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
-01-導讀
在免疫系統(tǒng)的復雜網絡中,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因其獨特的生物學功能成為近年研究的熱點。pDCs促進抗病毒免疫反應,并與以I型IFN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關。此外,pDCs也可以誘導耐受性免疫反應。因此,pDCs在抗病毒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深入研究pDCs的生物學特性,有助于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統(tǒng)的復雜性,并為開發(fā)新的治療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02-什么是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
pDC最早因其與漿細胞相似的形態(tài)而得名,但實際上是一類特殊的樹突狀細胞亞群。它們僅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的0.2%-0.8%,其通過Toll樣受體(TLR)7和TLR9識別病毒或自身核酸后產生I型干擾素(IFN-α、IFN-β),體內Ⅰ型干擾素(IFN-α/β)的核心生產者。
此外,pDCs還可以分泌其他促炎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包括IL-6、IL-12、CXCL8、CXCL10、CCL3和CCL4,MHC II類和共刺激分子的表達使pDCs能夠向CD4+T細胞呈遞抗原。因此,其在免疫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03-pDC的表型和遷移
pDC的表面分子表達譜決定了其細胞定位與功能:
發(fā)育標記:CXCR4(維持骨髓內發(fā)育)、CCR2/CCR5(促進骨髓外遷);
歸巢受體:CD62L、PSGL1、β1/β2整合素;
炎癥響應分子:CXCR3、CCR5(趨化至炎癥部位),ChemR23(響應組織損傷信號)。
pDCs主要通過CXCR4、CCR7、CCR2等趨化因子受體以及CD62L、PSGL1、β1/β2整合素等粘附分子在體內進行遷移,主要定位于淋巴組織、腸道和腫瘤微環(huán)境。CXCR4對于pDCs在骨髓基質生態(tài)位中的保留及其發(fā)育是必需的,CXCR4和CCR7介導pDCs遷移到脾白髓中,CXCR4還促進pDC向產生CXCL12的腫瘤募集;在炎癥期間,CXCR3和CCR5驅動pDC遷移到炎癥組織中;CCR2驅動pDCs向皮膚募集; pDC向胸腺和小腸的募集需要CCR9, MAdCAM-1和β7整合素最近被證明可以促進pDC運輸?shù)侥c上皮內室。
-04-pDC的生物性功能
1. 先天免疫的核心作用
pDC通過TLR7/9識別病原體核酸后,激活兩條信號通路:
MyD88-IRF7通路:誘導IFN-α/β分泌,直接抑制病毒復制。
MyD88-NF-κB通路:產生促炎細胞因子(如IL-6、TNF-α),招募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
此外,pDC分泌的IFN-α可激活自然殺傷(NK)細胞和cDC,形成抗病毒免疫的協(xié)同效應。
2. 適應性免疫的調節(jié)者
盡管pDC的抗原呈遞能力較弱,但其可通過以下方式影響T細胞反應:誘導調節(jié)性T細胞(Treg) :在穩(wěn)態(tài)或耐受性環(huán)境中,pDC促進FoxP3+ Treg擴增,抑制過度免疫反應。驅動Th1分化:在病毒感染中,IFN-α可增強cDC的抗原呈遞能力,促進Th1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pDC在疾病中扮演著矛盾角色: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中,pDC因識別自身核酸(如核小體DNA)過度激活,導致IFN-α的異常分泌,驅動疾病進展。在腫瘤免疫中,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pDC常呈現(xiàn)功能抑制狀態(tài),表現(xiàn)為IFN-α分泌減少,并通過表達IDO(吲哚胺2,3-雙加氧酶)或維持Treg擴增,促進免疫逃逸。然而,某些情況下(如TLR9激動劑刺激),pDC可恢復抗腫瘤活性,激活cDC和細胞毒性T細胞。
-05-pDC的TLR7/9反應調控:從分子機制到治療靶點
1. TLR7/9的激活與抑制平衡
激活信號:TLR7識別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或內源性RNA;而TLR9檢測含有非甲基化富含CpG的DNA序列、內源性DNA和合成CpG寡核苷酸的DNA病毒。兩者均依賴內體定位和Hsp90伴侶蛋白完成信號傳導。負調控機制:細胞表面受體如BDCA-2(CLEC4C)通過Syk依賴性信號抑制IFN-α產生,成為SLE治療的潛在靶點;腺苷脫氨酶2(ADA2)通過結合DNA抑制TLR9過度激活,防止自身免疫反應。
2. 靶向TLR7/9的臨床策略
激動劑應用:TLR9激動劑(如CpG ODN)可激活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pDC,增強抗腫瘤免疫。抑制劑開發(fā):TLR7/9雙重抑制劑在SLE和干燥綜合征中顯示療效,通過阻斷IFN-α通路減輕炎癥。-06-結語
盡管目前已經描述了pDCs的許多免疫功能,但pDCs的生物學特性仍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闡明它們在免疫系統(tǒng)中的具體作用機制,以及它們在人類疾病中的角色。未來的研究可能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闡明pDCs感知病原體和內源性核酸的分子機制;研究pDCs在人類疾病中的具體作用機制;以及開發(fā)針對pDCs的治療方法,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
參考文獻:
1.The multifaceted biology of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Nat Rev Immunol.2015 Aug;15(8):471-85013.
原文標題 : 認識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0 “意外”的藥明康德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