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吉利跨界交鋒,他們會碰出怎樣的煙火
造手機的想造車,造車的想造手機
作者 | 甄 瑤
編輯 | 沈天香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造手機的想造汽車,造汽車的也按捺不住了。
2022年7月4日,一天之內3場品牌發(fā)布會,兩大領域交鋒——讓人感受到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也讓人越來越期待智能汽車下半場的廝殺。
上午,吉利旗下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星紀時代)與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魅族科技)在杭州聯合舉行戰(zhàn)略投資簽約儀式,宣布星紀時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并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
極少露面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魅族科技創(chuàng)始人黃章都出席簽約現場,兩人將雙手緊握在一起。
下午,華為召開夏季發(fā)布會,發(fā)布了手機、智能手表、華為Tag等產品,最終壓軸登場的是AITO品牌旗下第二款產品——豪華智慧大型電動SUV AITO問界M7,新車售價31.98萬~37.98萬元。
“AITO品牌創(chuàng)造了新品牌單車型最快交付破萬的紀錄,6月份單月大定破萬再創(chuàng)新高!比A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隨著問界M7的到來,將有更多人體驗到AITO帶來的全新智慧出行體驗。
晚間,華為發(fā)布會結束1個小時后,小米聯手徠卡發(fā)布新旗艦小米12S系列。雖然此次發(fā)布會并沒有透露小米造車相關事宜,但米粉們對小米汽車造車似乎很關注,紛紛彈幕留言:小米汽車什么時候發(fā)布?
當智能電動車進入下半場,由于手機和汽車同樣作為移動智能終端的屬性,必將促使這兩個產業(yè)走向更深度的融合。
“與傳統汽車相比,它的屬性變了、定義也變了、邊界也變了。它正在由一個典型的機械產品轉化為由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的數字化電子電力產品、電子信息產品、人工智能產品、移動互聯網產品。由一個從A點到B點的移動工具,轉化為超級移動智能終端!敝袊妱悠嚢偃藭硎麻L陳清泰曾這樣定義未來的汽車。
正如華為、小米和吉利。一方是華為、小米等手機領域的龍頭企業(yè)將觸角伸入造車行業(yè);一方是以吉利為代表的整車企業(yè),反向“跨界”進入手機領域。兩個領域、兩股力量交鋒,會碰出怎樣的火花?
01.
汽車生態(tài)擴圈
車企只有褪去傳統汽車制造角色,向創(chuàng)新型科技公司轉型,才能以科技賦能未來出行,推動交通變革與發(fā)展。
“當星紀時代遇到魅族科技,二者相見恨晚,一拍即合,從談判到敲定,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毙羌o時代副董事長、魅族科技董事長沈子瑜說:“未來行業(yè)競爭不再是單一賽道競爭,而是多終端、全場景,融合賽道能力的比拼。”
沈子瑜分析,在當前汽車市場下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數量仍然保持上升,說明用戶對新產品始終保持期待。在手機市場呈下行趨勢的情況下,只有產品創(chuàng)新才能刺激消費電子市場,未來將會是融合體驗的競爭。
盡管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的項目在7月1日才剛剛啟動,但吉利汽車進軍消費電子領域的思考已有多年。
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領頭羊,吉利控股集團最近幾年的布局已經單純從在整車企業(yè)投資開始逐步衍生到生態(tài)圈上。
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不斷加大對數字科技領域投入,積極研發(fā)自動駕駛、車聯網系統、車載芯片、激光通訊、操作系統、低軌衛(wèi)星等基礎設施。從地面出行到布局太空,從研發(fā)車聯網系統、車載芯片到穩(wěn)步推進無人駕駛等布局迅速。
例如,作為吉利重金在湖北武漢打造的車聯網平臺——億咖通,在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地圖、大數據和車聯網云平臺等核心技術產品上都有所布局。
而此次吉利收購魅族股份,有助于其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生態(tài)鏈。
根據發(fā)布會消息,星紀時代有意向發(fā)展高端智能手機、XR產品、可穿戴式智能終端產品研發(fā)和生態(tài)建設。公司戰(zhàn)略投資魅族科技后,雙方將深入協同,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
今后,魅族品牌今后將繼續(xù)保持獨立運營。
“吉利收購魅族,可以說是拯救了魅族也方便了自己,不僅可以給魅族帶來更多的資源,而收購方吉利也無需從頭開始發(fā)展手機業(yè)務。”一位網友在吉利汽車論壇中寫道,收購魅族后,之前的技術專利、供應鏈等都可以直接利用,不僅僅是雙贏的局面,也將是手機行業(yè)和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聯動的一個巨大轉折點。
其實二者的聯姻早在去年3月已有眉目,魅族發(fā)布了Flyme for Car車載智能系統,并在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共同打造的品牌領克上有所體現。
今年6月7日,吉利領克發(fā)布了源于雷神智能混動技術平臺打造的智能電混技術Lynk E-Motive,魅族隨后發(fā)布消息,稱將和領克一起共同重新定義“混動”,雙方將合作重點放在打造出車載智能系統,并推出Flyme for Car車載智能系統。
考慮到汽車行業(yè)的智能化趨勢,以及魅族在操作系統方面的優(yōu)勢,魅族很可能將會成為吉利在車機操作系統方面的載體。這可能是吉利收購魅族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僅僅是雄心勃勃的企業(yè)家們不斷擴充汽車生態(tài)圈的冰山一角!毙袠I(yè)分析師認為。
02.
手機生態(tài)上車
汽車行業(yè)正向著“新四化”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fā)展,而手機大廠們所具備的芯片研發(fā)能力、大數據與云計算能力、電池技術、智能化、用戶生態(tài)鏈經驗等都是智能汽車行業(yè)迫切需要的重要能力。
“問界M7的優(yōu)勢在哪里?其實就是車機擁有手機一樣的內容廣度和深度!庇喑袞|表示,“所有鴻蒙手機應用,全部上車,全球僅此一家。在華為手機生態(tài)上車后,汽車智能座艙再次進化!
2021年10月19日,在小米集團的年度投資者日活動上,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雷軍曾向投資者闡釋了小米造車的三大優(yōu)勢,即小米模式、品牌與用戶和全智能生態(tài)!靶∶啄壳耙呀浻兄悄苁謾C、智能家居、智能辦公等全智能生態(tài),若與電動汽車好好整合,將具有極強的擴張性”他說。
實際上,當手機和車載系統互聯已經成為各大汽車品牌主流的功能之一時,“萬物互聯”的概念已經在推動著汽車行業(yè)的智能化快速發(fā)展。這也是華為、小米造車優(yōu)勢之一。
“定了問界M7,原因就是車機系統比理想ONE好,加速比理想L9快,性價比高。”一位準問界M7車主下定后說。
搭載華為鴻蒙HarmonyOS智能座艙確是問界M7的一大亮點。余承東直言“這是最好的智能座艙,沒有之一”。
據余承東介紹,AITO問界M7的智能座艙新增超級桌面功能,基于HarmonyOS的分布式能力,支持手機與車機之間無縫流轉的同時,手機應用也可自適應無縫上車,例如一鍵將微信分享的地址同步到車機導航,甚至Bilibili可調用車內外攝像頭進行拍攝等,讓車輛變身為多功能的移動空間。
更配備車載家庭KTV、高品質音視頻、沉浸式游戲模式以及19單元HUAWEI SOUND音響,與家人暢享歡樂瞬間。首創(chuàng)的車機多任務中心可以快速切換不同應用,在導航、音樂、游戲等界面之間便捷切換。
同時,AITO問界M7還獲得過A級語音助手認證的小藝,新支持主駕免喚醒、多音區(qū)智慧感知等,更可實現一句話布置2個任務,可視即可說等功能。
此外,HarmonyOS智能座艙還支持場景化車家聯動,只需要一個華為賬號,用戶即可通過車機上的控制中心預置“溫馨回家”“安心離家”場景,輕松控制空調等智能家居設備,實現人-車-家的全場景互聯。
AITO即是華為智選模式下誕生的品牌。去年年底,AITO發(fā)布了首款新車問界M5。今年3月,問界M5開始交付,銷量超出市場預期。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3月至6月,問界M5銷量分別為3045輛、3245輛、5006輛、7021輛。6月新增大定10685輛。
“去年發(fā)布AITO問界M5時,受到很多爭議,但這款車越賣越好!庇喑袞|說。
對此,中信建投認為,華為在全球擁有極高知名度與品牌號召力,積累了大量的用戶群體,更易獲得汽車用戶的青睞。
與華為一樣,從踏入汽車領域的那一刻起,小米造車的一舉一動都成為業(yè)內外關注的焦點話題。
根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機用戶量突破5億,創(chuàng)下新紀錄。
幫寧工作室認為,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數量之后,也就意味著小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得更給力,加上小米旗下還有智能家居等產品,也會促進其更好的發(fā)展。
此外,除了已經在手的數百項汽車相關專利之外,小米通過投資收購快速切入自動駕駛多個環(huán)節(jié)。其中,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ADS/ADAS供應商縱目科技、自動駕駛公司Deep Motion、自動駕駛系統廠商上海幾何等均獲小米投資。
不僅如此,小米還相繼投資了比亞迪半導體、瞻芯電子、燦芯半導體、裕太微電子、聚芯微電子、云英谷科技等,布局自動駕駛核心芯片。在汽車電池方面,蜂巢能源、贛鋒鋰電也先后獲得小米投資。
“小米在汽車技術端已有大量儲備,疊加數千家門店有望為汽車銷售做好鋪墊!眹鹱C券分析稱。
由此看來,小米造車從零開始并不等于毫無準備。若2024年順利量產,有望趕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20%的汽車行業(yè)大洗牌,打開第三大硬件增長引擎。
無論是吉利的天地一體化戰(zhàn)略布局,還是華為駛向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抑或是小米的用戶和全智能生態(tài)優(yōu)勢,在“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跨界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正如李書福在此次簽約上所言:“手機企業(yè)紛紛開始造汽車也好,汽車企業(yè)也嘗試造手機也罷,最終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可謂殊途同歸,異曲同工!
不過,也有業(yè)內專家提醒:“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正在使傳統車企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标惽逄┱J為,隔行如隔山,面對如此大跨度的高新技術群,車企很難獨家拿下!翱缃缛诤、協同創(chuàng)新是成功之路!彼f。
原文標題 : ?華為小米吉利跨界交鋒,他們會碰出怎樣的煙火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