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黃仁勛定調機器人:只有三類能大規(guī)模量產,路線比努力更重要!

2024-11-26 14:38
雷科技
關注

一個規(guī)模不亞于新能源汽車的產業(yè)正在崛起。

作為AI時代的最大受益者,NVIDIA CEO黃仁勛個人財富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幾乎持平競爭對手Intel的市值。

日前,黃仁勛前往香港科技大學出席了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并在后續(xù)的談話環(huán)節(jié)中表示,人工智能行業(yè)的發(fā)展有兩大趨勢,即AI智能體與機器人。

黃仁勛強調,未來機器人的種類可能不少,但很可能只有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三種機器人能夠實現大規(guī)模量產。

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企業(yè)開發(fā)出了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廚師等,小雷也體驗過送餐機器人的服務,可為何黃仁勛卻表示只有三種機器人能夠大規(guī)模量產?

機器人時代將至,但選對路線才有未來

AI時代之前全球許多科技公司、大學實驗室、研究機構等,就開發(fā)出了不少機器人,黃仁勛之所以判斷只有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三類機器人能夠實現大規(guī)模量產,原因可能在于機器人的新定義。

過去,機器人的定義是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然而這個定義過于寬泛,幾乎是個機器,好像都能套用上去。進入AI時代后,只能完成簡單工作的機器,將會被排除在機器人新定義之外。

生成特定比例圖片.png

(圖源:AI生成)

全新的AI機器人,首先要擁有足夠高的智能化程度,其次要加入面對復雜場景時的智能識別能力,可根據工作場景自動識別和做出決策。 

今年爆火的具身智能概念,更符合新時代的機器人定義。具身智能是指,將AI機器人融入物理實體,使機器人擁有感知、學習、環(huán)境交互等動態(tài)能力,并可以完成一定的物理操作。 

無論機器人廠商有沒有提到具身智能概念,其產品實質上都是在朝這個方向發(fā)展。目前已歸入機器人定義的產品,如炒菜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不高,感知能力差等問題,或將被排除在全新機器人定義之外。

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則不同,此類產品面對的使用場景,比炒菜機器人、送菜機器人要多得多。以汽車為例,智駕與汽車機器人殊途同歸,都需要面對各種路況,并針對不同駕駛場景作出決策,還要確保車內人員的乘坐舒適感。

更關鍵的是,汽車智能化是時代趨勢,如今已有一些十幾萬元的汽車加入了智駕功能,未來會有更多汽車加入相關智能化功能。汽車全球一年大約9000萬臺的銷量,為汽車機器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足夠的市場空間。

生成特定比例圖片 (1).png

(圖源:AI生成)

無人機同理,只不過無人機飛翔在空中,場景相對沒有那么復雜。市場方面,大眾對于無人機的印象可能停留在航拍,但實際上無人機在噴灑農藥、電力巡檢、物流等方面已廣泛應用,未來前景無限。

至于人形機器人,則更像是一個統(tǒng)稱,未來可能會劃分出家政機器人、安保機器人等不同品類,是黃仁勛提到的三大方向中,未來前景最大的一個。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X平臺發(fā)文稱,非?春萌诵螜C器人,未來人形機器人的銷量將達到汽車的十倍。

這三類機器人具備大規(guī)模量產潛質,并不代表其他機器人無法大規(guī)模量產,黃仁勛的觀點實際上僅針對消費者群體,B端場景依然為其他機器人提供了足夠大的發(fā)展空間,如礦區(qū)采礦機器人、港口搬運機器人等。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我們最關心的正是黃仁勛提到的三大機器人品類,而這三類機器人也早已有企業(yè)入場,探索發(fā)展路線。

特斯拉、百度、小鵬爭鋒,但大疆才是王者?

汽車機器人,說白了就是能夠通過傳感器,智能感知車外和車內狀態(tài)并自主調整的汽車,F階段能夠重視到的汽車機器人功能主要集中在智能駕駛,實際上人臉識別、座椅記錄、全車語音交互等,都是汽車機器人功能的體現。

當前已有不少新能源汽車加入了連續(xù)語音對話、多音區(qū)識別、AI作圖等功能,能實現城區(qū)NOA的高階智駕功能,則被小鵬MONA M03帶到了20萬元以內市場。只是主流新能源車企中,只有極越汽車明確標榜為汽車機器人,以至于消費者不清楚智能汽車和汽車機器人的區(qū)別,二者雖在定義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殊途同歸,作用實際上差不多。

無人機方面,全球涉足的企業(yè)不少,但縱觀整個行業(yè),大疆幾乎是一家獨大。大疆無人機經歷了人為操控、AI避障、AI運鏡等不同時代,現在的大疆無人機支持多種智能運鏡,對于使用者的操作水平和拍攝水平的要求進一步降低。

生成特定比例圖片 (2).png

(圖源:AI生成)

航拍只是無人機應用場景的初步探索,如日前國網蘇州供電公司自主研發(fā)的無人機多機巢異地起降自主巡檢系統(tǒng)投入使用,該設備支持多機巢組網、異地起降、視覺定位,未來將實現7.5萬公里電網線路巡檢無人化。

相較于AI技術,研發(fā)和生產無人機類型機器人更重要的是工業(yè)實力,能夠大批量生產和部署,而這恰恰是國內企業(yè)的強項。無人機方面,國內工業(yè)和基礎人工智能部分已趨于成熟,未來可根據使用場景開發(fā)配套的AI功能。

最后則是前景最大,同時也是研發(fā)難度最高的人形機器人。國內外汽車巨頭們,對于人形機器人都格外重視,如特斯拉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展示了去年底發(fā)布的第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該機器人更輕、移動速度更快,已經在特斯拉工廠部署,負責電池分揀工作。

生成特定比例圖片 (3).png

(圖源:AI生成)

另一家新能源汽車巨頭小鵬,同樣致力于機器人技術研發(fā),并于本月上旬將第四代機器人命名為“Iron”,該機器人也在汽車工廠完成了部署。短期內人形機器人暫時難以面向消費級市場開售,率先在工廠使用,替換下一部分工人,并驗證人形機器人的能力,的確是最優(yōu)選擇。

綜合來看,汽車機器人、無人機、人形機器人三類產品,現狀雖有所不同,但都在以極快的速度發(fā)展。其中汽車機器人和無人機一邊強化所具備的功能,另一邊則在下沉市場,將蛋糕做大。人形機器人因其特殊性,預計還需要數年到時間才能奔向消費級市場。

屬于機器人的時代已然拉開帷幕,要作出抉擇的,是無數上下游企業(yè)。

AI大模型技術給機器人帶來了全新可能

AI時代的到來,為具身智能概念帶來了在消費級市場全面落地的基礎,賦予了機器人行業(yè)更多可能;诰呱碇悄芨拍畹男滦蜋C器人,通過更強的感知、學些、環(huán)境交互能力,能夠盡可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從而完成更多、更復雜的動態(tài)任務。

毫無疑問,機器人時代最大的受益者還是NVIDIA,畢竟訓練機器人需要算力,機器人本身也需要高算力芯片。中國電子學會預測,2030年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8700億元,這還只是人形機器人,只是國內市場,全球整個機器人行業(yè)很可能將取代汽車,成為最大產業(yè),留給其他上下游公司的蛋糕絕不會少。

國內上下游大量企業(yè),正處于抉擇時刻。機器人產業(yè)飛速發(fā)展,它們必須盡快做出選擇,以免趕不上時代的浪潮。

在黃仁勛點出的三大機器人路線中,無人機門檻最低,但行業(yè)霸主大疆實力太強,普通企業(yè)很難與之競爭。好在大疆主要在中高端市場發(fā)展,留下了中低端市場給小廠商存活,我們現在能夠買到的許多幾十元到一兩百元的無人機,就出自這些廠商。

人形機器人屬于新興產業(yè),消費級市場幾乎沒有太多蹤影,也缺乏頭部企業(yè),因而更適合有野心的企業(yè)涉足。不過人形機器人技術相對沒有那么成熟,可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中小企業(yè)未必能夠承擔得起研發(fā)和生產費用,在入局之前最好尋找到投資者。

生成特定比例圖片 (5).png

(圖源:AI生成)

汽車機器人無疑是其中最難入場的一個,不是技術難度高,恰恰相反,在供應鏈體系成熟的中國,不惜成本手搓汽車機器人都有可能。只是汽車行業(yè)巨頭林立,傳統(tǒng)車企比亞迪、長安、吉利、長城、奇瑞,新勢力鴻蒙智行、理想、小鵬、蔚來、零跑等,都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已經沒有市場空間留給新品牌。

小雷認為,打算進入機器人行業(yè)的企業(yè),若財力雄厚可以嘗試人形機器人,若財力不足則可以進入無人機市場,走中低端路線。屬于機器人的時代即將到來,行業(yè)充滿變數,現在行業(yè)的情況,可能因一次技術突破就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相同,在新興產業(yè)成長為巨頭,必然要踩著無數同行的尸骨。所有入局者奔著目標前進的同時,最好也要考慮清楚后果,失敗后破產清算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為下一個賈躍亭。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黃仁勛定調機器人:只有三類能大規(guī)模量產,路線比努力更重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