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愛泊車創(chuàng)始人閆軍:中高位視頻是路內泊車大勢

2018-08-23 16:10
來源: 億歐網

8月21日-23日,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簡稱智博會)于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展會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小城鎮(zhèn)改革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發(fā)展聯盟與中國國際商會聯合主辦。

智慧停車作為靜態(tài)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會上,億歐專訪了愛泊車董事長閆軍。

愛泊車是一家城市智慧停車管理系統(tǒng)研發(fā)商,成立于2015年。今年6月,獲得由蔚來資本領投、中美綠色基金與三利集團跟投的數億人民幣B輪投資。

旗下兩大業(yè)務分別為AIpark City城市泊車管理系統(tǒng)、AIpark One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tǒng),配合AIpark APP智能停車移動應用使用,同時解決道路與停車場的停車需求。據悉,愛泊車智能管理系統(tǒng)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石家莊、邯鄲等2000多家停車場。

閆軍從技術發(fā)展前景、公司運營和戰(zhàn)略的角度,做了簡要分享。

路內停車技術上,中高位視頻是大勢

路內停車,即將城市道路內空置、閑置的泊位向市民開放,分地區(qū)、分時段、按時長收費,收費標準由地方政府制定。如果合理利用與相對公平地分配,是可以提高車主出行效率與政府交通管理效率,也有利于提示相關停車企業(yè)做好自身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

路內停車,要達到找泊位、車輛駛入駛出的識別、計時、收費等目的,有多種解決方案。愛泊車董事長閆軍說,智能路內停車經歷了5個階段:咪表、車牌掃描PDA設備、地磁、視頻樁和中高位視頻監(jiān)控。

智慧停車技術的發(fā)展并非急劇式、斷裂式的,而是呈現過渡狀態(tài)。如今,地磁、視頻樁和高位視頻作為市面上常見的三種路內停車解決方案,在市場上共存。當被問及行業(yè)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時,閆軍自信認為,中高位視頻一定是發(fā)展趨勢,在未來將完全取代地磁等方案。

中高位視頻,即在高處架設圖像監(jiān)管智能硬件設備,在攝像頭所巡視的“電子圍欄”范圍內,精準識別車輛狀態(tài)、車位狀況與車牌信息。前端設備將信息回傳到后端運營平臺,平臺可以實現用戶的計時、計費、車輛數據保管、數據分析和用戶管理等。愛泊車相關技術人員透露,愛泊車的AIPark天眼系統(tǒng),單桿可以覆蓋8到28個泊位,達到99%以上準確率。

在中高位視頻監(jiān)控背后,還有一套名為“AII藍色大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dentification Blue Brain)的AI算法系統(tǒng)支撐著。這套算法由軌跡跟蹤、目標檢測、機器自動巡檢、多級圖像處理、車牌高可信度判定和停車事件高可信度判定六大核心算法組成,在傳統(tǒng)的車牌識別技術上多加了一道“閘門”,可以辨別過濾異常的停車數據,確保停車記錄的準確有效,智能糾正圖像識別結果。

為了更完善的用戶體驗,當車主認為系統(tǒng)出現錯識狀況時,可以通過APP內設的投訴通道和當地政府設置的車輛管理中心進行電話投訴。愛泊車將每一臺車的泊車記錄保存一年,形成完整的視頻證據鏈條,有利于事后厘清責任劃分問題。

中高位視頻技術的購買成本比地磁、視頻樁更高,如何抓住用戶買單心理?閆軍補充說:“一個項目,看的是管理運行成本,而不僅僅是第一次購買的價格。以我們與石家莊市政府合作的城市停車管理服務平臺為例,從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取代的人力數量從2200人降低至300人,長遠來看,降低了綜合成本!

據了解,政府在采購停車企業(yè)服務時,綜合考量三個因素:技術、商務與服務。愛泊車認為,三者的優(yōu)先級逐層遞減。閆軍說:”政府在做決策時,絕不希望當不成熟技術的試驗田,而是選擇可以大規(guī)模應用、成熟的、用得好的技術。”目前,愛泊車的城市級泊車解決方案在北京、石家莊和邯鄲三市正式實現商用。

“先高后低”和一個新現象

愛泊車本著“先高后低”的原則拓展市場,即先切入務一線城市、再向二三線城市下沉。一線城市的客戶眼界較為開闊、品牌與服務觀念較強、購買力也較強,市場開拓更方便。

然而,一些新現象也引起了閆軍的注意!扒岸螘r間,一些珠三角、長三角縣城的智慧停車需求也起來了。當地政府主動找到我時,我非常吃驚,他們如今在主動發(fā)起采購!

“市場在井噴,而我們的核心是服務好B端和G端的用戶,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再帶動C端的認知度!

二三級城市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了解其消費習慣與消費特點,也許能在一線城市動輒“一個城市就有十幾個停車APP”的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