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世界互聯網大會發(fā)布全球安防首個AI落地報告

北京時間11月7日,在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宇視科技發(fā)布《安防AI 人工智能工程化白皮書》。這是全球安防業(yè)界首個AI落地報告,中國開啟人工智能規(guī)模建設。人工智能從此擺脫概念,以產品、方案、工程化,加速在中國落地和應用,而第一個落地的場景就是安防。

揭開安防+AI規(guī)模部署序幕

中科院自動化所的人工智能研究,在學術領域享有領導聲望;宇視則于2017年在全球部署了500萬臺攝像機,其中已有一定比例的AI攝像機,組建的系統在張學友演唱會實施過成功抓捕;白皮書集合了雙方技術專家及行業(yè)專家的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在當前弱人工智能階段,AI均需要結合具體場景落地,這是世界首部全面剖析安防+AI 的人工智能系統工程化實踐論著。

圖:中科院自動化所高級工程師徐毅、袁飛博士,宇視副總裁林凱、宇視智能研發(fā)部部長李聰廷在烏鎮(zhèn)共同啟動發(fā)布儀式

報告從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yè)發(fā)展的背景、智慧安防生態(tài)圈、智慧安防典型應用、智慧安防規(guī);瘧么嬖诘膯栴},以及智慧安防未來趨勢等五個維度,系統梳理總結了當前安防+AI的發(fā)展現狀,尤其重點分析指出了智慧安防領域存在的八大限制性因素,以及智慧安防的八大最新發(fā)展趨勢。

智慧安防的技術基礎和產品化已趨成熟,因此在下一階段的命題就是如何系統化規(guī)模部署。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從技術手段的不斷革新到產品形態(tài)的成熟落地,智慧安防仍然面臨眾多難題,諸如成本高昂、工程化布點困難、算法場景局限大等。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關系著智慧安防產品和方案能否真正的落地生根。

開放系統 歡迎國內外機構加入

白皮書指出,人工智能序幕揭開,算法仍有很多發(fā)展空間,對于算法落地難、實戰(zhàn)差,工程化是今后要解決的問題。實踐者認為,任何一項技術,其生命力由商業(yè)化應用的程度決定,只有將技術轉化為產品,形成解決方案,最終轉化為用戶的有效利用,才能形成技術和價值的良性循環(huán)。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