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能第一,但我們卻買不到布洛芬
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 | 吳瑞馨
曾經愛答不理,如今高攀不起。用這句話來形容布洛芬,再貼切不過了。
作為一種止痛退燒藥,布洛芬因為被認為會帶來依賴性和副作用,一度是被嫌棄的存在。但如今,布洛芬卻成了熱餑餑,被無數網友搶購一空,甚至一藥難求。
如今,在微博上,關于#布洛芬#的話題有幾十個。其中, #布洛芬真是萬能止痛藥嗎##為什么大家都在囤布洛芬#等話題,閱讀量過億。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布洛芬生產國和出口國,占全世界產量的1/3。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國內布洛芬原料藥的需求量分別約為1616噸、1725噸、1565噸。而龍頭企業(yè)新華制藥、亨迪藥業(yè)的產能分別達8000噸、3500噸,二者的產能就已經是去年市場需求量的6倍有余。如果按照下半年需求量是上半年的兩倍、全年是去年三倍的預估量計算的話,這兩家企業(yè)的一半產能就能滿足市場需求。
萬噸原料藥產能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市場上的布洛芬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的規(guī)格大多數是0.1g/片、0.3g/片。如果以緩釋膠囊的0.3g/顆來計算,新華制藥和亨迪藥業(yè)的產能相當于能供給市場383億顆。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這么大的產能,我們卻買不到藥呢?
1
盲目扎堆囤藥
最終歸宿或是垃圾桶
布洛芬并不像其他藥,實際上患者需要使用的量并不大。按照國家藥監(jiān)局的用法用量,成人發(fā)燒病人一次約需0.2g左右,24小時內不超過0.8g,用于解熱不得超過3天。即每一例發(fā)熱陽性病例最多使用2.4g。
以布洛芬緩釋膠囊為例,市面上絕大多數品牌一盒有20粒左右,一天最多只能服用兩粒,一盒基本上可以供三名發(fā)熱陽性病例使用。如果情況還沒有好轉,那就要去醫(yī)院了。
按這個標準,一盒就足夠一般的三口之家使用。但是很多人在備藥的時候還是超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囤。
前段時間網上突然出現“異地網購藥品”的離奇操作:把定位改到廣西、西藏、新疆等中西部偏遠地區(qū)的小縣城,然后用美團等軟件下單買布洛芬之類的藥物,然后再讓騎手把藥快遞回來。如果騎手不從,就威脅給差評。
網上相關的攻略帖中,有部分網友是十幾盒甚至幾十盒的囤藥。
為什么布洛芬會“一藥難求”?多家原料藥生產廠商在記者采訪中,將原因歸咎于消費者扎堆囤貨,造成市場缺口大,而企業(yè)需要時間度過生產周期及鋪貨運輸過程。零售渠道的采購們則認為,短時間內爆發(fā)的需求以及上游產能不足是重要原因,制藥廠們雖加足馬力生產但也面臨短時需求一旦過去,貨可能砸手里的風險,于是有制藥廠定出“鐵律”:因為疫情加班生產的產品,原則上不準退貨。
而布洛芬的保質期通常在2~3年,買這么多,如果不是想倒賣,對一般人來說,這些藥最終的歸宿,大概率就是垃圾桶了。
2
即將迎來最高峰
多家藥企增產、多地增加保供
但對于大部分買不到藥的網友來說,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關鍵也要能買得到藥啊。
而且現在,還沒到疫情的最高峰。
12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上分析指出,今冬疫情可以概括為“一峰三波”。從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將是第一波疫情,第一波以城市為主,逐漸會上升起來。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春節(jié)前的人員流動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節(jié)后返崗返工。這三波疫情構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持續(xù)大概三個月左右。
最近,山東、江西、河南、浙江等省份已經發(fā)布官方預測,預計本輪感染將于12月底至1月中上旬達到最高峰。
高峰都還沒來,現在都已經買不到藥了,要是之后陽了,可怎么辦?這讓不少買不到藥的網友十分焦慮。
但其實,布洛芬“一藥難求”的情況開始得到緩解。近日,湖北、山東、浙江等地均在加大保供力度生產布洛芬并投放市場。
其中,武漢從12月17日開始連續(xù)一周每天按照300萬片布洛芬的供應量投放武漢地區(qū),濟南宣布110萬片布洛芬已投放,浙江表示布洛芬顆粒日產量已達4萬盒,宜昌人福表示歇人不歇機,布洛芬片每分鐘可生產3800片,合肥、南京、福州等地也在發(fā)放含有布洛芬等藥品的防疫“健康包”。
此外,新華制藥、先聲藥業(yè)、強生等多個藥企也選擇增加產能。
12月16日,針對強生旗下美林、泰諾等退燒產品在國內局部地區(qū)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強生方面向記者表示:“時刻關注目前疫情防控現狀,并積極響應政府和醫(yī)院號召,全力支持當前醫(yī)藥物資保障工作。目前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的工廠已將產能提升至最高水平,并在亞太供應鏈網絡中優(yōu)先供給中國市場。我們也在積極推進優(yōu)化生產設施等計劃,以期進一步提高產能!
同日,東北制藥生產的2元一板的對乙酰氨基酚片(撲熱息痛)火上微博熱搜。東北制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稱,已加班加點生產對乙酰氨基酚片等治療發(fā)燒感冒的藥,并在藥店平價銷售。
恒瑞醫(yī)藥此前也曾表示,“對于公眾當前對這類藥品的需求增長,我們十分理解,也會全力滿足。目前公司正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擴大產能,多措并舉擴產保供穩(wěn)價!
來源 | 深藍財經,部分綜合自中新經緯、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文標題 : 全球產能第一,但我們卻買不到布洛芬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