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假單胞菌基因組CRISPR-Cas系統(tǒng)的比較分析

01

文章背景簡介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假單胞菌是革蘭氏陰性需氧細菌,有180多種。假單胞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食物和空氣中。有莢膜、鞭毛和菌毛。營養(yǎng)要求不高,種類多,與人類感染有關的主要有銅綠假單胞菌(P. arugino.sa)、類鼻疽假單胞菌(P.pseudomallei)、熒光假單胞菌(P.fluorescens)等。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條件致病菌,特別是醫(yī)院感染;類鼻疽假單胞菌可引起局部地區(qū)(東南亞)人和動物的類鼻疽。惠斎霟晒饧賳伟廴狙夯蜓破,可導致敗血癥或休克。

超過25種假單胞菌與人類和動物的機會性感染有關。不過,盡管假單胞菌的一些致病種會引起安全問題,但許多假單胞菌在工業(yè)、醫(yī)藥、農業(yè)、環(huán)保等領域中也有應用價值。例如,可用于植物病原真菌(如雪霉葉枯菌、鐮刀菌、棉花黃萎病菌、炭疽菌等)及病蟲害的生物防控。還可通過其產生的植物整張激素,發(fā)揮對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假單胞菌主要可被用于化學農藥的降解、廢水處理、油污處理等。在醫(yī)藥方面的研究也有報道,例如,研究有從假單胞菌中分離出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大環(huán)類酯類化合物OximidinesI 和II,并有利用假單胞菌外毒素與單克隆抗體結合抗腫瘤的報道。

近些年來,CRISPR/Cas系統(tǒng)作為基因編輯工具,已經廣受關注。但事實上,CRISPR/Cas系統(tǒng)本身是原核生物的一種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用于抵抗存在于噬菌體或質粒的外源遺傳元件的入侵。CRISPR/Cas系統(tǒng)是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防御機制,以消滅外來的質體或者噬菌體的DNA。CRISPR序列是由可以感染原核生物的噬菌體DNA片段衍生來的。它可以檢測并摧毀能引起相似感染的其他噬菌體中相似的DNA,因此對原核生物抗噬菌體至關重要。它是由富含AT-的前導序列與跟隨其后的,被短重復序列隔開的特殊間隔序列(spacer)所組成。這些短序重復序列一般由28-37個堿基對組成(總范圍23-55堿基對)。而spacer一般由32-38堿基對組成(21-72bp)。新的spacer可以在免疫系統(tǒng)被新的噬菌體感染后出現,但是一般整個基因中只有少于50組的重復序列-spacer序列。CAS則是一種核酸內切酶?梢岳肅RISPR序列中間隔序列(spacer)對應的RNA指引,識別并且切割特定與其序列互補的DNA鏈。

近年來,人們逐漸發(fā)現,假單胞菌的致病性、對物理化學條件的耐受性,甚至微生物代謝和生物循環(huán)等方面,與其CRISPR-Cas系統(tǒng)也有密切的相關性。研究表明,CRISPR-Cas系統(tǒng)調節(jié)假單胞菌的生物膜生成和聚集行為。

在假單胞菌屬基因組中尋找CRISPR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有助于研究這些遺傳元件在各種環(huán)境中的多樣性和分布。

2023年6月,蘇利亞大學Ángel Parra-Sánchez等人在《Genes》(SCI基因與遺傳學分區(qū)2區(qū),IF=3.5)上發(fā)表了題為“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ISPR-Cas Systems in Pseudomonas Genomes”的文章,分析了不同環(huán)境下假單胞菌基因組中CRISPR-Cas系統(tǒng)的存在。 

02

所用到的主要方法

METHODS   

1、 CRISPR結構的鑒定

2、CRISPR相關基因(CAS)和CAS蛋白的鑒定與比較

3、間隔序列起源和多樣性的確定

4、原間隔物鄰近基序(PAMs)與自靶向的鑒定

5、直接重復序列(DR序列)保守性的測定和RNA二級結構的預測

6、統(tǒng)計分析

03

文章主要內容摘要

ABSTRACT 

假單胞菌中有一些是來自陸地的腐生菌,另一些與人類和動物的機會性感染有關。其致病性或代謝方面的因素與CRISPR-Cas有關,對其進行的計算機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臨床和非環(huán)境設置上。

這項研究旨在對假單胞菌基因組中存在的CRISPR-Cas系統(tǒng)進行計算機分析。研究分析了NCBI數據庫中275個假單胞菌的完整基因組序列。從CRISPRdb獲得了CRISPR基因座。利用BLAST對與CRISPR (cas)和cas蛋白相關的基因、間隔序列的起源和多樣性進行了鑒定和比較。利用WebLogo 3.6對自靶向序列、PAM和DR序列的守恒性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使用RNAFold和MFold分析了CRISPR-like RNA二級結構預測。結果顯示:在19.6%的假單胞菌中鑒定出了CRISPR結構?偣舶l(fā)現了113個典型的CRISPR序列,其中有18個推測的Cas基因,還有2050個間隔序列,其中52%與噬菌體同源,26%與染色體同源,22%與質粒同源。在CRISPR陣列中未檢測到潛在的自靶向。所有發(fā)現的DR序列都能形成熱力學穩(wěn)定的二級RNA結構。本研究對CRISPR/Cas系統(tǒng)的比較有助于了解臨床和環(huán)境相關物種各進化譜系的環(huán)境適應性,為非常規(guī)CRISPR的細菌分型、可追溯性、分析和探索提供了數據支持。

簡而言之,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有:

1、 分析假單胞菌CRISPR基因座。

2、檢測假單胞菌CRISPR陣列是否有自靶向。

3、分析DR序列是否形成穩(wěn)定的二級結構以及形成二級結構的熱力學參數的計算。

       原文標題 : 假單胞菌基因組CRISPR-Cas系統(tǒng)的比較分析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