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研發(fā)氫能 將耽誤能源的未來
微信公眾號“中國經濟大講堂”于2019年5月17日,標題為《【深度】氫能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一文中。文字記錄了某位國家戰(zhàn)略科學家對于氫能源的看法。懷著崇拜的心情認認真真看完。對于這么“科技大師”的大家之言。深感不安。為何不安?
我們先簡要提取該大師的觀點:
1:氫能將在移動式發(fā)電、如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能源應用場景中出現顛覆性應用。
2:掌握應用氫能的規(guī)律后,氫能是足夠安全的。比汽油還安全。
3: 建立氫能利用體系就能解決霧霾問題。
4:氫能在美國、日本、韓國都有在前期萌芽階段,盡管氫能在這些國家能源比重不到萬分之一,“科技大師”認為這些國家的氫能利用是先進的,做了大貢獻。中國國家戰(zhàn)略重視,地方落實到位,干勁十足。
5:我國氫能產業(yè)如何突破?A、推進氫能全產業(yè)鏈發(fā)展,布局氫能產業(yè)示范區(qū)。B、建立氫能國家重大專項,開創(chuàng)氫能重卡時代。C、充分利用廢棄電力,降低制氫成本。
上面的觀點中,氫能是霧霾終結者的結論非常正確,然而也沒有用處。2013年,從霧霾問題開始被重視開始,如北京等地方的霧霾問題5年多來得到緩解,跟氫能一點關系都沒有,以后可能也沒有。
氫能是最安全,比汽油還安全的。這就好比說氫彈殺人時比子彈帶給人痛苦更少的,更人道。因為氫彈的爆發(fā)幾乎是瞬間的,痛苦還沒傳到大腦就已經灰飛煙滅了。氫氣比汽油更容易著火,火勢蔓延更嚴重。氫氣一旦泄露,必定會造成燃燒或爆炸。汽油碰撞發(fā)生泄露還不一定能著火!翱萍即髱煛眳s把這個當成最優(yōu)點,如此顛倒黑白?難道這是給發(fā)展氫能的獲益階層代言廣告嗎?
這位科技官員對如何發(fā)展氫能的建議是中肯、有度和合理的。
然而,我們就不該大力推廣氫能,氫能在未來只是作為補充能源,非主體能源。
當前媒體報道和部分科學家的觀點中,把氫能當成未來能源,甚至是未來唯一清潔能源。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想法、認識。盡管有諸多的反對聲音,卻被已經失去理性思維的狂熱隨大流而湮沒。
如果跳出這個人云亦云的假大流?
首選認清楚,未來我們需要的是什么?我們需要的是能源。比如電力、石油和煤炭等等形式的能源。而電力是最佳的能源形式。 如果有足夠多的電力,為什么還要氫能?
其次想清楚,能源從哪里來?按2018年BP公司能源年鑒,已探明儲量的石油天然氣煤炭按當前消耗速度,石油儲量僅僅夠用50年、天然氣夠用50.2年,煤炭夠用134年。當50后,石油天然氣耗盡,煤炭的消耗速度將加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更多商業(yè)開采探明儲量;茉垂I(yè)將在百年內消失。未來我們能源的源頭只有太陽能、核能和地熱。
想明白這兩點,你會發(fā)現未來能源中,氫能就是一個撿回來的孩子。氫能如電能一樣,是一個二次能源。當前,大部分能源已經電力化了。當交通工具電動化完成后,電能才是未來的主要二次能源。氫能占比會非常低。其所以需要氫能是因為電能的存儲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先看一下2018電能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分別占比75.08%、13.15%、4.17%、6.1%。
圖 1 2018年電力占比
當前光伏發(fā)電占比還不到1%,但可以預見未來30年內,光伏發(fā)電電量將取代火電。光伏發(fā)電度電成本低于火電,但沒有陽光就沒有電力,電能需要存儲。如果光伏發(fā)電電量占比超過75%。那么水電、核電將無法承擔儲能和負荷調整的重擔。因此,現在廣泛的觀點是讓氫能儲能。
按照“科技大師”和一些人的觀點,是讓電能去水解氫,然后存儲起來,再用燃料電池發(fā)電。其實氫的來源有兩個。一種是從C-H鍵斷裂,主要從烴類物質(石油,天然氣、生物質等)提取,另一種是從O-H鍵斷裂入手制氫,主要為水分解和電解。水裂解制氫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研究表明需要2500K以上水的分解才比較明顯,考慮材料耐高溫及氫氧分離技術限制,水直接分解目前技術上不可行。電解則是較為可行的辦法。當然還有多達300多種途徑的太陽能化學制氫。這兩種獲得氫,作為存儲能量介質要么效率低下。
當前規(guī)模化,工業(yè)化的高溫電解產氫效率為75%,美國通用公司SPE法效率甚至高達90%。而氫燃料電池理論上達到90%以上效率。實際在60~8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讓氫能作為儲能,最高理論效率有可能達到80%,當前較佳技術效率典型值45%左右。拋開昂貴的電解設備、氫燃料電池和儲能器具。這個效率應該不低了。
然而,即便從效率轉換來說,氫能仍不是最佳的儲能介質。在作者所寫的《氫能不是未來能源方向!》一文中,提出了一個更有效的儲能方法。該方法如下圖
圖 2 太陽能利用lightyear系統(tǒng)圖示
圖2 中,生物經過厭氧發(fā)酵得到沼渣碳、沼氣和沼液。沼液作為肥料回歸耕地。沼渣碳和沼氣里的二氧化碳在太陽能聚光光熱條件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通過光伏電解水得到的氫氣生成二甲醚、甲醇。二甲醚、甲醇再通過LY混動車發(fā)電,或者燃料電池發(fā)電。這樣的系統(tǒng)的“STS”效率比氫能更高(“STS”即solar to service。即太陽能轉換為服務人們生產生活的有用功)。
在這個系統(tǒng)中,太陽能在聚光光熱生產一氧化碳過程中,已經被有效儲存?梢越鉀Q夜晚的電力需求。二氧化碳和碳生產一氧化碳過程也儲存了一部分太陽能。再變成二甲醚、甲醇等可以長時間存儲的介質,儲存器具也比氫能要求低。
這樣的系統(tǒng),效率最高會是多少呢?目前沒有工程數據,按照光熱發(fā)電年效率可高達19%來評估,光熱儲能肯定比氫能要好,而移動能源中二甲醚、甲醇也同樣比氫能好。(相關論述見作者相關文章)。
基于上面的原因,如果一味只強調鼓吹氫能,而不考慮發(fā)展其他能源形式。很可能會耽誤未來能源的轉型。并且,未來能源主力是電力,其次是可存儲的可再生能源(如光熱、水電、生物質),然后是二甲醚、甲醇等可再生二次能源,最后才是昂貴的氫能。請立即停止使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原本就沒有技術優(yōu)勢的氫能。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我國西部15省市共謀千輛級的氫能汽車,國際船舶領域開啟萬億級的綠氫市場空間
- 2 營收暴增183.89%!又一氫能龍頭一季報出爐
- 3 中央3年共撥付超50億元,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5虎”格局出現!
- 4 周期表上的鄰居,助力光解水制氫效率提升15倍
- 5 跌幅收窄!3月氫燃料汽車產銷數據出爐
- 6 全球航運關鍵談判:減排路線圖確定,特朗普輸給了氫基能源
- 7 擦亮眼:氫能源概念還遠未成熟
- 8 行業(yè)最困難時國家出手!我國首條跨區(qū)域氫能重卡干線在西部開通
- 9 增資20%!汽車巨頭12億力推氫能業(yè)務爆發(fā)
- 10 國家能源局吹風,預計將有氫能產業(yè)發(fā)展接續(xù)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