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2020-11-22 15:24
侃見財經
關注

近期,國產芯片龍頭紫光國微因為債務問題成市場的焦點。

10月29日,紫光國微發(fā)布聲明,對于10月30日到期的"15紫光PPN006"永續(xù)債不行使回購權。

消息一出,投資者嘩然。雖然永續(xù)債在規(guī)則上不一定要行使回購權,但因為到期的債券不贖回,會使得后期融資成本會大幅上升,而且會對公司信用產生影響,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永續(xù)債到期公司都會進行回購。而紫光國微的一系列操作不禁讓市場產生了懷疑。

作為芯片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紫光國微今年的表現十分亮眼,特別是在7月份,紫光國微的股價一度出現5連板的強勁走勢,市值在8月份也達到了960億,距離千億市值僅有一步之遙。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作為曾經的明星企業(yè),為何如今會被接連爆出財務問題?

深陷債務泥潭的紫光國微,又能否順利渡過難關?

靠并購成為芯片龍頭?

提到紫光國微,很多人會把直接把它和科技、芯片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紫光國微的成長之路卻是一條并購之路。

紫光國微隸屬于紫光集團,而其背后則是清華大學。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很多的學校開始校辦企業(yè),作為國內頂級大學的清華當然也不會落后,1993年,在清華大學科技開發(fā)總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紫光集團。

紫光集團主要由兩大業(yè)務支撐,分別是芯片和數據云,芯片主要依托于上市公司紫光國微,云平臺則主要依托于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截至11月14日,紫光股份的市值為642億元,紫光國微的市值為578億元。

在剛開始,紫光集團的業(yè)務表現平平,不過到了2010年,在新總經理趙偉國上任后之后,紫光集團開始發(fā)生巨變,而旗下公司紫光國微開始走上了"花式"并購的道路,市值也開始急速膨脹。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2012年5月,紫光國微購斥資14.9億買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100%股權。

2015年9月紫光國微發(fā)行股份斥資11.57億購買深圳市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96.4878%的股份;同年11月紫光國微又斥資了37.98億收購了臺灣力成25%股權。

2019年6月,紫光國微發(fā)行股份斥資180億購買紫光聯盛100%股權。

除了上述的收購以外,趙偉國還曾經跑去問過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臺積電多少錢要賣?"這樣的問題,足以見得趙偉國對于紫光的發(fā)展路徑規(guī)劃就是不斷"買買買"。

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并不是沒有好處,自從2010年趙偉國上任后,紫光國微的股價就從5塊附近上漲到最高160塊,市值也從當時的30億上漲到最高960億,10年時間市值大漲31倍。

機構高位套現,真的只是巧合?

在大漲了大半年之后,其股價見頂。

進入三、四季度,紫光國微開始"水逆"。

根據數據顯示,自從8月7日紫光國微創(chuàng)出了160.8元的歷史最高價值后,其股價就是逐步回落,到11月13日,其股價僅為95.38元,距離高點已經下跌了65.42元,回撤幅度高達42%。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近期,更是債務問題爆發(fā)。2020年11月5日,中誠信國際就對紫光國微的母公司紫光集團出具了《中誠信國際關于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的公告》,認為其在建項目資本支出壓力較大,且前期對外并購導致債務規(guī)模處于高位,債券集中到期壓力大。

而紫光集團的債券也是大幅下挫,多只債券的票面價值已經下跌超過50%,其中"19紫光01"僅有13塊,遠遠低于其票面價100塊,徹底淪為"垃圾債券"。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近期紫光國微利空頻頻,但是大資金卻已經勝利大逃亡。

根據數據顯示,半年報中紫光國微的基金持倉家數達到185家,而到了三季報其基金持倉家數就銳減至75家,大幅減少110家。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股價走高時大資金做好布局,股價下跌、利空爆發(fā)的時候,大資金卻提前退場,這不由得讓人生疑,難道大資金就這么好運?

深陷債務泥潭,并購"后遺癥"難解

當下,紫光國微的處境十分困難。

雖然并購使其業(yè)績大幅增長,但也讓其資金流出現"枯竭"的情況。

根據數據顯示,隨著紫光國微連年的并購,其資產負債率也在逐年上升,2011年紫光國微的資產負債率僅為9.98%,而到了2019年就已經提升至38.22%。

并購"后遺癥"爆發(fā),紫光國微市值蒸發(fā)400億,股價暴跌42%

除此以外,紫光國微的現金流量表也并不樂觀,在三季報數據中,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18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049億,都表明其處于缺錢的情況。

而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11月紫光集團即將到期債券規(guī)模約為13億元,12月約為29.67億元,2021 年上半年即將到期或面臨回售的債券規(guī)模分別約為50.96億元和69.2億元。

在龐大的債務壓力下,紫光國微前途未卜,未來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并購是一個好工具,用得好確實可以讓企業(yè)迅速發(fā)展,但用不好卻容易被其反噬,紫光國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近期紫光國微的股價已經大幅下跌,對沖了部分利空,但這并非說明紫光國微已經安全了。所以,如何解決后續(xù)問題,仍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