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谷歌重啟造車計劃信號出現(xiàn),這車該如何造?

2021-04-06 09:52
車智
關注

在清明假期間,自動駕駛行業(yè)的一個重大新聞是Waymo CEO John Krafcik在執(zhí)掌這家全球自動駕駛領頭羊五年半后,宣布掛印而去。Waymo將由COO Tekedra Mawakana和CTO Dmitri Dolgov出任聯(lián)席CEO,顯然,這也只是一個過渡選擇。

果不其然,一些習慣性唱衰自動駕駛行業(yè)的人,抓住了一個新的機會又開始唱衰自動駕駛了。如果是Waymo被谷歌宣布關停,那可能是自動駕駛行業(yè)的一個重大打擊(顯然,Waymo被關停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僅僅是換了一個CEO,對于大公司而言,絕對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車智君認為,這大概率是Waymo代表著谷歌醞釀著新的大招。

在長期觀察Waymo自動駕駛商業(yè)化進展的車智君看來,Waymo其實一直沒有解決一個核心問題——掌握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chǎn)能力。

雖然,在乘用車方面,Waymo宣布了和乘用車企沃爾沃、雷諾-日產(chǎn)-三菱聯(lián)盟等車企合作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chǎn),在重卡方面,Waymo宣布了和全球最大的商用車主機廠戴姆勒在全球范圍內(nèi)關于推進自動駕駛重卡的量產(chǎn)合作。

但是,這些合作有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在這個造車方興未艾的年代,谷歌的中國學徒百度在1月11日就宣布造車了,并且已經(jīng)在全速推進的過程。即便了成立了11年的小米,也宣布手握1080億現(xiàn)金儲備來造車,豪言虧得起。

對于谷歌來說,是時候?qū)徱曇幌率欠駪撝貑⒃燔囉媱澚恕?/p>

是的,重啟造車計劃。早在2014年5月28日的Code Conference科技大會上,谷歌展示了一款非?蓯鄣臒o人駕駛汽車原型。但,谷歌最后擱置了造車計劃。

但現(xiàn)在時代變了,造車成為了科技巨頭的標配。蘋果在2020年底被媒體密集曝光將在2021年推出蘋果汽車,華為對汽車行業(yè)的野心早已展示,同一級別的科技公司中,谷歌也需要重新審視是否造車。更重要的是,Tesla在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軟件+硬件全面能力予以的巨大壓力。

01

谷歌需要車輛硬件載體

對谷歌來說,硬件能力一直是硬傷。谷歌手機,一直也是相當?shù)膽K淡,其他類似智能音箱啥的,干不過亞馬遜。硬件能力缺乏,是軟件公司的通病,這可能也是當初谷歌放棄造車的原因。

但是在汽車領域,谷歌手握兩張軟件王牌:

1、車載操作系統(tǒng)——Google Automotive OS。沃爾沃率先將其搭載在量產(chǎn)車型(),并且可以與谷歌Android的應用高度適配,可以分享開源的Android系統(tǒng)的開發(fā)者,這瞬間就讓Google Automotive OS擁有了全球范圍內(nèi)最多的應用開發(fā)者。
2、Waymo自動駕駛系統(tǒng)。作為全球最牛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Waymo在自動駕駛商業(yè)化方面,推出了乘用車領域的商業(yè)化服務——志在RoboTaxi的Waymo One,以及重卡自動駕駛商業(yè)化服務——志在RoboTruck的Waymo Via。

在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領域,車載操作系統(tǒng)、自動駕駛系統(tǒng),是最為核心的兩大軟件系統(tǒng)。自動駕駛系統(tǒng),將司機解放出來,這樣,車載操作系統(tǒng)就可以為司機以及車內(nèi)的乘客提供更多的服務,這也是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的商業(yè)價值。

對于谷歌來說,需要補充的是作為硬件載體的車輛能力。尤其是在自動駕駛商業(yè)化的過程中,谷歌旗下的Waymo需要量產(chǎn)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支持,才能夠?qū)崿F(xiàn)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化。

目前,Waymo旗下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規(guī)模在1000輛以內(nèi)。即便Waymo宣布建設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的工廠(實際上是個改裝廠,基于FCA的Pacifica改裝的),Waymo曾經(jīng)宣布要購入6.2萬輛混合動力的Pacifica以及2萬輛捷豹電動SUV ——I-PACE。

但,都沒有大規(guī)模進行改裝和投入運營。畢竟,Pacifica和I-PACE都不是為自動駕駛而生的車型,大規(guī)模的改裝使用,最終會導致運營成本的飆升。Waymo試圖通過和車企的戰(zhàn)略合作來完成自動駕駛車輛的量產(chǎn),但這種戰(zhàn)略合作關系極其的脆弱。

在RoboTaxi領域,Waymo已經(jīng)開始在鳳凰城推出了完全無人駕駛的RoboTaxi服務。但由于沒有量產(chǎn)車型的出現(xiàn),是不可能大規(guī)模推進的。即便是Cruise坐擁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兩大車企的支持,其自動駕駛原型車Origin也沒有量產(chǎn),當然,這里面也有法規(guī)是否允許這些沒有方向盤、后視鏡等車型合法上路有關。

在自動駕駛商業(yè)化的道路,有Tesla的L2-L4的漸進式的路線,也有Waymo的直接L4路線。Tesla由于有車輛硬件,通過售賣FSD軟件,在2020年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10億美元級別的營收規(guī)模,這還僅僅是乘用車領域,隨著電動重卡Semi的交付,Tesla在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自動駕駛布局將會完成。

Cruise和Tesla的發(fā)展,會讓Waymo覺得亞歷山大。畢竟,Cruise和Tesla,都具備了完整的硬件+軟件的能力,并且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Waymo并不具備同等的能力。

02

谷歌該如何造車?

在過去,谷歌通過Waymo以及Android  Automotive OS分別與車企進行戰(zhàn)略合作,希望通過這種合作的方式,這種更輕的方式,完成谷歌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但是,對于車企來說,谷歌只是其中的一個選擇而已。

在自動駕駛領域,Waymo曾經(jīng)接近和大眾合作,但是,大眾CEO迪斯提議以高達175億美元換取10%的Waymo股權被董事會否決后。大眾與福特基于自動駕駛公司Argo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但大眾隨后宣布成立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大眾也全力推進自研操作系統(tǒng)vw.OS,大眾:汽車操作系統(tǒng)vw.OS的2025計劃。

最近,有美國的分析師認為,蘋果汽車將會和大眾合作。

Waymo在失去了大眾這個最強的合作伙伴后,Waymo與眾多車企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并且在2020年首次對外公開融資,獲得了高達3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即便Waymo每年消耗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也足夠支撐的。

對于Waymo來說,沒有車企的股權投資達成跟深層的利益綁定,Waymo隨時可能失去造車能力的支撐,這對Waymo自動駕駛的商業(yè)化是一個巨大的隱患,Waymo應該全力補充這塊能力。

目前,Waymo希望在乘用車和商用車等領域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yè)化,這需要具備完整的硬件能力,才可能在未來更為劇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中贏得先機。畢竟,不僅僅是Cruise具備車輛硬件能力,Tesla具備車輛硬件+軟件的能力,來自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以及科技公司,也將具備車輛硬件能力。

更重要的是,蘋果和華為,一定是具備車載操作系統(tǒng)+車輛硬件能力的。

毫無疑問,谷歌必須重新審視造車的可能性了。

否則,在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逐漸成為軟件+硬件的結合體后,谷歌僅有車載操作系統(tǒng)Android Automotive OS和自動駕駛系統(tǒng),是不具備完整的競爭能力的。那么,谷歌該如何造車呢?

答案可能是代工模式。

現(xiàn)在,富士康已經(jīng)全力推進自己在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的制造能力,包括入主拜騰、和吉利成立代工合資公司等,即便是車企,也不拒絕這種代工的模式。例如,比亞迪就和滴滴合作制造了網(wǎng)約車D1,雙方在醞釀著更大的合作。

對于谷歌來說,自己造車也是可以的。根據(jù)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在2020年,Alphabet的利潤就高達400億美元。而截至2020年9月,Alphabet的現(xiàn)金儲備達到了1282億美元,這樣的現(xiàn)金儲備,造車完全不在話下。

如果谷歌要重啟造車計劃,Waymo的定位必然被重新定位。John Krafcik的離職可能是谷歌造車的第一步,當然了,也可能是僅僅是換帥而已。

讓我們共同期待谷歌造車的信息官宣吧!

屆時,全球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的大戰(zhàn),將會是500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之間的戰(zhàn)爭,蘋果、谷歌、特斯拉,中國的華為等,至于百度和小米,乃至蔚來這些出發(fā)了的造車新勢力,以及眾多的傳統(tǒng)主機廠,將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這是一個屬于我們的智能網(wǎng)聯(lián)電動汽車時代,自動駕駛將會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變革,這樣的資金投入強度以及隨之而來的人才投入強度,出現(xiàn)集體踏空自動駕駛商業(yè)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了。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