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從幕后走向臺前,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之戰(zhàn)悄然打響!
近期,除了關于社區(qū)團購的火熱討論,巨頭造車也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前不久,互聯(lián)網(wǎng)老牌巨頭百度以及"智能硬件新貴"小米紛紛傳出與傳統(tǒng)汽車合作要親自下場造車的消息。
· 12月15日,多個網(wǎng)絡媒體和數(shù)碼博主傳出,"小米即將發(fā)布和比亞迪聯(lián)合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售價為84999元";
· 同日,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百度考慮生產(chǎn)自己的電動汽車,并已就可能性與吉利、廣汽、一汽等幾家車企進行了談判。
小米側,目前已經(jīng)官方否認造車傳聞,但百度造車卻似乎在通過一波波消息不斷證實。12月18日,有報道稱,百度或將與威馬聯(lián)手造車,目前雙方正對可能的合作模式進行商議。
事實上,在此之前,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造車的消息早已不是新鮮事:
· 長安汽車攜手寧德時代和華為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 阿里和上汽集團合資推出"智己汽車";
· 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星河智聯(lián)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滴滴則和比亞迪合作推出了定制網(wǎng)約車D1。
雖然,小米和華為對親自造車一事已加以否認,但縱觀下來,這個賽道已有不少巨頭投身其中。
不難看出,在當今5G+AI所賦予的技術驅動力之下,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成為了各家巨頭爭奪的焦點。只是,如今紛紛傳來巨頭造車新動態(tài)的背后,又該如何看待這一行業(yè)變化?
新能源汽車賽道 巨頭資本早已入局
眾所周知,今年的造車新勢力非;穑厮估蔀榱擞钪娴谝卉嚻,蔚來市值超過寶馬緊追比亞迪、戴姆勒,截止目前,年內漲幅已達1062%;理想、小鵬相繼赴美上市并獲得了資本追捧,截止目前,股價漲幅分別176%、209%;而威馬汽車也完成了百億D輪融資將登陸科創(chuàng)板。
要說國內新能源賽道上的資本力量,這些造車新勢力的背后,早已有科技巨頭的身影。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蔚來已累計融資13次,融資金額超461億元,背后有騰訊、百度、紅杉資本等加持;理想汽車累計融資超236億元,背后由美團多次領投;小鵬汽車累計融資超300億元,背后亦有阿里巴巴、高瓴資本的身影。
而威馬汽車從創(chuàng)立早期至今,百度一直"重倉"威馬汽車。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百度領投了威馬汽車2017年12月和2018年10月的B輪和C輪融資,這兩輪融資金額分別為10億美元和30億元人民幣。
今年9月,威馬汽車宣布完成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金額——100億元,百度投資部依然在列。據(jù)天眼查信息,百度如今位于威馬汽車的前十大股東中,持股比例為3.53%,最終受益股份為10.07%。
除了頭部四小龍,最近頗為活躍的恒大汽車背后也已集結騰訊、阿里、紅杉、滴滴等各路巨頭資本。今年9月中旬恒大汽車公告,公司于2020年9月15日以先舊后新方式安排引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紅杉資本、阿里巴巴的云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名知名國際投資者,籌集約40億港元。
新能源板塊早已成為巨頭緊盯的陣地,市場也有不少觀點認為賽道正逐漸淪為巨頭之間的博弈游戲。這一觀點,港股研究社并不完全認同。畢竟,很大一部分的因素依然是時代使然。但隨著阿里、華為、百度、小米一系列關于下場造車動態(tài)的刷屏,這些站在背后的的資本巨頭似乎已不甘于做幕后英雄。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