅有50%

2018-01-22 09:25
來源: 鎂客網

近日,牛津大學的大數據研究所發(fā)布了一張地圖,利用這張地圖,你可以“精準”的測量出從家到最近的一座城市步行需要多長時間。

事實上,這是一張“資源世界地圖”,它是由牛津大學、Google、歐盟聯(lián)合研究中心等研究所合作繪制而成的。

為了繪制這張資源地圖,研究團隊集合了多個大型數據源,其中包括銀行、教育機構、醫(yī)療機構、社區(qū)和就業(yè)等數據信息。

在繪制地圖之前,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將每平方千米有1500名及以上居民的一塊連續(xù)區(qū)域,或人口密集地達到至少50000人的一片建筑土地覆蓋區(qū)域定義為城市中心。

接著,他們從計算所在地到最近的城市中心所需的旅行時間的角度切入,以評估城市資源的可獲取性。

隨后,他們通過交通網、城市地理等多個大數據來源創(chuàng)建了一份高分辨率的全球地圖。

通過這張地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全球80%的人口住在距離城市1小時行程內的地方,但是存在因財富差距產生的可獲取性不一致:低收入地區(qū)(主要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只有一半人口(50.9%)住在距離城市1小時行程內的地方,而高收入地區(qū)(主要是歐洲和北美)的數字則高達90.7%。

這張地圖不僅利于人們更便利的使用,同時也有助于研究學者利用此對社會問題進行研究。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