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樣受體的輔助分子及其功能
模式識別受體(PRRs)是一類先天免疫受體,是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MP)的傳感器;同時PRRs還可以識別響應壓力或組織損傷而釋放的內(nèi)源性分子,從而充當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的傳感器。Toll樣受體(TLR)是識別許多病原體衍生大分子的PRR,TLR激活導致轉錄因子核因子-κB(NF-κB)和干擾素調(diào)節(jié)因子(IRFs)的激活,分別產(chǎn)生促炎細胞因子和I型干擾素(IFNs)。
TLRs是I型跨膜蛋白,由胞外結構域中的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LRR)、單個跨膜結構域和參與信號銜接分子募集的細胞質(zhì)Toll/IL-1受體(TIR)結構域組成。人類表達10個功能性TLR(TLR1至TLR10),TLR1、TLR2、TLR4、TLR5、TLR6位于細胞膜上,在那里它們識別病原體表面的分子成分。TLR3、TLR7、TLR8和TLR9存在于細胞內(nèi)內(nèi)涵體膜上,在那里它們介導核酸的識別。
TLR形成異二聚體或同源二聚體作為觸發(fā)信號的手段,細胞外和內(nèi)體TLR的外結構域序列都是同源的,這一特征與它們識別的配體的多樣性形成鮮明對比。配體區(qū)分的一種模式依賴于TLR外結構域中存在殘基的差異,然而氨基酸變異和異二聚體的形成只能為識別不同的TLR配體提供有限的支持。因此,必然存在另一種反映TLR配體組成復雜性和多樣性的機制,以確保正確的PAMP檢測和自我/非自我區(qū)分。
特定的輔助蛋白或輔因子可以發(fā)揮這一作用:它們是TLR功能所必需的,它們與TLR或TLR配體相互作用,輔助TLR的激活。由于它們在TLR功能中的重要作用,靶向這些輔助蛋白可能有利于旨在操縱TLR激活用于治療應用的策略。
細胞表面TLR的輔因子
LBP
LPS結合蛋白(LBP)是一種481個氨基酸的糖蛋白,與來源于革蘭氏陰性菌外膜的脂多糖(LPS)具有高親和力。在細胞對LPS的應答過程中,LBP主要起催化作用,即LBP將LPS單體從其多聚體中轉運到CD14,加速LPS與 CD14的結合,1個分子LBP可促使上百分子LPS與CD14結合,介導TLR4對LPS的反應性。
此外,LBP還可以與脂磷壁酸(LTA)、肽聚糖和脂肽結合并將其轉移到CD14,這表明LBP不僅可以幫助TLR4的功能,還可以幫助TLR1、TLR2和TLR6的功能。因此,LBP介導了對來源于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的PAMP的先天免疫反應。
MD2
MD2是一種160個氨基酸的糖基化可溶性蛋白,與TLR4的細胞外結構域結合,它是體內(nèi)TLR4依賴性LPS反應所必需的。TLR4-MD2的晶體結構顯示了MD2如何促進TLR4的功能:LPS將其六條脂質(zhì)鏈中的五條埋入MD2的疏水口袋中,兩個MD2-LPS復合物對于橋接兩個TLR4分子至關重要。由于TLR4-MD2異二聚體中的兩個TLR4分子具有有限的直接相互作用,MD-2對于TLR4的配體結合和二聚化都是必不可少的。
CD36
CD36是在脂筏中發(fā)現(xiàn)的B型清道夫受體家族的雙跨膜糖蛋白。CD36與TLR2-TLR6異二聚體的功能有關,CD36增強了對某些TLR2-TLR6配體的免疫反應。在體內(nèi),CD36的缺乏會導致革蘭氏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此外,CD36還通過TLR4-TLR6異二聚體的組裝介導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淀粉樣β纖維的炎癥反應。
CD36如何介導TLR2-TLR6和TLR4-TLR6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CD36的C末端似乎起著重要作用。酪氨酸激酶LYN與CD36之間的相互作用需要CD36的殘基460-463,抑制LYN激酶活性會損害CD36與TLR4-TLR6的結合,并阻斷NF-κB對oxLDL的激活。因此,將LYN募集到CD36的C末端對于形成功能性TLR4-TLR6-CD36信號復合物非常重要。
CD14
CD14是一種375個氨基酸的富含亮氨酸的糖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或作為髓系細胞上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錨定膜蛋白存在。CD14與多種TLR配體相互作用,增強其激活TLR的能力。重組CD14的直接結合研究表明,CD14具有結合多種微生物產(chǎn)物的不同尋常的能力,包括LPS、肽聚糖、Pam3CSK4、polyI:C和CpGDNA。
CD14首先與TLR4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作為對LPS的反應,CD14是TRIF依賴性信號傳導所必需的,在低劑量下是MyD88依賴性信號轉導所必需的。CD14還增強了對內(nèi)體TLR配體polyI:C、咪喹莫特和CpGDNA的免疫反應,CD14可能促進核酸的普遍內(nèi)化。
CD14除了結合多種配體的能力,還介導了TNF的產(chǎn)生,以響應TLR2-TLR6配體MALP2、LTA、酵母聚糖A和Pam2CSK4,并參與了TLR介導的對各種病毒的免疫反應,CD14究竟如何參與這些過程仍有待確定,但和LPS和核酸類似,CD14可能介導配體與幾種TLR的相互作用。
TRIL
TRIL是一種由811個氨基酸組成的I型跨膜蛋白,在其細胞外結構域中含有12個重復的富含亮氨酸序列。研究表明,TRIL介導TLR3和TLR4信號,但不介導TLR2或TLR9信號。TRIL與LPS、TLR3和TLR4免疫共沉淀,表明TRIL參與配體遞送。
內(nèi)體TLR的輔因子
Granulin
顆粒蛋白(Granulin)是一種富含半胱氨酸的糖基化多功能蛋白,可以與TLR9相互作用。添加外源性顆粒蛋白前體可增強RAW巨噬細胞對合成寡脫氧核苷酸CpG-B和CpG-C的TNF分泌。在Grn-/-小鼠中,CpG ODN與TLR9的結合受損,因此顆粒蛋白可能有助于CpG遞送到溶酶體隔室。這些結果表明,顆粒蛋白有助于CpG的遞送,以促進TLR9反應。目前尚不清楚顆粒蛋白是否與表面受體相互作用,以及是什么決定了TLR9對CpG-B和CpG-C而不是CpG-a的反應增強。未來的研究應澄清這些問題,并確定TLR9激活需要哪種形式的顆粒蛋白。
HMGB1
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家族的成員是與染色質(zhì)相關的核蛋白,參與DNA的轉錄調(diào)控。HMGB1是該家族中研究最多的成員,通過與其受體TLR2、TLR4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受體(RAGE)的相互作用介導促炎功能。
HMGB蛋白可能是核酸先天免疫反應的普遍介質(zhì)。HMGB1結合DNA和RNA,以響應TLR3、TLR7和TLR9的激活,是I型IFN和促炎細胞因子產(chǎn)生所必需的。HMGB1首先被描述為TLR9輔因子,因為它能夠結合CpG DNA,與TLR9相互作用,并增強TLR9對CpG的內(nèi)體遞送。外源性添加HMGB1可增強DC和巨噬細胞對CpG的IFN-α和促炎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IFN-α的分泌依賴于HMGB1與RAGE的相互作用,RAGE是TLR9的“被動”受體輔因子。HMGB1是TLR9對CpG DNA反應所必需的,由于其結合DNA的能力,可能會加劇自身免疫性疾病。
LL37
LL37是TLR9輔因子,與pDCs中自身DNA向TLR9的遞送有關。LL37是一種長37個氨基酸的兩親性肽,在絲氨酸蛋白酶切割其前體后被激活。LL37-DNA復合物對DNA酶的降解具有抗性,并被pDCs內(nèi)化,定位于早期內(nèi)體,從那里介導TLR9依賴性IFN-α的產(chǎn)生。目前沒有證據(jù)表明LL37和TLR9之間存在直接相互作用,這表明LL37在細胞損傷的情況下可能主要作為DNA遞送分子。LL37也被證明可以與自身RNA形成復合物,并將這些復合物遞送到pDCs,以產(chǎn)生TLR7和TLR8依賴的IFN。LL37在TLR驅動的反應中對宿主防御是否重要仍有待確定。
TLR的伴侶、轉運和加工因子
Gp96和PRAT4A
Gp96是介導蛋白質(zhì)折疊的HSP90家族伴侶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ER)同源物。Gp96普遍表達,并作為專性可溶性同二聚體存在,每個單元由N端ATP結合結構域、高電荷中間結構域和C端二聚結構域組成。gp96的靶點數(shù)量有限,包括整合素、血小板糖蛋白復合物和TLR。TLR1、TLR2、TLR4、TLR5、TLR7和TLR9的功能需要gp96。gp96介導TLR的折疊和成熟,然而gp96究竟在哪個階段干預TLR折疊,以及如何干預的,尚不清楚。
PRAT4A是一種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的可溶性ER管腔蛋白。與gp96類似,PRAT4A對ER中多種TLR的成熟很重要,PRAT4A和gp96協(xié)同工作,以確保TLR的正確折疊。
UNC93B1
UNC93B1是一種ER駐留糖蛋白,是內(nèi)體TLR反應所必需的。研究表明,UNC93B1與TLR3、TLR7、TLR8、TLR9相互作用,內(nèi)體TLR的跨膜結構域控制著與UNC93B1的結合。核酸感應TLR必須通過其跨膜結構域與UNC93B1相互作用,以便UNC93B1可以介導其遞送到內(nèi)溶酶體,在那里它們可以結合并響應各自的配體。
AP3
適配蛋白3(AP3)是TLR9運輸機制的必需成分。AP家族的成員是四聚體蛋白,它們介導分泌和內(nèi)吞途徑中膜蛋白的選擇。AP3由四個亞基組成:δ、μ3A、β3A和σ3,負責將DNA/RNA招募到內(nèi)體中,以輸送到溶酶體和溶酶體相關細胞器(LRO)。
組織蛋白酶
TLR9在到達內(nèi)溶酶體隔室時進行蛋白水解處理,也可能在具有低pH值和蛋白酶的早期內(nèi)體中進行。處理TLR的蛋白酶必須與TLR9相互作用,因此被認為是輔因子。組織蛋白酶K缺乏導致BMDC細胞因子對CpG的反應降低,表明組織蛋白酶與TLR9功能有關。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L、組織蛋白酶S和組織蛋白酶F被鑒定為與B細胞系TLR9功能相關的因子。此外,單個組織蛋白酶的抑制劑未能完全抑制切割和TLR驅動的反應,表明要獲得完整的TLR9活性,需要多種組織蛋白酶的活性。
小結
TLR受體可以識別差異很大的PAMP,但顯示出結構保守的外結構域。許多有助于配體區(qū)分和受體信號傳導的分子已經(jīng)被鑒定出來,這些分子顯示出不同的功能:輔因子、信號適配器以及TLR功能的調(diào)節(jié)因子。TLR特異性激活的最終結果必須來自這些介質(zhì)的組合,從而產(chǎn)生復雜的信號。
由于它們對TLR功能的貢獻,對有助于激活TLR的輔因子的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控制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的TLR途徑。盡管這些認識是否可以應用于設計新的療法尚無法衡量,但操縱TLR的其他手段仍然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Accessorymolecules for Toll-like receptors and their function. Nat Rev Immunol.2012Feb 3;12(3):168-79
原文標題 : Toll樣受體的輔助分子及其功能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0 “意外”的藥明康德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chǎn)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chǎn)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